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微信群昨晚聊得热闹,说起颗粒捕捉器那事,老林家探岳油耗一下冲到28升,差点没被媳妇吐槽到晚上睡沙发。他一拍方向盘,大声嚷嚷:“买个大众,结果还得天天上高速烧颗粒?这算啥,车是我养着,还是车养我?”
他们那小区,停车场里德系、国产各有一片。探岳那事儿,邻居张哥早听说了——他说:“这破GPF,装那么靠后,你发动机口热气都吹不到,能有啥用?哈弗那玩意儿不早就贴发动机边上了。”师傅们也顺口一句,“你看这进口来的设计吧,怕烫,离发动机远,温度好不到哪去。”据说那地方比发动机头温度低有两百多度,烧颗粒基本靠运气。到了冬天,堵得跟猪头肉似的,师傅还拿个小锤子敲着呢。
去年车友群里,谁家长安UNI-V仪表盘上直接显示颗粒负载百分比,大家还以为造谣,后来小明开着实测,五分钟冷启动,颗粒负载就掉了百分之二十。再看看张哥媳妇的比亚迪DM-i,压根儿不用操心高速还是市区,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溜溜冒烟,颗粒降得跟降压药似的,用老张的话讲,“就这国产混动,真不怕堵。”
上月去4S店保养,师傅边喝茶边唠嗑:“听说大众那啥GPF,一塞不光耗油,修一次光零件钱得万二,油耗飙三倍,谁受得了?”销售小李嘴上圆得溜溜的,说百公里油耗6个多点,然后低头小声补一句:“不过市区多了,油耗涨点正常。”可我听王工讲,真正堵颗粒的,八成是天天市里开,哪有功夫上高速?中国这路况,日均车速就二十五公里,德国那一套拿来主义,水土还不服。
那年年货节,售后主动打电话“升级软件”,结果是拖到第五代EA888才施施然把GPF往发动机边靠,之前的几代都是挤牙膏式的修修补补。反倒丰田那些年就用高滚流比燃烧,颗粒物压根就少了,也不用那么依赖GPF。大家分析下来——日本人是源头控颗粒,大众省成本,设计都往后贴,根本就想着先省钱再说。
至于投诉,去年有群主拉了份表格,说大众近两成车主吐槽GPF,国产车那边才6.5%,区别是三个鼻涕泡都不止。有个八卦,小区李哥找专人“跑高速代烧颗粒”,一公里收个三四毛,说是专门为那些GPF快堵死的车开的业务。谁信啊,买车还得雇人跑高速,丢人不丢人。
国产车“颗粒捕捉器”这事,技术路子其实是本土化做得透。哈弗F7把GPF和三元催化器并肩放冷启动五分钟就能达再生温度,这点师傅修车时都夸,比老外那套路靠谱多了。比亚迪吉利那些混动,发动机开到高效带,颗粒就少得可怜,用起来根本不虚,维修群里的小王还把油耗和堵塞频次天天记小本本,贴出来分析,零投诉都显得傻。
顺便插一句,欧洲那边新车型带电辅热GPF,中国版硬是靠省钱给阉了。没人跟我讲理由,问销售,只嚷嚷“国家标准不一样”,其实就是政策急推,成本一转,车主自己掏钱填坑。邻居老王喝酒时候骂,“说是环保,咋还分国籍?我开个国产,一年省下两次大修的钱,买瓶茅台都绰绰有余。”
维修师傅还有个口头禅——“技术没跟上政策,花钱的只能是车主自己。”我隔壁搬家的小伙子,上个月刚买国产混动,颗粒堵塞啥都没遇见,就是听说老车主要“烧颗粒”,都乐得不想换车了。
至于这探岳的GPF,李哥说准备年底卖掉。“买车就图个省心,整天琢磨颗粒堵没堵,谁受得了。”前几天他朋友圈还发了个小视频,标题写着,“笑话买车,供了个祖宗。”底下几条评论,都是老车友用方言怼:“你买的不是车,是话题。”
明年据说国产厂还要出更智能的颗粒自清洁系统,具体好不好,维修师傅现在还不敢下定论,就等大街上多跑几台,看小毛病到底在哪里。最近你要是逛二手车市场,带GPF的大众车型标价都压了下来,二手老板顺口一句,“谁家还敢收炮灰,一堵颗粒,买家都哭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