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卖不动”神话破灭,国产电车群雄逐鹿中国市场

问你一句,这年头,车市还有什么是没“卷”的吗?

都说买车和买菜一样内卷,可看着奔驰 CEO 康林松面对媒体的那一脸“生无可恋”,你还真不得不感慨一句:卷到奔驰都快要卷不动了!

活活上演了什么叫做“谁也别想舒服”。

大家可能以为豪车就应该高高在上、门槛老高、牌子一立就能招来一堆买家。

但中国车市现在这热闹劲儿,似乎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康林松这话说出来,达尔文式内卷么,不就是看谁能在价格、技术、花样营销里见招拆招?谁要是跟不上,立马淘汰。

这气氛倒像是当年手机市场那种“你出新机、我降价、谁没话题谁尴尬”的生死场。

不过,奔驰受的伤,也不是喊两句就能消肿的。

上半年,德国那些响当当的大牌车企,全都业绩拉闸。

豪华车三宝,奔驰、宝马、大众,集体“熄火”,真不是偶然事件。

你可以说有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关税乱飞,还有电动车那条“不归路”遥遥无期,看着就心累。

但要说最扎心的,还得是中国这“让人窒息”的车市竞争。

一边是自主品牌的电车闪亮夺目,另一边是合资品牌割不断、理还乱的转型三角恋。

奔驰甚至电车自己,都快赶不上这国家速度了。

别看奔驰高档车在中国一直是香饽饽,但这年头香饽饽也可能吃腻了。

啥S级、E级,过去一抬价,买家先到先得。

现在你看看市场,别说没啥新鲜劲,就是口袋都不一定舍得花。

消费者热情?真不敢恭维。

按理说中国市场都快成了全球最大豪车地盘,怎么突然就冷下去了?

归根结底,这场“价格战”打到最后,赢家难说,输家一堆。

电动车,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

国产品牌一个个势如破竹,比亚迪、蔚来、理想,禁不住让奔驰有点怀疑人生。

奔驰的电动车销量,用“惨淡”都不夠形容。

一个月才卖出1000台,这对奔驰来说简直“社死现场”。

一年之前还好歹能给董事会报个大数,现在只能叹口气。

这速度,跟国产电车那种上月发布、下月上市、再下月销量翻番,根本不是一个节奏。

网友调侃,说奔驰电车在中国像“路人甲观战”,自己连自家球门都踢不进去。

康林松其实也挺实诚,承认这段日子确实难过。

不过他话里话外透着点倔强:不打无底线的价格战,坚决不做价格上的“拼多多”。

也对,奔驰的底蕴、品牌力,不是靠一时的低价补贴就能撑住。

但现实就是现实,车市风暴来得太急,奔驰也挡不了。

你说不想降价,市场不认啊。

据说最新一波降价潮,奔驰A级、C级、EQA、EQB这些新老车型齐刷刷跳水,有的报价直接砍到五折,看上去就像在薅老品牌最后一块羊毛。

上海这样的经济重镇,A级车如今只要12.56万,几乎要和一些国产品牌同台竞争了。

这是历史新低,奔驰自己恐怕都得瞪圆了眼睛。

降到地板价,门店却还是撑不住。

唐山、东营、洛阳这些地级市,不少奔驰门店最近都关门停业,闭店原因官方只解释说是“业务调整”,合着就是没钱没客流,调整一下呼吸。

奔驰“卖不动”神话破灭,国产电车群雄逐鹿中国市场-有驾

你要问,奔驰原来不是凭“气质”吃饭的吗?现在怎么变成靠“抄底价”度日?

市场本来就无情,有人蛰伏,有人被拍在沙滩上。

网友都开始给奔驰门店起外号,“限时特价,买贵包退”,真的是谁家豪车谁尴尬。

业绩数据一出来,奔驰的处境立刻比直男式还直白。

上半年,营收降低了8.6%,税后利润跌了55.8%。

这里面二季度最惨,税后利润直接刷到-68.7%,这数据要是放朋友圈,都得配“人生无望”表情包。

最扎心的是中国市场了,全球销量同比跌幅跑得最快。

过去大家还都争着在中国喝奶,现在是喝西北风。

奔驰什么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

听到这,咱得问一句,中国车市到底让奔驰如此难过了吗?

事实上,这场“达尔文式内卷”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中国市场车企数量上百,竞争激烈程度让人瞪眼。

新能源这块国内厂商根本就是“光速迭代”,一旦技术和设计拉开差距,品牌力也就那回事儿。

而奔驰呢,电动车转型慢一拍,价格又死扛,最终还是被市场“一顿锤”。

市场现实本来就很骨感。

国产电车之所以能崛起,是靠技术、价格、产品力的“三板斧”。

数据不会骗人,比亚迪三年翻了好几倍,蔚来、理想狂飙突进,只有奔驰这些老牌厂商还在“慢慢悠悠”。

网友说奔驰是“活在过去的黄金时代”,但现在这个车市逻辑,谁还认“光环”?

有人觉得奔驰可以靠品牌延续辉煌,事实却不买账。

当中国的主流消费者越来越“精明”,每一分钱都算得清楚,就没什么品牌溢价可言了。

买车成了性价比的游戏,看谁在科技感、价格、服务上更能让买家心动。

奔驰就像一个试图用情怀拼选票的老明星,但观众不再为老戏喝彩。

这到底谁的错?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不就是弱肉强食吗?

“内卷”这个词放在车市里,活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谁都清楚,降价只是一时,品牌力才是根本。

奔驰死守品牌底线,能不能有新出路,要看下半场的风向。

其实奔驰这危机,也给全球车市上了堂大课。

中国市场的风暴会吹到每一家跨国车企的门口。

谁能应对得快、技术迭代得狠,谁就有生存空间。

死守旧有套路,结果就是慢慢被淘汰。

而且,除了市场竞争,“关税”、“新能源补贴”这些政策变量也在持续搅动风向。

奔驰要转型电动化,可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一天一变。

这考验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战略定力。

谁能灵活转身,谁就能熬过寒冬。

奔驰难,其他外资车企也好不到哪里去。

宝马、大众都遇到营收下滑压力,头疼电动车转型周期拉长。

大家都盯着中国这块大蛋糕,可这蛋糕越来越多小块,被国产品牌分走了。

豪华车的春天,是不是早就过去了?

也许吧,但谁都还没彻底认输。

说到数据,那就是一锤定音。

今年上半年奔驰营收降了8.6%,利润腰斩不止,二季度跌幅更猛。

中国市场,一路向下。

这可不是靠一两波促销能救起的。

汽车行业,永远都是步步惊心。

咱们还是得承认一个现实:市场没有感情,残酷得很。

大牌豪车在中国的地位,随着国产品牌崛起,已经悄然生变。

买家越来越理性,品牌故事已经不够用了。

奔驰扛得住吗?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降价大战,是一场新旧时代的切换。

话又说回来,奔驰也不全是悲观,毕竟底子还在,全球品牌影响力摆着。

只是,面临中国车市的“激烈洗牌”,如何升级、改变、破圈,才有资格继续争锋。

降价促销不是长远之计,转型升级、产品创新才是未来。

写到这,不由得感叹,这个市场谁都不容易。

老品牌在新环境下要摆脱惯性,新势力要趁势崛起,车市的风,永远不由人控制。

明天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的“适者生存”更强。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中国车市这达尔文式内卷,觉得奔驰真会被国产电车赶下舞台吗?

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聊聊。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