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是卷不卷的问题了。
这是修仙,要么渡劫飞升,要么当场成盒。
前几天领克发了个2026款08 EM-P,上市限时价15.98万起。
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不是领克真良心,而是吉利是不是疯了?李书福老师是不是悟了什么奇怪的大道?
这个价格,这个配置,这个尺寸的中型SUV,你让比亚迪宋PLUS怎么想?让隔壁零跑深蓝怎么活?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点着了,高喊一声“艺术就是派大星”,然后拉着所有人一起看蘑菇云。
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典中典之我死以后,管他洪水滔天。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买车的核心是什么?是空间。这个词说出来简单,但实际体验起来就是玄学。领克08那个4米8的车长,2848的轴距,数据看着也就那样。但魔幻的地方在于,一个185的大汉坐后排,腿部空间还有富余。这就很离谱。
这说明什么?说明领克的设计师真的去菜市场接过孩子,真的在后排给娃换过尿布,真的体验过一家老小六口人(加个狗)挤一辆车的绝望。那个后排座椅,搞得跟我奶奶家的老沙发一样,坐垫又长又厚,靠背还能无级调节,就是让你能在堵车的环线上,把娃哄睡着之后,自己也跟着瘫一会儿。这才是中年人的核心需求,什么Nappa真皮,什么座椅按摩,都是虚的,能让我瘫着,就是好文明。
还有那个小桌板,我一开始觉得这玩意儿巨蠢,后来发现是我年轻了。这东西根本不是给你办公用的,你一个开十几万国产车的打工人,有什么公要办?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在你娃闹着要吃泡面的时候,给他一个稳定的平台,避免汤汤水水洒满整个后排。这是血的教训,是无数老父亲用湿纸巾擦拭可乐渍时悟出的真理。
然后就是安全,这是另一个玄学话题。
领克开始疯狂堆料,2000MPa热成型钢,一体式门环,搞得跟个金钟罩铁布衫一样。这还没完,车顶上还顶着个激光雷达,跟二郎神开了天眼似的。讲真,这个配置下放到15万级别,同行看了都得傻。他妈的,这简直不是车,是移动堡垒!
但最有意思的不是堆料,而是对场景的解构。AEB自动紧急制动,时速干到130km/h都能触发。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假设你在高速上开小差刷手机,前面突然出现一个静止的“道诡异仙”,你的“电子义父”能瞬间帮你一脚刹停。
可真正的中国路况,挑战你智驾系统的永远不是前车。
是“老头乐”。
是你永远不知道他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以何种角度切入你车道的电三轮大爷。你的激光雷达再牛,你的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再高,你能算出一个不讲理的人的走位吗?不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你看,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是技术问题,是社会学问题。
所以领克搞的这些主动安全,本质上不是为了彻底杜绝事故,而是为了让你在面对这些飞来横祸时,能多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能把撞上去的姿势调整得稍微体面一点。这是一种“我知道我要挨打了,但我争取只伤到皮毛”的求生欲。有,总比没有强,起码能让你在撞上去之前,心里默念一声666。
至于动力和续航,现在的新能源车,尤其是插混,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爆炸”的阶段。
综合续航1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间甚至还能抽空去趟南京。这种续航,已经脱离了“焦虑”的范畴,进入了“行为艺术”的领域。它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你真的去开1400公里,而是给你一种“随时可以跑路”的底气。就像你钱包里总有几百块现金,虽然你天天用手机支付,但那几张纸就是你的安全感。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新能源车主,我现在就觉得,纯电就是给家里有矿有固定车位的人准备的。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一年总有那么一两次要回老家,要去个没充电桩的野地儿,插混就是唯一的解。能用电就用电,省钱;没电了就烧油,省心。它不极致,但它中庸,它妥协,而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领克这套EM-P系统,3挡DHT,发动机热效率47.26%,这些词你听不懂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它在市区里基本就是个电车,安静,平顺,提速快。上了高速,发动机才会出来干活,而且干活的时候动静也不大。这种感觉就很微妙,它让你同时拥有了电车的爽和油车的稳,像个脚踏两条船的海王,但偏偏还没翻车。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领克这操作,有点像我打游戏时心态崩了,直接冲对面泉水一换五。
它好像突然想明白了,在当下这个“黑暗森林”里,不存在什么品牌调性,不存在什么细分市场,只存在“活下去”。怎么活下去?就是把所有用户可能在意的点,空间、安全、续航、智能,全都给你拉满,然后用一个不讲理的价格,直接砸在你脸上。就问你怕不怕?
它不再试图去教育用户“什么是都市对立美学”,而是直接问用户,“你到底想要啥?大沙发?给你。移动堡垒?给你。无限续航?给你。价格还得便宜?行,给你。”
这种转变,我称之为“开窍了”。
因为在存量市场里,你跟用户讲情怀,讲设计,那是扯淡。用户的心智已经被各种信息撑爆了,唯一能穿透他们心防的,只有两个字:直接。
所以,领克08 EM-P这波操作,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换代。这是一次战略上的“不装了,摊牌了”。它放弃了之前那种端着的、有点小资的姿态,直接下场,拎着刀,开始跟所有人拼刺刀。
这种all in的姿态,很狼狈,但也很迷人。
因为它充满了孤注一掷的悲壮感,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对于我们这些只想花十几万,买个靠谱的、能装下全家老小的移动工具的中年人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因为当神仙们开始打架,我们这些凡人,才有机会捡到掉下来的蟠桃。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