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官宣9000吨大压铸生产线,国产设备、自制模具成亮点

近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在其微博晒出了令人瞩目的比亚迪 9000 吨大压铸生产线。

比亚迪官宣9000吨大压铸生产线,国产设备、自制模具成亮点-有驾

何志奇介绍,通过这条生产线,汽车前后舱地板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需要 74 件冲压件经过复杂的焊接工序才能成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大压铸铝件。这一转变,让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重量也显著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为国产,模具也是比亚迪自制,并且从铝锭到成品完全实现了自动化。何志奇感慨道:“这在以前不可想象,为中国制造的长足进步点赞。”

大压铸技术,简单来说,是通过超大型压铸机,将原本需要冲压、焊接的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零件一次性压铸成型。这项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汽车制造的格局。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转发相关消息时指出,大压铸技术正在引发汽车制造领域的工艺革命。

它的应用围从最初的后地板、前机舱等基础部件,逐步向车身中段、座椅骨架、车门框架等核心结构扩展,甚至未来有望实现整车白车身的一体化制造。

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一体化压铸技术优势明显。从效率上看,单个压铸件替代了数十个冲压件,焊接工序减少 90% 以上,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成本方面,材料利用率提升 15%-20%,生产线占地面积缩减 40%,为企业节约了不少资源。在性能上,压铸件的结构强度较传统焊接件提高 30%,并且通过合理的拓扑优化设计,车身重量可减轻 10%-15%。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车身重量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续航能力,同时也能优化操控性能和安全系数。

比亚迪官宣9000吨大压铸生产线,国产设备、自制模具成亮点-有驾

比亚迪此次在大压铸技术上实现设备国产、模具自制,意义非凡。要知道,此前超大型压铸机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模具研发也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时间投入。比亚迪通过与本土供应商力劲科技等合作,成功实现了从设备到模具的全链路国产化。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让量产更具可控性,为后续大规模应用该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毕竟,对比亚迪这样年销量超 500 万辆的车企而言,只有掌握自主可控的技术,才能快速将轻量化技术应用到多款车型上,解决长期以来产能扩张与轻量化技术发展不同步的问题。

或许有人会担心,采用大压铸技术后,车身的安全性是否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从技术逻辑来看,一体化压铸反而有助于提升安全性能。传统焊接车身存在大量拼接缝,在碰撞时容易从焊点处断裂。而整块压铸的铝件结构完整,能够更均匀地分散碰撞力,再加上铝合金本身的高强度特性,车身的抗扭刚性和碰撞安全性相较于传统结构会更强。也就是说,比亚迪在解决 “车重超标” 问题的同时,并没有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随着 9000 吨大压铸生产线的落地,比亚迪后续新车的 “轻量化转型” 路径愈发清晰。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购买比亚迪车型,既能享受其在三电技术、智能配置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又能摆脱 “车重高、能耗高” 的顾虑。从行业角度看,比亚迪作为国产车企的龙头,大规模应用自主化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有望推动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朝着 “更高效、更轻量化、更自主” 的方向大步迈进。从 74 个零件到 1 个压铸件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制造流程的简化,更是比亚迪在汽车核心制造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增添了有力的筹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采用大压铸技术的比亚迪车型驰骋在路上,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