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

摩托莫里尼又整活了。

讲真,这家被中国老板收购的意大利“压缩毛巾”,最近跟开窍了一样,新车跟下饺子似的往外蹦。这不,又搞出来两个300cc的单缸小拉力。我定睛一看,坏了菜了,这不是无极300GY的意大利远房表亲吗?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供应链上的好兄弟。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这两台机器,说白了就是一个妈生的双胞胎,给换了两身不同的衣服。一个走的是硬核林道风,高位挡泥板,一个焊在车把上的小头灯,倔强地模仿着专业拉力赛车的前号码牌,主打一个“我很野,你忍一下”。另一个呢,看着就“文明”多了,整个前脸搞了个固定式的大包围,低位挡泥板,风挡也高了不少,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儿了,更像个要去诗和远方的ADV。但那个W形的大灯,一下子就暴露了它们的血缘关系,三体人看了都得说一句“典中典”。

有意思的是,这设计图是在欧洲备案的,不是国内。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这活儿还是在意大利“精装修”的。虽然灵魂和骨架可能源自神秘的东方,但人家这层皮,必须得是意大利名师高定,这叫品牌玄学。你别看CAD图里那个配色骚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但你把颜色一关,只看轮廓线,诶,还真有点东西。那个从油箱到坐垫一气呵成的线条,那个为了让你站起来“浪”而特意压低削平的油箱,都透露着一股子“我很懂”的劲儿。这种感觉,就像你买了个预制菜,但坚持用米其林三星的盘子来装,仪式感,必须拉满。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车架,简单的钢管。摇臂,铝的。前叉,倒立的。刹车,前后碟刹带ABS。后减震,多连杆。齐活了。这套配置,你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属于这个级别里的“政治正确”,多一点都嫌浪费,少一点就得被骂。主打一个“该有的我都有,你别想挑我刺”。

重点来了,发动机。这玩意儿的轮廓,简直就是照着无极300GY的发动机用笔描出来的。再往上追溯,那就是川崎的KLX300。这是一个经典的“俄罗斯套娃”故事。日本川崎生了个好儿子,技术扎实,然后中国无极拿过来一通学习借鉴,搞出了自己的版本,现在,意大利的莫里尼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品牌赋能”。这是一块被盘了包浆的发动机,292cc,28匹马力。这个数据,在2024年的中国市场,讲真,有点不够看。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我作为一个被国产摩托车各种参数内卷到麻木的中年人,看到28匹马力,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在国内,这叫“通路”级别,是买菜用的。但在欧洲,人家管这叫“Fun Bike”,是周末去郊区泥巴地里撒欢的“大玩具”。

所以这车的结局已经写好了。米兰车展上风光亮相,然后主攻欧美市场。为什么?因为它回不了家。

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国内这个环境,已经不是市场竞争了,这是修仙渡劫,是黑暗森林。你一个28匹马力,还挂着“意大利血统”准备卖高价的选手,想进这个局?你这是要干什么?你要对标谁?春风、无极、凯越,哪个不是磨刀霍霍,就等着新人进来直接乱刀砍死。人家要么排量比你大,要么配置比你高,要么价格直接把你按在地上摩擦。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走,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你爆了。你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我拿修仙小说来比喻摩托车,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你别说,还真他妈的贴切。

你想想,莫里尼这台小拉力,就像一个刚刚学会御剑飞行的小修士,颤颤巍巍地飞到“中原地区”,发现天上飞的都是各种法宝、神兽,人家动不动就元婴出窍,你一个筑基期的选手,拿头去跟人打?同行看了都得傻。

这简直就是对市场的赤裸裸的羞辱!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所以它只能去海外,去那些还没有被“内卷大法”完全侵蚀的地方,靠着一张意大利的脸,去收割那些对品牌有信仰的“老外”。“你看,这是Moto Morini,纯正的意大利风情。”至于发动机是不是源自中国,这不重要。这就像你爱上一个人,你会在乎TA的爷爷是哪里人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但是,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它就头铁,非要回国卖呢?也不是没有可能。价格定在两万出头,跟无极300GY贴身肉搏,也不是不能打。但这就等于莫里尼自己把自己的“意大利”光环给亲手砸了。从一个有历史底蕴的欧洲品牌,沦为跟国产品牌拼刺刀的莽夫。这个选择,很痛苦。

说白了,现在所有被中国资本收购的海外品牌,都面临这种精神分裂。一方面想维持自己高贵的血统和品牌溢价,另一方面又控制不住想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和庞大市场来“降维打击”。结果就是,搞出这么个不上不下的“混血铁疙瘩”。

所以,这台车最终的命运,不在于它的性能,不在于它的设计,而在于莫里尼高层那帮人的精神状态。就问你怕不怕?他们是想当一个体面的“艺术家”,还是想当一个掀桌子的“屠夫”?我猜,他们自己都没想好。

意大利的壳,无极的芯,摩托莫里尼这堂“品牌玄学课”谁来买单?-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