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1公里与3944公里的差距,中国电动车耐力王座在24小时内两度易主,最终定格在小鹏P7的方向盘上。
8月15日9时02分,吉林长春赛道,全新小鹏P7冲过终点线——连续24小时超高速狂奔与闪电充电,最终里程锁定在3961公里。这一数字比小米YU7 Max在6月底创下的3944公里纪录多出17公里。
小米创始人雷军第一时间转发小鹏董事长何小鹏的捷报微博:“祝贺小鹏汽车取得新纪录,非常了不起!”他甚至向全行业发出战书:“欢迎更多厂商参与‘纯电车24小时耐力挑战’” 。
这场对决的种子,恰是雷军亲手埋下。五天前,他向何小鹏提议:“高性能纯电车就该经受24小时极限测试”。
01 一场由对手“点题”的极限挑战,暴雨中的技术突围
这场较量始于一次看似客气的行业对话。8月10日,雷军在社交媒体公开向何小鹏“建议”:顶级电动车需通过24小时不间断疾驰验证实力。他更提前划出四大生死线:车速需稳超210km/h、续航要长、充电要快、散热系统必须顶住几十次快充快放的摧残 。
小鹏接招了,但过程远比预想惨烈。
原定8月13日的测试,因暴雨淹赛道被迫推迟24小时。当P7最终在14日上午冲入赛道时,工程师们紧盯的不仅是速度表,还有电池管理系统能否扛住反复“煎烤”——连续高速行驶与30余次超快充,如同让电车“边跑马拉松边吃火锅”,稍有不慎就会过热宕机。
这种测试的残酷性在于“人停车不停”。当小米YU7 Max挑战时,30次充电每次仅休10-12分钟,扣除充电时间后平均时速仍达210km/h以上。小鹏虽未公布细节,但最终里程的17公里优势,相当于在马拉松最后五百米反超一个身位。
02 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破纪录背后的“闪电战”逻辑
小鹏P7的制胜武器,藏在何小鹏8月6日新车预售时的技术清单里:全域800V高压架构平台+5C超充AI电池。这套组合宣称“充电10分钟,续航525公里”,如同给电车装上快充版的“移动充电宝”。
高压平台的价值在耐力赛中彻底爆发。相比传统400V系统,800V架构可承受更大充电电流。当小米YU7 Max以12分钟完成一次补能时,小鹏P7可能已节省出数次“多充50公里”的机会——这正是17公里差距的技术支点。
电池热管理更是隐秘战场。奔驰CLA在2024年挑战时创下3717公里纪录,但充电次数多达40次,暴露了散热效率短板。而小鹏P7搭载的智能BMS(电池管理系统),如同给电池装上“变频空调”,实时调节温度避免性能衰减。
03 从保时捷到中国双雄,耐力赛背后的六年技术跃迁
耐力赛成绩单已成电车进化的标尺:
2019年:保时捷Taycan首开纪录,3425公里,平均时速205km/h;
2024年:奔驰CLA纯电版跑出3717公里,但平均时速降至154.9km/h;
2025年6月:小米YU7 Max以3944公里刷新纪录,充电30次,超高速续航能力震惊业界;
2025年8月:小鹏P7以3961公里登顶。
六年间,纪录提升536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郑州的距离。
更值得注意的是测试主体的变迁。保时捷、奔驰代表传统豪强,而小米YU7与小鹏P7作为中国新势力,在雷军所称“用短跑速度跑马拉松”的极端场景下,反而展现出更强的系统整合能力。
04 轿车与SUV之争?雷军与小鹏高管的“格局打开”时刻
当3961公里成绩公布,行业屏息等待小米反应。
雷军却选择“反套路”操作——亲自祝贺对手。他在微博强调“共同推动汽车工业发展”,甚至呼吁更多车企加入挑战。小鹏副总裁“托马斯电火车”随即回应:“P7是轿车,YU7是SUV,能取得这个成绩说明大家能力都优秀”。
这番互动被称“神仙打架凡人受益”。正如手机圈曾争抢跑分第一,如今电车耐力纪录成为技术实力的新标尺。
背后藏着中国品牌的默契:与其互撕,不如联手做大蛋糕。当特斯拉还在宣传“0-100km/h加速”,中国车企已转向更贴近用户痛点的“真实耐力”。
05 争议与未来:4000公里门槛,耐力赛是噱头还是技术试金石
小鹏P7的胜利引发两极讨论。
质疑者认为这是“实验室赛道”成绩:封闭场地、专业团队、理想充电条件,与用户实际高速场景存在差异。支持者则指出,保时捷、奔驰、小米、小鹏四代纪录均由第三方机构(中汽中心CATARC)认证,标准统一具可比性。
更大的变革已在酝酿。雷军倡议的“全球纯电耐力联盟”若落地,可能催生类似燃油车勒芒24小时赛的电动车竞技IP。
而技术上,3961公里绝非终点。小鹏P7的820公里标称续航与5C超充,已为突破4000公里大关埋下伏笔。
结尾
耐力赛纪录从德系豪车保时捷、奔驰手中,交棒至中国品牌小米与小鹏,背后是高压快充平台和智能温控系统的技术接力。
当雷军向全行业广发“战书”,特斯拉、比亚迪们会否应战尚未可知。但消费者已开始用钱包投票——据车市数据显示,支持超快充的800V高压平台车型销量,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47%。
这场3961公里的狂奔,终点不是赛道方格旗,而是用户长途自驾时不再焦虑的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