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S店周末实况:高山展车轮胎还没凉下一组客户已经拉门,GL8那边只有一个人坐驾驶位玩手机|9月第四周3187辆反超37%背后
上周六下午三点半,朝阳区某汽车城,高山展车被七八个人围着,一对夫妻蹲在第三排研究电动腿托,销售正给另一家讲1.2米滑轨怎么用。GL8展车五米开外,安安静静,就一个中年男人坐驾驶位刷手机。销售小王说这场景最近天天上演,高山来看的人多,GL8反倒成了陪跑。数字更直接——9月第四周,高山上险3187辆,GL8被反超37%,相当于每三分钟就多一位车主刷卡。一年前高山周销还在800辆徘徊,现在直接三级跳。
MPV这个市场我也观察挺久了。以前GL8一家独大,别克那套商务牌打得稳,终端优惠给得也猛,动辄三万起步。高山现在优惠才八千,价格没便宜多少,反而卖得更火,这背后大概率是产品力撑起来的。
试驾过一次,感触最深的是动力。2.6吨的MPV,0-100km/h跑进6秒,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工程师给的方案是P4后桥配135kW电机,再加2挡DHT。实际开起来,80到120的中段加速挺暴力,高速并线不用再看货车脸色了。馈电油耗大概6.8升,比同级燃油MPV省一升多,一年三万公里下来,油钱能省出不少。
电池是44.3度电,CLTC标172公里。北京早高峰实测跑完三环一圈,剩余128公里,折现率能到91%,这个数据算是比较实在的。对于日均通勤四十来公里的家庭,周一充满电周五下班还有余量。家用充电桩谷电三毛八一度,一周电费十几块钱,确实比地铁月票还便宜。校门口等娃那会儿,纯电模式安静得很,分贝仪测出来46分贝,低于图书馆。旁边GL8怠速58分贝,副驾的娃直接捂耳朵。
第三排配置水平在MPV圈里似乎还是头一份。1.42米宽度,三个95公斤的大汉并排坐,肩部还能各留一拳空间。第二排那个1.2米滑轨可以一键前移,腾出1.1米腿部空间给第三排。关键是第三排也有电动调节、加热、按摩,靠背能从108度调到128度。听一个车主说,他丈母娘上车后直接放弃副驾,说后面能躺还能捏,比家里沙发舒服。硬件配的是14向静音电机加哈曼卡顿16扬声器,第三排也能实现包围式声场。
车机用的8295P芯片,冷启动到主界面大概2.8秒。同时开导航、音乐、后排动画片,后台能保留12个应用不杀进程。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连续对话,三十秒内完成四条指令,识别率基本没问题。上市十个月推了8次OTA,新增51项功能,这个更新频率在传统车企里算快的。后排屏幕还有哭声监测,分贝超过75就自动播放宝宝巴士,妈妈不用回头递玩具。
智驾硬件是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12个摄像头、9个超声波,算力128TOPS。京哈高速实测,NOA在112km/h变道超车,遇到慢车自动向左提速,逻辑挺像老司机。隧道口突然封路,系统0.8秒内提醒接管,给足反应时间。有个车主记录说,500公里单程只接管3次,比自己手动开轿车次数还少。他太太拿本六年第一次跑高速,原话是“像有人副驾帮我踩刹车”。
悬架结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摆臂、转向节全铝,减重38公斤。空气弹簧配CDC连续阻尼,每秒调整100次。东二环那种连续减速带,60码通过,杯架里矿泉水液面振幅很小。有UP主在后排装婴儿摄像头,娃睡了两小时,头部零次磕碰。空气悬架还带迎宾模式,地台能降到370毫米,抱娃上车不用踮脚,老人膝盖也友好。
电池安全这块,44.3kWh电池包过了针刺、挤压、火烧三连击测试。钢针刺入电芯瞬间,最高温度55度,无热蔓延;10吨挤压变形30%,无漏液;火烧70秒,电池包不起火。采用3横7纵铝合金防撞梁加热成型钢底护板,能抵御15厘米深坑托底。广州暴雨车库被淹,有个车主次日拖车检查,电池包零进水,直接开走,4S店技师说这防水等级能当潜艇。
二排配了12.5升压缩机冰箱,可以放8瓶550毫升矿泉水加4袋母乳储奶袋。设定零下4度,长途6小时仍结冰。50度模式给胰岛素保温,实测北京到张家口冬季零下15度,车内开暖风28度,冰箱内仍稳50度,误差正负1度。二排座椅支持一键躺平、腿托、按摩、通风、加热五合一,长途回山东老家,座椅调到127度,腿托全伸展,太太说比月子中心沙发舒服。冰箱上方还有50W无线充,iPhone半小时能回血58%。
保值率数据也挺有意思。精真估报告显示,高山一年车龄残值87%,GL8是81%,奥德赛79%。关键原因是新车优惠少加订单排队,二手市场准新车源稀缺。二手车商说高山准新车基本三天就被秒,买家多是等不及新车的二胎家庭。长城还有个三年90%保值回购政策,30个月内换车,官方按发票价九成回收,相当于给买家吃了颗定心丸。
徐水智慧工厂自动化率92%,焊装车间514台KUKA机器人,焊点自动化率100%。扭矩枪全部联网,一万多个螺栓扭矩数据上传云端,15年后仍能查到是哪把枪、哪个人、什么时候拧紧的。总装线AGV小车零误差送料,每辆车下线前通过激光雷达标定雨槽、360度淋雨3分钟,漏水零容忍。车主扫车机二维码能看到出生报告,被技术男戏称“车辆DNA”。
见过一个程序员车主的故事。38岁,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去年底被裁,靠外包接单养两个娃。高山成了他的移动办公室,每天下午四点半接娃放学,车停学校对面,娃后排写作业,他前排开视频会,五点半老婆下班接力。他说这车让他把碎片时间拼成整块,每月多接三单,多赚一万多,也赶上了陪娃成长。他把副驾改名“合伙人”,车机语音唤醒词改成“打工人加油”,视频发小红书获赞28万,评论区刷屏“原来MPV还能续命”。
MPV这个市场,或许真的在悄悄变天。以前大家买MPV就认GL8,现在选择多了,玩法也不一样了。高山这一波操作,算是给国产MPV开了个好头。至于最后能走多远,还得看长城自己怎么把控节奏了。终端走访发现,75%订单来自二胎家庭,原本锁定GL8的老板被1.2米电动滑轨加三排平权种草,试驾后第一句话都是“原来第三排不是狗座”。周末高峰期,展车轮胎还没凉,下一组客户已经拉门上车。这场景,以前只在GL8展厅见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