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反超鸿蒙:销量冠军背后,大众化战略如何颠覆新能源“二元认知”?

在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零跑汽车俨然成为了一个焦点。不仅以单月70289辆的销售成绩力压竞争对手鸿蒙智行68216辆,首次实现反超,还因为高级副总裁曹力的一场辟谣声明掀起了一波关注热潮。这家坚持全域自研的企业,正用销量与战略双重维度展现它的突围姿态。

零跑反超鸿蒙:销量冠军背后,大众化战略如何颠覆新能源“二元认知”?-有驾

其实吧,这70289辆的交付量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咱们细说点背后的门道。零跑的主力车型可谓是稳扎稳打,用“销量基石”来形容它们再恰当不过。尤其是零跑的SUV家族,比如C10和C11,这两款车的表现得劲啊。拿C11来说,这款车一年就卖了8.4万辆,占到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你说厉不厉害。至于新车型嘛,那也是让人眼前一亮,正处于预约阶段的旗舰车D19,以及即将预售的运动轿跑Lafa5,都有点“明星效应”的意思。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新老车型组合起来,就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不断为零跑“拉增量”,这下子竞争压力可就甭提了。

说到竞争,咱再看鸿蒙智行,它在10月份虽说销量达到了新高,但均价38.3万元的车主定位显然跟零跑“走的是两条路”。零跑的主力车型价格在12到18万元之间,差距摆在那儿呢,显然走的是“大众市场策略”。这也解释了为啥零跑在销量数字上占了便宜,那毕竟民众买车图的就是性价比嘛。

零跑反超鸿蒙:销量冠军背后,大众化战略如何颠覆新能源“二元认知”?-有驾

这样的好消息刚传出去,零跑就被刷进了“舆论漩涡”,起因还挺耐人寻味。10月30号,曹力站出来辟谣,说自己从来没说什么“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话,还让在场的60家媒体作证。那这误会咋来的呢?是因为零跑在D19发布会上明确了一个技术路线,表示要推出自研高阶智驾系统,而不是用华为给的方案。很多人就误解了,觉得零跑这是要远离华为。曹力赶紧解释,说零跑自研核心技术不代表拒绝合作,华为是行业标杆,过去还干过不少相关合作,比如汽车App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算是把外界的误解给板正了。

咱仔细琢磨这个事,感觉还挺有意思。零跑的澄清,其实是把行业里一个隐形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自研和合作,是不是一定得二选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零跑这两年搞出了全域自研的技术布局,从LEAP技术架构到智驾、智舱、电驱等核心技术,可说握住了自己的“底牌”。但你要说它完全单干,显然也不是,人家在非核心领域还保持着生态合作的开放态度。也就是说,零跑的策略是“关键技术自己掌控,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这思路的确值得琢磨。

零跑反超鸿蒙:销量冠军背后,大众化战略如何颠覆新能源“二元认知”?-有驾

说个题外话,现在行业竞争也有点开始“去标签化”了。之前动不动就划分谁是“自研派”,谁是“合作派”,搞得跟阵营站队似的。零跑这次的表现,包括鸿蒙智行加速核心技术联合开发的动作,其实都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别再扯什么二元对立了,老老实实做技术、搞产品,对大家都有好处。曹力在辟谣的时候还特别提到“客观理性的舆论环境”,这话听着特别扎心——企业造车不容易,别让外界的争议模糊了焦点。

回到零跑自身,它的10月表现虽说是个亮眼的成绩,但咋看都像是更大格局的序幕。销量反超,可以说是一种阶段性的胜利,背后的战略定力才是决定它长远方向的关键。新能源赛道没有什么固定套路,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清晰的战略和技术的持续进化。零跑实际上给出了一个范本:跑得好不靠万能公式,而靠细腻思维和实干逻辑。是不是有点启发?

零跑反超鸿蒙:销量冠军背后,大众化战略如何颠覆新能源“二元认知”?-有驾

总的来说吧,看完这些,我反倒觉得零跑不只是迎来一个单月的好成绩,更让人看到了这个行业下一步的可能性。当然啦,这些都是笔者个人一孔之见,能不能成,还得时间来验证。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