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

一到夏天,咱们拉开车门坐进去的那一瞬间,总会有一种被热浪扑倒的感觉,方向盘烫得像刚从灶上拿下来的铁锅,座椅更是能把人烫得一激灵。

大家通常也就是抱怨两句,开足空调等它凉快下来。

但是,咱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当车里热得像个烤箱时,这种高温不仅仅是让人不舒服,它实实在在能把咱们的爱车变成一个潜在的火源。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汽车自燃这件事,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像是新闻里才会看到的小概率事件,但实际上,它背后的原因,很多就藏在我们日常用车的习惯里。

咱们先说说车里面。

很多人习惯把车当成一个移动的储物间,什么东西都随手往里一放,觉得方便。

可是在夏天,这个“储物间”的温度会高到吓人。

有实验数据表明,当室外温度达到三十五六度时,把车停在太阳底下暴晒,不出半小时,车内的温度就能轻松突破七十摄氏度。

在这样的一个高温密闭环境里,我们平时觉得没什么危险的一些小东西,就可能摇身一变,成了“定时炸弹”。

最典型的就是一次性打火机,这东西几乎是汽车自燃案例里的常客。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打火机里的燃料是液态丁烷,它非常怕热,温度一高,液体就会迅速气化膨胀,把小小的塑料外壳撑得鼓鼓的,压力超过极限了,“砰”的一声就可能炸开,喷出的火焰足以点燃车里的任何可燃物。

还有现在大家离不开的充电宝,也是个“脾气火爆”的主儿。

充电宝的核心是锂电池,它在高温下内部的化学物质会变得极不稳定,容易发生一种叫做“热失控”的连锁反应。

简单来说,就是它自己开始发热,而且温度会越来越高,根本停不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鼓包、漏液,甚至是起火爆炸。

您把它随手扔在中控台或者仪表盘上,阳光直勾勾地晒着,这不等于是在给它创造一个最完美的自毁条件吗?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东西的危险性非常隐蔽,比如一瓶没喝完的矿泉水,或者一副老花镜。

您可能会奇怪,这俩东西怎么也能着火?

这里面有个简单的物理原理,叫凸透生火。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装了水的塑料瓶瓶身会形成一个天然的凸透镜,老花镜的镜片本身就是凸透镜,阳光透过它们之后,会聚焦成一个非常小但温度极高的光点。

如果这个光点长时间照射在深色的脚垫或者座椅上,温度持续升高,达到燃点后,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引燃车辆。

所以说,香水、酒精免洗洗手液这类含有酒精等挥发性物质的东西就更危险了,它们在高温下挥发出的气体充满了整个车厢,遇到一点火星就能瞬间燃烧。

说完了车里的“外患”,咱们再来聊聊车辆自身的“内忧”。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部门的统计分析,超过半数的汽车自燃事故,根源都在于车辆的电路和油路系统出了问题,尤其是那些车龄比较长的老旧车辆。

咱们的汽车发动机舱,本身就是一个高温、高压、高振动的工作环境,对里面的各种线路和管道来说是个严酷的考验。

先说电路系统,它就像是汽车的“神经网络”,密密麻麻的电线遍布其中。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这些电线的外层都包裹着绝缘胶皮,时间长了,在发动机舱的高温烘烤和行车过程中的持续振动下,这些胶皮会慢慢老化、变硬、开裂甚至脱落。

一旦两根电线的金属芯裸露出来并且碰到了一起,就会造成短路。

短路瞬间产生的电流非常大,能产生温度高达上千度的电弧火花,这个火花掉在周围沾满油污的零部件上,或者老化的塑料件上,火灾就是一触即发的事情。

特别是有些车主喜欢自己动手改装大灯、音响,如果接线工艺不规范,电线乱搭乱飞,更是给这套“神经网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再说说油路系统,这可以比作汽车的“供血动脉”。

发动机燃烧需要汽油,这些汽油就是通过一根根橡胶材质的油管输送过去的。

和电线一样,这些油管也怕老化。

老化后的橡胶管会变硬变脆,在接口处或者弯折处就容易出现细小的裂纹。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汽油在油路里是有压力的,一旦有裂缝,汽油就会泄漏出来。

如果只是滴漏还好,要是喷射出来形成油雾,那危险性就大大增加了。

这些油雾飘散在发动机舱里,一旦接触到工作温度能达到好几百摄氏度的排气管,根本不需要明火,直接就会被引燃,发生爆燃。

所以,如果咱们在用车时闻到车里有明显的汽油味,或者发现停车位地面上有油渍,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千万不能大意,必须立即停车检查维修。

那么,万一真的遇到了车辆冒烟起火的紧急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要记住,从车辆开始冒烟到燃起熊熊大火,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

这个时候,保持冷静,并且懂得如何正确自救,就至关重要了。

爱车自燃太可怕,这些隐患要排查,别让爱车_火_冒三丈!-有驾

第一步,立即靠边停车,熄火断电,拉好手刹,迅速离开车辆,并疏散车上所有人员到安全地带。

第二步,如果火势还处于初期阶段,比如只是发动机盖冒出烟雾,并没有看到明火,这时候可以尝试自救。

车载灭火器就是我们唯一的工具。

这里要强调一点,车载灭火器一定要放在驾驶座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比如座椅下面或者车门储物格里,绝对不要放在后备箱。

等您发现火情再去开后备箱,火可能已经烧大了。

使用灭火器也有方法,记住“提、拔、瞄、压”四个字: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而不是对着火苗喷。

因为灭火的原理是用干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对着根部才能有效灭火。

同时,我们平时也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必须在绿色区域才表示有效。

一个合格有效的灭火器,关键时刻能保住财产甚至生命。

如果火势已经很大,自己无法控制,那就只有一个选择:立刻远离车辆,并拨打火警电话,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