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第五代帝豪技术发布会引爆车圈,内/外新设计+尺寸全面提升+1.5T动力——这波操作是要把合资A级车往死里整?
2025年10月11日,吉利第五代帝豪设计解析暨技术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新车不仅内外设计大变样,尺寸全面升级,还首次搭载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具体上市时间还未公布,但实车已经到部分4S店展示。
这消息一出,把不少准备买合资A级车的准车主整懵了:原本以为帝豪就是个"买菜车",咋支棱起来了?
要说国内A级轿车市场,那可是合资品牌的"自留地"。大众朗逸、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这些老家伙,靠着品牌光环和"耐用省心"的标签,常年霸榜销量榜前列。
国产车?
要么被吐槽"低端廉价",要么被劝"别冲动,合资更香"。可这次吉利第五代帝豪的操作,简直像极了班里那个默默无闻的学霸掏出满分试卷——"我不仅外观帅了,空间大了,动力还带T了,合资的饭碗,我动定了!"
2025年10月11日的技术发布会,吉利把第五代帝豪从里到外翻了个新。早在9月份,官图就已经放出来了,现在实车已经摆在部分店面让人看了。
这次的变化,说是改款都不准确,根本就是重新定义了一遍"国民家轿"这个概念。
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外观说起。前脸换上了吉利4.0家族设计语言的直瀑式格栅,12根纵向镀铬饰条搭配犀利的LED大灯,光这个大灯的有效照射距离就超过170米。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数字,夜间跑高速的时候,这个照射距离能让驾驶员提前发现路况,安全性拉满。侧面的腰线也重新设计过,比老款流畅了不少,轮毂升级到18寸。
要知道老款帝豪顶配才给到16寸轮毂,这次跳到18寸,视觉效果大了整整一圈。
车尾采用了贯穿式LED尾灯设计,搭配小鸭尾造型,运动感完全拉满。这套设计语言,放在三年前绝对能当新能源车的"平替颜值"。
内饰的变化比外观还要明显。中控台采用了环抱式座舱设计,搭载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悬浮中控屏加上全液晶仪表盘的组合,科技感比老款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座椅升级为仿皮加缝线工艺,主驾位置还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这在高配车型上是标配。后排地板做到了几乎纯平的程度,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挤。
以前买帝豪的车主最常吐槽的就是内饰塑料感强,这次总算是有了"准B级车"的体验感。
尺寸数据亮眼。长宽高分别达到4815毫米、1885毫米、1480毫米,轴距2755毫米。这个轴距比老款的2650毫米增加了整整105毫米。
啥概念?
车身长度增加了177毫米,已经跨进了A+级轿车的门槛。后排腿部空间"吊打"同价位的朗逸、轩逸低配版本。以前坐后排的时候腿伸不直,现在能跷二郎腿了。
这个空间提升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实用性提升可不是一点半点。
动力配置是这次升级的"王炸"。除了保留原有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8千瓦,适合家用省油的场景。还新增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3千瓦,也就是181马力,最大扭矩290牛米,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这个动力水平,零到百公里加速只需要7.9秒。
比朗逸1.5升版本的12-14秒快了不少,比轩逸1.6升版本的13秒左右也甩开一大截。合资品牌那种"佛系动力",这次真的被硬刚了。
从技术层面看,这台1.5T发动机采用了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技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传动效率也比较高。官方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约5.95升每百公里。实际使用的话,市区工况可能会在6到7升之间,高速工况能控制在5升多一点。
这个油耗水平比合资品牌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还要省,市区工况下合资车普遍在7到8升。
但动力强了可不止一倍,这才是真正的"又快又省"。
配置方面也没含糊。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流畅度,已经达到了主流智能车机的水平。语音控制、车联网、OTA升级这些功能全都配齐了。
安全配置上,高配车型会提供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
这些配置在合资A级车上,要么是高配专属,要么就是选装件,吉利这次给到标配或者中配就有,诚意确实足。
动力和尺寸的变化,绝对不是单纯的"堆配置"那么简单。吉利这次升级,戳中了消费者对合资A级车"动力肉""空间小"的两大痛点。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对市场需求的深度洞察。
先说说1.5T动力为啥是"神来之笔"。看看现在市场上合资A级车的主力车型,朗逸1.5升、轩逸1.6升,马力普遍在110到130匹之间,扭矩140到150牛米。
开起来就是"温吞水"的感觉,超车得提前预判,高速上并线得掂量着油门踩。
尤其是满载的时候,动力不足的问题明显。夏天开空调,动力还得再打个折扣。
吉利这台1.5T发动机,133千瓦的最大功率,29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个数据对标的是合资品牌的1.4T甚至1.5T高功率版本。比如大众的1.4T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0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
吉利这台1.5T的数据全面超越,但价格大概率还是维持在10万级别。
同样的钱,合资给你"佛系代步",吉利给你"说走就走",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从技术角度分析,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中低转速区间就能爆发最大扭矩,这对日常驾驶的帮助特别大。起步加速、超车并线,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动力储备。
而且现在的涡轮增压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涡轮迟滞的问题基本解决,油耗控制也做得很好。
消费者以前担心的"涡轮增压不耐用""油耗高"这些问题,在现代技术面前都不是问题了。
尺寸升级是另一招"阳谋"。国内消费者买A级车,嘴上说"够用就行",实际选车的时候谁不想后排能多坐个人?
