最近有个新闻,说以后买国产车上牌,不用再去车管所跑断腿了,在手机上点吧点吧就能搞定。
听起来,是是是,这是便民,是好事,是科技进步。
但讲真,这事儿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什么便民,而是一场大型战争前的“战前总动员”。这不是在给你发糖,这是在给你发子弹,然后一脚把你踹出战壕,告诉你,快,赶紧去“消费”,为国接盘。
为什么这么说?
你得先理解,以前买个车上牌,那是个什么概念。那不是一个流程,那是一场修行,一场对中年男人耐心和膀胱容量的极限考验。
我作为一个真的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至今还记得那种感觉。你得先请一天假,注意,是一整天,少了你都回不来。然后揣着一沓比砖头还厚的材料,开始你的“西天取经”之旅。第一站,税务局,在一个小小的“忏悔室”里,你虔诚地交出购置税。第二站,保险公司,你和销售斗智斗勇,签下一份你看不太懂但感觉很厉害的保险合同。最后一站,才是车管所,那个传说中的应许之地。
那地方,永远弥漫着一股焦躁、神圣又荒诞的气息。大厅里的人山人海,像是在等待一场摇滚音乐节的开场。你在不同的窗口间来回穿梭,盖这个章,签那个字,感觉自己像一个大型RPG游戏里跑腿的NPC,唯一的任务就是把A道具交给B人物。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RPG游戏里的NPC至少还有点剧情,而我们当时,纯粹就是个人肉打印机。
这一套流程下来,没个三五小时根本出不来。这三五小时,就是你买车后的“贤者时间”。足够你冷静下来,思考“我为什么要买这玩意儿”、“我这个月的房贷怎么办”、“我老婆会不会杀了我”等一系列哲学问题。
现在,他们把这个“贤者时间”给取消了。
一键下单,一条龙服务,从付款到上牌,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事情就办完了。你刚在4S店刷完卡,销售小哥热情地帮你操作手机,可能你刚出门喝杯奶茶的功夫,电子牌照就下来了。
这叫什么?这叫闪电战。
他们为什么要搞闪电战?因为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
以前大家还讲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个保养。现在不装了,摊牌了。价格战打得跟修仙小说里的生死斗法一样,你敢祭出“三年免息”,我就敢直接“修为自爆”给你个骨折价。比亚迪把价格打下来,小米直接把蛋糕都端走了,蔚来的乐道更狠,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心态集体爆炸。这时候,任何一点点阻碍“天选之人”掏钱的东西,都是不可饶恕的。上牌流程繁琐?不行,必须改!改到让用户感觉买车跟买棵白菜一样丝滑!这帮人终于干了点阳间事!
所以你看,这个所谓的“便民”,本质上是给所有车企递上了一把磨得锃亮的刀。以前客户交了钱,还要等几天才能提车上牌,中间万一后悔了,销售还得哭天抢地去挽留。现在好了,一步到位,直接把后悔药给你扬了。在你喊出“我有点后悔”之前,你的车牌已经选好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还没完。你再看那几条,什么网上办理解除抵押。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现在买车,一大半都是贷款。车贷还完了,要去解押,又是一套小型的“西天取经”。很多人懒得去,或者忘了去。现在给你线上办了,是为了你好吗?不,是为了让银行的资金快速回笼,好接着放贷给下一个买车的“勇士”。这是一个闭环,一个完美的、高速运转的资本循环机器。
以前这台机器还有点卡顿,需要人工润滑,现在直接给你换成磁悬浮轴承了。加大加大加大,转速必须拉满。
说到底,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最终都要落实到最真实的人性上。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能不能躲开一个逆行的“老头乐”;汽车消费的未来,也不在于车里有几块屏幕,而在于能不能让一个冲动的人,在他最冲动的那几秒钟里,完成所有花钱的步骤。
这才是真正的“用户体验”。
这个政策,就是把最后一点点“交易摩擦”给抹平了。让资本的镰刀,挥舞得更顺畅一点,让韭菜的生长和收割,更无缝衔接一点。这是一种系统级别的优化,优化目标只有一个:效率。
当然,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这确实是好事。省时间,省精力,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享受了便利,也成为了这个高速运转的消费机器里,一个更高效的齿轮。
你以为是给你开了个任意门,其实是给你脚下装了个传送带。至于传送到哪里,那就天知道了。
不过也别想那么复杂。说不定,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某个大领导的公子,某天买车上牌排队排烦了,回家发了顿牢骚。
有时候,推动世界进步的,往往就是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的理由。这种不讲道理的结论,才是生活的真谛。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