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们今天聊个玄学问题:一台车,从“神坛”到“菜市场”,需要多久?
特斯拉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半个月,一万块。
这操作,怎么说呢,就好像你昨天刚在米其林餐厅吃了顿“分子料理”,今天路过发现它门口挂着个牌子:“黄焖鸡米饭,20一份”。
那种感觉,五味杂陈,直冲天灵盖。
这事儿的主角,是那台顶着“830公里续航”光环出生的新Model 3长续航版。
上市的时候,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路媒体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都用在它身上。
结果呢?
首批车主刚把提车的朋友圈发出去,点赞的还没撤呢,马斯克就一记大背刺,官网价格咔嚓一下,少了整整一万。
我都能想象到那批最先提车的“铁粉”的表情,估计比刚看完《复联3》还难受。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论韭菜的自我修养”。
特斯拉还假惺惺地搞了个“未提车订单自动享受新价”,听着挺美,可对那些已经把车开回家的兄弟们来说,这不就是往伤口上撒盐吗?
典型的“打了你一巴掌,再给你个枣吃,还问你甜不甜”。
这背后,藏着的是什么?
是“硅谷钢铁侠”的仁慈吗?
别逗了,他忙着在火星上种土豆呢,哪有空管你我的钱包。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急了。
咱们翻翻账本,乘联会的数据摆在那儿,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那曲线,绿得跟韭菜地似的。
曾经那个需要加价排队才能买到的“电动爹”,如今也得放下身段,开始琢磨怎么跟菜市场的白菜抢生意了。
现在的江湖,早就不是他一家说了算了。
以前大家买电动车,选项不多,特斯拉就像是武林中的“独孤求败”,没得选。
现在呢?
你出门左转,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一字排开,要技术有技术,要配置有配置;你再往右看,小米SU7 Pro在那儿虎视眈眈,虽然是个新兵蛋子,但人家雷军会讲故事啊,一套“人车家全生态”,直接把年轻人聊得心花怒放。
这就好比以前你吃快餐,只有麦当劳,后来肯德基来了,再后来华莱士也崛起了,你选择多了,自然就不会再对巨无霸有那么深的执念了。
特斯拉的优势,正在被这些后起之秀一点点蚕食。
更要命的是,Model 3这套娃的设计,8年了,大哥!
8年,都够一个孩子上完小学了,它还在那儿“微调”,这跟诺基亚当年给手机换壳有啥区别?
所以,这次降价,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一场阳谋。
特斯拉就像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拳击手,发现花里胡哨的步法已经不管用了,索性直接抡起了王八拳——简单、粗暴,但有效。
它用这一万块的差价,粗暴地闯进你的购车清单,在你耳边大喊:“看我!看我!我最便宜!”
这波操作,短期内肯定能拉动一波销量,让财报好看一点。
但从长远看,这跟饮鸩止渴没啥区别。
品牌价值这东西,就像谈恋爱,建立起来需要好几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次“背叛”。
当消费者心里都种下了“等等党永远胜利”的种子,以后你再想让他们为“信仰”冲锋,可就难了。
所以,这台降价后的Model 3,到底还香不香?
如果你是个实用派,对续航里程有执念,那25万多买个830公里的特斯拉,确实没啥好犹豫的。
但这事儿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在这个“卷”到飞起的时代,没有什么神话是不可打破的。
今天你眼中的“屠龙少年”,明天可能就变成了那个被挑战的“恶龙”。
最终,这场电动车的“三国杀”,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他们打得越凶,我们能捡到的“瓜”就越多。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