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

讲真,成都又一台小米SU7烧了,而且烧得非常彻底,非常行为艺术,堪称一场惨烈的当代工业作品展。

事情一出,标准流程立马启动。先是全网视频疯传,接着就是各路大神开始分析,最后官方通报“司机涉嫌酒驾”。你看,这个流程丝滑得就像德芙巧克力,完美闭环。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哦,酒驾,那没事了。仿佛只要司机喝了酒,这台车就算当场变成变形金刚飞走了,都属于不可抗力。

是是是,酒驾是原罪,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完全正确,毋庸置疑。但我们今天聊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更朋克的问题:当一个错误的人,坐进一台“聪明”的车,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不是1+1=2,而是直接等于“-∞”?

这次事故最让人后背发凉的,不是起火,而是那个打不开的车门。视频里,好几个路人大哥围着车,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愣是没把那道通往人间的压缩毛巾给打开。这就很魔幻了。按照小米发布会的说法,SU7配备了“碰撞自动解锁”功能,安全气囊一弹,车门锁就得强制解除,给救援留出黄金通道。雷军老师的发布会,那讲的是天花乱坠,PPT做得比我人生规划都漂亮,什么技术什么标准,堪称一场科技春晚。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结果呢?现实给了这套“智能系统”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最需要它显灵的时候,它选择了原地装死。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回安徽铜陵那台SU7,也是“门打不开”的老毛病。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最怕的就是这个。不是怕撞,是怕撞了之后的花活儿。传统的机械门锁,你就算把车撞成一坨废铁,只要门框没变形,大力出奇迹,一脚踹开总行吧?但现在这些电车,为了所谓的“高级感”和那零点零几的风阻系数,全给你搞上隐藏式、电子式门把手。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把开门这个动作,从一个物理题,变成了一道编程题。平时用着是很优雅,手指轻轻一碰,门就开了,666,机你太美。可一旦撞车,电路短路,系统宕机,这门就不是门了,它是一个牢笼的开关,而那个唯一的程序员,可能已经晕过去了。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这他妈叫安全冗余?这叫生命多选题,答错就死!

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它们觉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但车门安全的关键,在他们自己手里。他们把一个简单的机械问题,硬生生搞成了一个薛定谔的BUG。你永远不知道在碰撞的瞬间,这段代码是会执行“解锁”,还是执行“锁死”。雷电法王杨永信看了都得直呼内行,这才是真正的电疗,一步到位。

然后就是起火。雷军老师当年可是赌上了一生的声誉,说小米汽车的电池安全,是按照全球最严苛的标准来的。什么55度满电不水冷也无热蔓延,什么电芯倒置技术,火焰向下释放,给车内乘员争取逃生时间。这些名词,听起来就像金钟罩铁布衫,感觉开着这车,就算被哥斯拉踩一脚,也能毫发无伤地出来。

然而,现实再一次证明,所有的技术名词,在绝对的物理法则面前,就是一层窗户纸。安徽那台烧了,成都这台也烧了。而且从视频看,烧得极快,根本没给任何人留下什么“窗口期”。所谓的“火焰向下”,可能在车辆翻滚的时候,方向感不太好,找不到北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降维打击都没你这么快。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说真的,我现在开车路过那种大货车都心惊胆战的,总觉得它轮胎里藏着个变形金刚。

车企宣传的安全,是一种“实验室安全”。在工程师设定好的场景里,用假人,用固定的角度和速度,一遍遍测试,得出一个漂亮的数据,然后写进PPT里,告诉消费者:你看,我们能过,就是能过。但真实的路况,是一个巨大的混沌草台班子。有酒驾的,有逆行的,有突然冲出来的老头乐,有不知道从哪飞来的石头。你的车要面对的,不是考试,是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司机酒驾就能掩盖一切?小米SU7打不开的车门,才是真正的后怕-有驾

你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在老头乐创世神一般的走位面前,P用没有。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门比喻成压缩毛巾,好像有点缺德,但又觉得无比精准。一个本该是生命出口的东西,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压缩成了绝望。

所以你看,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完全疯了。大家不是在比谁的产品好,而是在比谁更敢掀桌子。小米入局,直接把价格打穿,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现在好了,轮到市场用最残酷的方式来检验你的承诺了。股价暴跌,就是资本市场在用脚投票。他们不在乎你是不是酒驾,他们只在乎,你的产品在极端情况下,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铁棺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些事故,就是连桌子上的蜡K烛都没放过,直接烫到了自己的手。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电车安不安全,根本就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玄学问题。它在你撞之前,就已经是一辆“薛定谔的骨灰盒”。你信雷军老师的演讲,它就是你的诺亚方舟;你不信,它就是你的移动火葬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的人,还是会买。他们会说,这是酒驾,是小概率事件,是“极端情况”。

没错,他们说的都对。但对于那个躺在车里的人来说,极端情况,就是他的百分之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