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廉价版Model Y终于来了。特斯拉官网刚放出一个预告片,内容很直白:降维打击来着。第一眼看那个前保险杠,简洁得让人怀疑之前的造型是不是太花里胡哨了。贯穿式LED灯换成了一体式,内部结构简单了不少——这跟研发团队眼下降本增效的节奏挺搭。这事儿让我想到之前跟一位供应链经理聊天,他说减少零件数量就像吃火锅只点必吃的菜,越精简越不容易踩雷,成本自然掉下来。
大家都挺好奇的,去掉了全景玻璃要不要命?毕竟之前特斯拉引以为傲的亮点之一不就是那块大玻璃吗?但实际操作下来,维修成本和新车制造成本明显拉高,尤其这种配置放在售价20万左右的车上,太不合算了。销售那头也反映,有顾客抱怨玻璃摔裂修起来像修心情一样花钱(有人就跟我吐槽:你们懂不懂这玻璃价格?动不动几千块!)。换上18寸的轮毂,感觉也更接地气了,轻便点,节约一点动力损耗。
我翻了下笔记,之前高配Model Y用的是木纹或者金属饰板,现在改成了织物材质。说实话,摸起来差别挺明显,质感下降是必然的,但别忘了人家定位本来就不是豪华款。方向盘换成了手动调节,取消了电动调节,操作起来虽然麻烦点,但更耐用,坏了不会吱吱响,一笔带过——我猜特斯拉研发的这个决定,是讨巧也算理性的折中。
15.4英寸的触控屏代替了之前的16寸,尺寸缩小的不多,但第二排的乘客触控屏被砍掉了,这一点让我有点疑惑。按理说,现在副驾驶能操控导航也是个卖点,去掉了是不是有点自我打脸?售价低了,功能少了也正常,不然20万卖Model Y估计难。之前和一个朋友谈过天,他开传统车,觉得这种触控屏幕少一点但更稳定反而好,别老更新得半夜还要重启系统,累不累啊。
对了,出风口也变了,原来是电动调节,现在统统改成手动调节。有点像50年前的老车,操控方式简单粗暴。空气过滤器也是如此,丢掉了那个高级的A7E P4级过滤器,改用普通的微粒过滤器。虽然性能低一点,安全感没那么强了,但成本估算下降15%左右(粗算的样本少,数据有偏差)。这让人想起家里空调滤网,换个差点的就便宜不少,虽然过滤效果大打折扣。
这版廉价Model Y改动确实多,整体看下来就是:用最少的钱做最便宜的Model Y。相比市面上其他20万左右的电动车,虽然产品力有所牺牲,但品牌效应和特斯拉的稳定性还能撬动一部分用户。特别是国内市场,同级别的车多是本土品牌,性价比确实强,但放到特斯拉旗下,性能加安全还能排第一不?也不是全部大赢家——后期维修费用、零部件供应能不能保持不缩水,值得打个问号。
顺带提下,研发流程中这种简化其实很考验团队:谁的零件被砍谁心里都不好受,供应链一旦改动,整条生产线都得调。就像去年我跟一家零部件厂工程师说,他们一改材料,连带装配线也得重训练,人力成本上去了。特斯拉这次估计内部流程推翻重来,劳心费神。我以为他们会保留部分高级配置,不过从现在来看,是彻底割舍了,舍得果断反而好。
对了,刚刚翻了翻相册,见过一辆老款Model Y静止时那大块全景玻璃折射阳光刺眼,夏天热成烤箱的感觉还历历在目——反思这点,取消全景玻璃未必只是成本考量,实际用车感受也有讲究。你们开过带全景玻璃的电车吗?觉得夏天到底有多遭罪?
这个廉价Model Y会不会是特斯拉打入更广泛市场的杀手锏?还是会沦为廉价折腾货?网络上有人说特斯拉越便宜质量越垮,这话听着虽带点偏见,但也逼着人思考性能和成本的天平在哪里。10月7号我肯定守着,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最后提个我没细想过的猜测:这款降配车型是不是也意味着未来特斯拉会把更多高端配置拆分成选装包,让价格看着低但靠选装割韭菜?(不确定,纯属遐想)
对了,换句话说,20万买台特斯拉,究竟大家愿不愿意牺牲啥?是颜值、还是体验、还是那点点配置?实际上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就看你愿不愿意承认罢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