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比发工资还让人心痒痒,那就是「纯电车销量排行」公布的日子。
这玩意儿现在比追连续剧还上头,你根本不知道下一个反转是什么。
就说这刚出炉的8月榜单,我点开之前还泡了杯浓茶,准备熬夜看神仙打架,结果一口茶差点没喷在屏幕上。
这哪是神仙打架,这简直是广场舞大妈把街舞冠军给干懵了。
你猜怎么着?
榜一,吉利星愿。
55139辆。
我特意把这数字念了两遍,生怕自己眼花。
星愿?
这名字听着就像小区门口那种“甜过初恋”的水果摊,充满了朴实无华的气息。
当所有人都把望远镜对准小米、特斯拉的时候,吉利这个老炮儿,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把家给偷了。
这事儿魔幻在哪?
魔幻在,这五万多名车主,他们不上网跟人对线,不混饭圈,他们就是默默地走进4S店,刷卡,然后把车开走。
一群沉默的大多数,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一场“反潮流”的票。
这就得聊聊咱们万众瞩目的小米YU7了。
拿到榜单,我估计90%的人都跟我一样,食指在屏幕上疯狂摩擦,从后往前找。
找到了,第11名,17835辆。
说句公道话,一个刚满月的“新生儿”,这成绩单递到任何一家车企的CEO桌上,都得开瓶香槟庆祝一下。
可坏就坏在,他是小米。
小米进场,自带的BGM就不是“爱拼才会赢”,而是“君临天下”。
雷总在发布会上,几乎是把未来十年能想到的科技,都塞进了这台车里,粉丝们的热情,也足以把黄河水给煮开了。
结果呢?
现实给了这股狂热一记清脆的响亮耳光。
这17835辆,更像是一场盛大的“粉丝见面会”的门票销量,而不是一场全民狂欢的开始。
这背后是一个挺要命的问题:当一个科技品牌,试图用“参数”和“生态”去说服一群只想安安稳稳从A点到B点的用户时,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剧本?
你跟大爷大妈聊算力,他可能只关心后备箱能不能并排放下两个大西瓜。
你再瞅瞅前十名里那几位。
比亚迪海鸥、元UP、长安Lumin……这几位凑一块,简直就是“城市代步工具”的优秀代表。
它们最大的科技亮点,可能就是有个能连上蓝牙的收音机。
它们的存在,就是对那些天天把“智能座舱”挂在嘴边的“科技先锋”们最大的嘲讽。
这帮小家伙就像是车界的“萨莉亚”,便宜、管饱,还要啥自行车?
这股风潮,其实挺让人感慨的。
是不是我们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PUA太久了?
我们好像忘了,汽车的本质,就是一个铁壳子加四个轮子,而不是一个会跑的IMAX影院。
哦对,还有特斯拉。
Model Y和Model 3,一个探花一个第九,成绩依然坚挺。
但你有没有一种感觉,特斯拉现在就像是班里那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霸,你承认他很牛,但已经懒得讨论他了。
因为他太“正确”了,正确到有点无聊。
在如今这个群魔乱舞、草根逆袭的时代,特斯拉的“稳定发挥”,反而让它显得没那么酷了。
马斯克还在琢磨着怎么上火星,可地球上的用户们,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用更少的钱,解决最后三公里的问题了。
所以,这份8月的「纯电车销量排行」,你把它当成一份数据看,没啥意思。
你得把它当成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出当下社会心态的哈哈镜。
它照出了消费的降级,或者说,是消费的“去魅”。
大家不再迷信发布会上的PPT,不再为那些听不懂的名词买单。
它也照出了一种“沉默的力量”,当舆论场被少数声音占据时,真正的市场,正在用最古老、最有效的方式——投票,来决定谁才是真正的王。
小米YU7进不了前十,一点也不冤。
它输给的不是某一个车型,而是输给了一个正在悄然变化的时代。
至于吉利星愿能不能把这股“务实”的火烧得更旺,谁也说不准。
没准下个月,又有哪个“妖孽”横空出世,把所有人的脸都打肿了呢。
这游戏,越来越好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