谁不想后备箱能塞下婴儿车加行李箱?
吉利把轴距拉到2755毫米,车宽增加到1885毫米,踩中了"刚需家庭"的核心需求。
具体来看,轴距增加105毫米,后排腿部空间的提升非常直观。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在后排,腿部还能有两拳左右的余量。这个空间水平,已经接近B级车的标准了。
车宽增加到1885毫米,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太局促,中间乘客的舒适度有了明显改善。
后备箱容积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数字,但从车身尺寸推算,应该能达到500升左右。这个容积放下两个28寸行李箱,再塞点零碎物品完全没问题。
对于经常带孩子出行的家庭,婴儿车、儿童座椅、玩具这些东西,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合资A级车在空间上的"抠门",这次真的被打脸了。
从产品策略上看,吉利这次升级瞄准的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虽然预算有限,但对车辆的品质感、科技感、驾驶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他们不满足于只是"有个代步工具",而是希望车能满足工作通勤、家庭出行、周末自驾等多种场景的需求。
吉利第五代帝豪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把产品力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价格策略也值得关注。参考第四代帝豪6.99万元起的售价,第五代帝豪大概率会延续"亲民路线",预计起售价在7万到11万之间。这个价格区间,正好卡在合资A级车的主流价位。
朗逸、轩逸终端优惠后也要10万出头,但配置和空间都不如第五代帝豪。
同样的预算,你是选"老咕噜棒"的合资车,还是选"全能战士"的帝豪?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从历史战绩看,帝豪系列累计销量已经超过400万辆,截至2025年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这是国产轿车里唯一能和合资A级车"掰手腕"的车型。
老款帝豪靠"耐用加性价比"站稳脚跟,但总被吐槽"设计老旧""配置一般"。
这次第五代帝豪把短板全部补齐了,设计追上了潮流,配置拉满了科技感,动力和空间超越了同级合资。以前买帝豪是因为预算有限,现在买帝豪是因为它真的香。
合资品牌的"软肋"也越来越明显。朗逸、轩逸这些车虽然口碑好,但技术迭代速度明显慢下来了。朗逸还在用MQB老平台,轩逸经典款甚至还是上一代的设计。
价格却居高不下,终端优惠后仍然要10万出头。
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得到的产品力明显不如国产车。这种性价比的差距,已经大到无法忽视的程度了。
从市场趋势看,国产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的份额正在稳步提升。2024年的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在10万到15万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消费者对国产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产车不如合资车"这种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第五代帝豪的推出,恰好赶上了这个消费观念转变的关键时期。
技术层面的进步也是关键。吉利这几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大,从发动机、变速箱到智能座舱,都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这台1.5T发动机就是吉利自主研发的成果,性能参数不输合资品牌,可靠性也经过了充分验证。
智能座舱系统Flyme Auto,是吉利和魅族合作开发的,用户体验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这些技术积累,让吉利有底气去挑战合资品牌。
不过挑战也确实存在。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信任惯性"还在,很多人还是觉得"合资耐用""保值率高"。吉利需要在品控和售后上继续加码,用实际表现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目前帝豪的三年保值率约55到60,朗逸和轩逸约60到65,确实有差距。
但第五代帝豪升级后,如果销量能起来,月销突破2万辆以上,保值率会快速上涨。而且别忘了,帝豪的终端优惠力度大,合资车基本没什么让利空间,算总账未必吃亏。
新能源车的冲击也不能忽视。比亚迪秦PLUS DM-i这种插电混动车型,油电同价还能省油,对传统燃油车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燃油车在长途驾驶、使用便利性上还是有优势的,而且没有续航焦虑和充电困扰。
第五代帝豪的1.5T版本,动力强劲油耗也不高,在燃油车领域依然有竞争力。
从产品竞争力的角度综合分析,第五代帝豪在设计、空间、动力、配置这四个维度上,都达到了同级领先的水平。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品牌力,但随着产品力的提升,品牌认知度也会逐步改善。
吉利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国产家轿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能硬刚合资的"真实力派"。
1.5T油耗会不会很吓人?
