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

多挡DHT技术遇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现在多挡DHT技术真是有点“掉链子”了。

销量不仅比不过单挡的插混车型,连增程式车型都比不过。以前专门搞多挡DHT的车企,现在也开始“变脸”了——低端车用低端的,高端车反而开始用增程式了。

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有驾

多挡DHT vs 单挡DM-i

其实三年前的情况可不一样。2022年左右,各大汽车厂商都开始疯狂推广多挡DHT技术,宣传口号也差不多——“发动机直驱更高效”、“动力分配更智能”。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多挡DHT才是王道。

但一年前,比亚迪突然推出了单挡的DM-i超级混动系统。这时候问题来了:其他车企难道不能也搞个单挡技术吗?结果很明显,比亚迪已经抢先占了这个“生态位”,其他厂商只能另寻出路,走不同的技术路线。

多挡DHT听起来确实挺诱人的,比如两挡、三挡甚至四挡,这样发动机就能在更多速度区间里保持高效运转。跟增程式系统相比,增程式的发动机只能发电,不能直接驱动车子,所以多挡DHT看起来确实更高级、更先进一些。

多挡DHT销量溃败

有些车企整天吹嘘自己的多挡DHT是混动技术的巅峰,宣传资料里一堆复杂参数,什么“3擎9模”、“11种驾驶模式”,搞得跟高考数学题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吉利、长城、奇瑞这些品牌也纷纷跟进,搞出个“挡位越多就越高级”、“发动机参与度越高越牛”的说法,听起来挺唬人,其实挺荒谬的。

但也就短短三年时间,多挡DHT的“遮羞布”就被彻底撕掉了。2024年,比亚迪的单挡DM-i车型预计销量能突破200万台,而那些主打多挡DHT的友商,销量甚至不到10万台。更尴尬的是,之前被多挡DHT看不起的增程式车型,销量反而把它们狠狠地打了一顿。

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有驾

车企转向单挡插混技术

所以现在车企都开始转向了。奇瑞一开始在一些便宜的车型上悄悄用了单挡插混技术,结果卖得还不错,尝到甜头之后,现在越来越多的车型都开始用这个技术了。不过到了高端车这边,比如星途星纪元、智界和风云T11这些,用的反而是增程式技术。

吉利这边也不甘示弱,他们推出了EM-i混动系统,这也是一个单挡混动的技术,直接跟比亚迪的DM-i对着干。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吉利现在最旗舰的车型——极氪9X,居然也用了单挡插混技术,真是有点出人意料。

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有驾

多挡DHT发展遇阻

当然了,长城汽车现在还在坚持多挡DHT这条路,不过他们的销量大家也看到了,其实已经不太理想了。

为什么多挡DHT被很多车企和消费者放弃了呢?主要是因为它结构太复杂,容易出故障,成本又高,而且驾驶体验不如纯电车那么顺滑。让内燃机在电驱时代还频繁介入,其实就是在走回头路。现在都讲电动化了,发动机能少干点活儿就越好,电机才是主角。而多挡DHT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明显是逆势而动。

再看看增程式车型,现在电池都上到80度了,纯电续航都能跑到500公里了,多挡DHT拿什么跟?怎么跟啊?

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有驾

用户需求胜过参数竞争

很多人觉得多挡DHT更好,其实主要是被车企的广告和一些参数给忽悠了。但现实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已经不一样了,早就不是“谁参数高谁就赢”了。增程式用80度电池去跟多挡DHT比,说白了就是一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打败了“技术上自己爽”的那种。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要的是实用、靠谱,而不是光看数据好看。

多档DHT困局!低端难敌单档,高端难敌增程-有驾

多档DHT市场质疑

那些还在给多档DHT“强行洗地”的人,是时候听听市场的真实声音了。销量不会骗人,用户口碑也不会骗人,投诉数据、维修数据、保费数据更不会骗人。多档DHT车型可能在越野车市场上还有点优势,但在家用车市场,它的价值真的经不起推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