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经销商群里传疯了:去年加价3万提车的王先生,看到2026款汉兰达24.98万的价格牌后,在展厅门口抽了三根烟才进去》
上周六下午,广州天河区某丰田4S店门口,停着一辆挂粤A牌的老款汉兰达混动。车主站在店门口,掏出烟盒,点了一根。抽完又点一根。销售小王从玻璃门里看着,心里琢磨这人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等到第三根烟灭在地上,车主才推门进来,开口第一句话:“去年我提车的时候,你们店加了多少钱来着?”小王愣了一下:“两万八。”车主指着展厅正中央那块24.98万的价格牌,笑了:“行,我今天就是来看看热闹的。”
这事儿后来在经销商的微信群里传了好几天。
其实这种情况最近挺多的。24.98万的起售价一出来,不少去年、前年提车的老车主都有点坐不住。你想啊,前两年汉兰达什么行情?排队等车,加价两三万是常态,有些地方甚至加到五万。那会儿你要不加钱,销售顾问看都不看你一眼。
现在倒好,混动版直接掉了3万5,连加价那部分都抹平了,还倒贴。
车机总算舍得花钱了
老款那套车机,用过的人都懂。点个导航能卡半天,语音助手跟耳背似的,你喊三遍它未必理你一次。2026款上了高通8155,我上周专门跑去试了试。启动导航、切歌、调空调,手指头点下去,屏幕几乎是秒反应。跟老款比,这一秒钟的差距,真不是心理作用。
语音控制现在能听懂点人话了。“打开座椅加热,温度调到26度”,它真能一次执行到位。虽然比不上那些新势力的车机来得顺滑,但至少不用你像训狗一样重复命令了。CarPlay、HiCar都支持,苹果安卓通吃,这点倒是没毛病。
只是我有个疑问——这些配置,两年前为什么不给上?
五座版的后备箱,藏着点小心思
汉兰达这次推五座版,后备箱扩到680升。我拿卷尺量了量,深度接近一米二,宽度也有一米出头。一个婴儿车,两个28寸行李箱,再塞套钓鱼竿或者高尔夫球杆,空间还有富余。第二排腿部空间将近一米,我一米七八的个子坐进去,翘个二郎腿都不碍事。
说实话,七座对大部分家庭就是个心理安慰。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还占地方。倒不如换成大后备箱实在。周末带孩子去郊区,露营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该带的都能装下。后排放倒以后地板挺平整,铺个气垫床应急睡一宿也行。
只是这个五座版,来得有点晚了。早两年推出来,可能不至于让那么多人转头去看理想L8。
混动油耗,市区跑跑确实省
2.5升自吸配双电机,工信部油耗5.1升。实际开下来,城市路况大概6个左右,高速巡航能跑出4点几。1.6度的电池虽然不大,但在市区走走停停的时候,纯电能撑个三五公里。这个油耗水平,放在两吨重的中型SUV里,算是及格线以上了。
四驱版的E-Four系统平时感觉不明显,遇上湿滑路面或者轻度越野,后轮能分担点动力。毕竟车重在那儿摆着,两驱版碰上冰雪天气,心里多少有点虚。
倒是有个细节——电池容量从1.4度提升到1.6度,这0.2度的差别,实际体验中几乎感觉不出来。
从加价到降价,也就两年时间
前几年汉兰达什么待遇?提车加钱,排队等车,这种光景现在想想都觉得魔幻。丰田那块招牌,确实管用了很多年。
但市场环境变了。新能源车起来了,自主品牌也不含糊了。24.98万这个价位,左边是理想L6,右边是问界M5,都在那儿虎视眈眈。你要还端着,消费者转身就走。据说今年前七个月,汉兰达销量同比掉了快一半,从SUV销量榜前三掉到第十六。这数字,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经销商那边现在推96期贷款,月供三千出头就能开走,动力总成还给终身质保。政策堆上去,门槛是降了。只是不知道去年那些加价提车的车主,看到这些政策会是什么心情。
入门版配置倒是厚道了些
以前入门版是织物座椅,坐久了屁股难受。现在换成仿皮材质,至少看着上档次。50瓦无线充电也给配上了,半小时能充一半电,应急够用。降噪玻璃、TSS 3.0安全系统这些,入门版也都有。
行人监测、疲劳提醒这些功能,城市里开车或许能用得上。方向盘能感应握力变化,检测到你走神就吹冷风提醒,这设定倒是挺人性化。
只是这些配置,如果早两年下放到入门版,加价这事儿可能还能再撑一阵子。
车这东西,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想明白这个道理,心里大概就平衡了。只是那些去年加价提车的车主,可能还需要点时间消化。
毕竟,从加价神车到拼性价比,这个转变来得有点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