和合资比保值率咋样?
什么时候能买到?
这些问题确实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咱们一个个来说清楚。
关于1.5T油耗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这台1.5T发动机采用了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技术,匹配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动效率很高。
官方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约5.95升每百公里,这是在标准工况下测出来的数据。
实际驾驶中,市区工况可能会在6到7升之间,高速工况能控制在5升多一点。这个油耗水平,比合资品牌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还要省。朗逸1.5升版本市区油耗普遍在7到8升,轩逸1.6升版本也差不多。
吉利1.5T的油耗不仅不高,反而还省,但动力强了可不止一倍。
有人担心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耐用,这个顾虑在十几年前可能还有道理,但现在的涡轮增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吉利这台1.5T发动机经过了严格的耐久性测试,正常保养的话开个二三十万公里没问题。
而且现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保养成本和自然吸气发动机差不多,不存在"养不起"的问题。
保值率确实是个实际问题。目前帝豪的三年保值率约55到60,朗逸和轩逸约60到65,差距在5个百分点左右。
但保值率这个东西,和品牌力、市场保有量、产品口碑都有关系。
第五代帝豪升级后,如果销量能起来,保值率会快速上涨。而且从购车成本角度算,帝豪的终端优惠力度比合资车大得多。朗逸、轩逸基本没什么让利空间,顶多送点装饰。
帝豪经常有现金优惠加赠送保养的活动,算下来总成本未必比合资车高。
上市时间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日期,10月11日举办的是技术发布会。现在部分4S店已经有展车可以看了,想第一时间提车的消费者可以先去店里了解配置情况,提前预订。
按照吉利以往的套路,上市初期大概率会有限时优惠,比如现金直降、赠送保养套餐、免费升级配置之类的。
早订车可能还能享受到优惠力度。
关于配置选择,建议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如果主要是市区代步,偶尔跑跑高速,1.5升自然吸气版本就够用了,油耗低保养便宜。
如果经常跑高速,或者对动力有要求,1.5T版本绝对是首选,动力储备充足,超车并线都很从容。
配置方面,中配车型的性价比高,基本的安全配置和舒适性配置都有了,没必要一步到位上顶配。
有人问第五代帝豪和比亚迪秦PLUS选哪个,这个要看具体需求。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有固定停车位,秦PLUS DM-i确实很省油,短途用电长途用油。
但如果没有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跑长途,燃油车还是方便。
第五代帝豪1.5T版本,动力强劲油耗也不高,没有续航焦虑和充电困扰,使用便利性好。
从"能买得起"到"值得买",从"代步工具"到"品质之选",第五代帝豪用全面升级告诉市场一个道理:国产家轿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备胎,而是能和合资正面硬刚的主角。
2025年10月11日那场技术发布会,吉利拿出的不只是一台新车,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就是:国产车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需要看合资品牌的脸色。
拿出真正的实力,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第五代帝豪在设计、空间、动力、配置这些硬实力上,已经做到了同级领先。
剩下的就是市场检验了。
合资品牌这些年确实有点"躺平"的意思,技术迭代慢,价格居高不下,配置还各种减配。消费者又不傻,花同样的钱为啥要买个"老咕噜棒"?
国产车在技术上已经追上来了,在性价比上碾压,消费者当然会重新考虑购车选择。
2025年的A级轿车市场,这场"中外对决"才刚刚开始。合资品牌是继续凭借品牌惯性躺赢,还是会被国产车拉下神坛?
吉利第五代帝豪已经打响了一枪,接下来就看其他国产品牌跟不跟得上了。
可以预见的是,A级轿车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产品,实惠的价格,这才是汽车市场应该有的样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