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老灵,真厉害
侬晓得伐,最近看到个消息,居然有个品牌今年赚的钱比去年一整年还要多
我听说啦,这家公司不光赚得多,还赚得特别老灵,特别是电动车这个行业,这会儿打得天翻地覆
谁也没想到会有个品牌能交出这么一份成绩单
最奇怪的是,这家公司的电动车均价居然高达4000块钱,比起市面上的那些普通车
它不是雅迪,也不是爱玛
而是曾经跟着小米生态链走的品牌
这个品牌这会儿反倒成了整个行业最大的变量,你说神奇不神奇
阿拉真的是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搞的
[智能化风暴把行业搞得蛮乱]
侬一直觉得,电动车行业就像个大菜市场
最近,最火的事儿莫过于九号这个名字啦,它在圈里就像一颗炸弹一样
背后有个更让人咋舌的变化——就是智能化渗透率,从2020年不到5%
狂飙到这会儿超过25%
就是四台电动车里面,就有一台带智能的功能
这股风一吹,整个行业都被搞得乱哄哄的
雅迪一听,赶紧推出了VFLY系列
爱玛也不甘示弱,把各种智能功能往车上堆
可是,麻烦来了——智能技术这条路
侬要知道,门槛在那儿摆着
九号就说,技术门槛正在那儿
[华为帮忙,站在巨人肩膀上]
而且
九号还拉了个大牌子——华为
作为首批接入鸿蒙生态的电动车品牌,九号直接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侬想想,手机、手表、耳机无缝连接,体验老灵
到了2024年双11,大家都在担心消费会不会降级,结果九号的交出了一份让人羡慕的答卷——全网销售额突破15亿
侬晓得伐,这背后其实有个简单的道理:年轻人不差钱
九号抓住了这帮最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他们不在乎多花点钱
反而在乎这车够炫、够智能、在朋友面前有面子
传统巨头们终于明白,单靠价格战已行不通了,智能化成了新战场
九号在这场变革中跑得比别人都快,真是厉害
4000块钱买台电动车,真蛮疯狂的
其实,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九号这个价位,都觉得“
市面上一台普通的电动车,两三千块就能搞定
九号的标价怎么会这么高
真心话,答案藏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里
有个网友跟我讲,原本打算咬牙买一台,结果碰上国家补贴政策,再加上旧车换新
到最后嘛到手价只要1799块
哇塞,便宜了整整1200块
放在以前,可能只能买个轻便的小电驴
这会儿却能搞到一台智能电动车
这个策略其实很巧妙,表面看似贵,其实各种补贴一叠加
实际到手价就没那么高啦
更重要的是,这个定价帮九号筛了一批愿意为品质和体验买单的客户
它的销售模式也有点新鲜——不像别的品牌还在靠传统门店,九号早就搞线上下单,线下提车,整个流程跟买手机一样
九号的套路,就巧妙解决了这两个痛点
[售后服务做得像家里一样贴心]
再说啦,九号的售后服务也是蛮走心的
不用推着车到店里修,直接预约上门取车维修
换电服务马上到,真的是秒级反应
这种体验,传统的电动车品牌根本做不到
去年双11,九号的销售额破了15亿,增长速度比行业平均高出四倍
你想想,去年整个电动车行业增长大概才30%
九号凭一己之力就搞到120%的增长
而且,价格在3500块以上的产品卖得最好,说明消费者其实不是没钱
而是之前觉得没啥好买的
一个经销商跟我讲,九号的车基本不用压库存,新品一到,三天之内就卖光了,特别是那些限量款,得提前预约,供不应求
自动解锁、语音控制、实时定位防盗,再加上那种科幻片一样的外观设计
[高端市场带动行业大变革]
九号的成功,还带动了整个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崛起
雅迪、爱玛都开始搞高端线,价格都往3000块以上冲刺
小牛和速珂这些新品牌也纷纷高端化
九号用了五年时间,把品牌认知和技术壁垒都建立起来
这会儿行业还在打价格战,九号早就用高品质、高体验告诉大家:玩高端
九号和小米的故事也蛮有意思
十几年前,几位海归博士在北京做起了平衡车
但怎么卖出去成了大难题
后来雷军找上门,看到纳恩博(九号的母公司)在平衡车技术上的潜力
那时候,九号火得不行,靠着小米的渠道,营收从11亿飙到42亿多
2019年开始就感觉压力变大了
产品设计、定价、品牌曝光,都得配合小米
利润也被渠道瓜分得差不多
到2020年,九号决定自己打拼,逐步减少对小米的依赖
很多人觉得它疯了,离开大树
结果,九号不但活得挺好
这会儿,九号还给小米电动车提供技术支持
说明它已经成长成一个成熟的企业
这条路虽然难走,但也让人觉得,真正的强者
[总结一下:这个行业还藏着大宝贝]
看下来,九号的故事告诉我们
传统行业其实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可能
大家都在拼价格、拼配置,九号却走了一条更长更难的路——用智能、用高端、用体验重新定义产品价值
它从代工厂变成了行业新贵,从依靠巨头成长到自己独立,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但都指向了一个方向:让两轮出行变得更酷、更智能、更有趣
侬看,未来它还能走多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