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变速器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提到“双离合”这个词,许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一些负面印象,比如低速行驶时的顿挫感、在拥堵路况下的可靠性担忧,甚至是一些过热报警的传闻。
这些顾虑并非空穴来风,它们源于双离合变速器技术发展初期,特别是早期干式双离合器在国内复杂交通环境下面临的一些实际挑战。
然而,将过去的印象固化为对现有技术的永久偏见,可能会让我们错过许多已经经过革新和优化的优秀产品。
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如今的双离合变速器,尤其是湿式双离合,已经通过技术迭代解决了许多曾经的痛点。
要理解现在的双离合为何值得重新审视,首先需要明白其工作原理和关键的技术分野。
双离合变速器,顾名思义,内部有两套离合器系统,一套负责奇数挡位,另一套负责偶数挡位。
当车辆在一个挡位行驶时,下一个挡位已经被预先结合,因此换挡过程可以非常迅速,动力中断时间极短,这是它天生的优势,能带来更快的加速感受和更高的传动效率。
早期的“干式”双离合,其离合器片在空气中直接摩擦散热,在频繁启停的城市拥堵路况下,反复的半联动状态容易导致热量积聚,当温度过高时,便可能出现顿挫、抖动甚至启动热保护程序,影响驾驶体验。
而现在广泛应用的“湿式”双离合则从根本上优化了这个问题。
它的离合器片被浸泡在专门的变速箱油液中工作,油液不仅起到了润滑作用,更关键的是能够像冷却液一样,高效地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维持离合器总成在一个稳定的工作温度区间。
这使得湿式双离合在应对低速蠕行和激烈驾驶时都表现得更为从容和可靠。
基于这项关键技术的成熟,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性能稳定、口碑良好的双离合变速器产品,其中既有国际巨头的成熟之作,也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亮眼成果。
以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易创研发的7DCT450变速器为例,这便是中国品牌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有力证明。
这里的“450”代表其能够承受高达450牛·米的峰值扭矩,这意味着它足以匹配市面上绝大多数大功率的2.0T发动机,动力储备非常充足。
这款变速器自2017年问世以来,凭借其出色的性能表现,曾荣获“世界十佳变速器”的称号,与众多国际知名产品同台竞技。
它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扎实的用料和精良的设计,例如采用了博格华纳的摩擦片和特殊调配的低粘度润滑油,以确保传动的高效与耐久性,其设计使用寿命更是达到了30万公里。
这款变速器最广泛的应用实例就是国民神车哈弗H6,数百万辆的市场保有量和车主的日常使用,构成了对其稳定性最真实、最严苛的检验。
事实证明,它经受住了考验,为长城汽车赢得了市场和口碑。
同样在自主品牌阵营中,吉利汽车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也表现突出。
吉利在整合了沃尔沃的技术资源后,其研发实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款7DCT将效率作为核心追求,其综合传动效率据称可以达到97%的行业领先水平,换挡速度也快至0.2秒。
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驾驶感受,就是动力响应迅速,加速过程中的动力衔接非常平顺,几乎感觉不到迟滞,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高速超车,都能给予驾驶者充足的信心。
同时,通过轻量化设计,将变速箱总重控制在75公斤,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吉利旗下的明星车型如星越L上,正是这款变速器的加持,才使其1.5T和2.0T发动机的强劲动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谈及双离合,德国大众集团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作为双离合技术的早期推动者和普及者,大众也曾因早期的干式双离合问题而备受争议。
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研发和迭代,大众的湿式双离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的DQ381和DQ500两款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
它们凭借精密的电控液压系统和优化的换挡逻辑,实现了快至0.2秒的换挡速度,同时在平顺性上做到了极致,动力传递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特别是在解决了低速蠕行时的顿挫感之后,其综合表现非常稳定可靠。
从大众途观L、迈腾,到奥迪A3、S3等性能车型,都在广泛搭载这两款变速器,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的长期认可,证明了其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
除了整车厂自研的产品,还有一些专注于变速器研发的供应商巨头,格特拉克(GETRAG)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许多消费者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它却是众多豪华品牌和主流品牌背后的“隐形冠军”。
从宝马X1、奔驰A级这样的豪华入门车型,到福特福克斯这样的全球畅销车,甚至包括法拉利的部分入门级跑车,都采用了格特拉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
作为一家拥有深厚德国工程技术底蕴的公司,格特拉克的产品以其模块化设计、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著称。
其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普遍能达到94%以上,很好地兼顾了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
其精准的液压电控系统使得变速器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做出毫秒级的响应,无论是山路攻弯时的连续降挡,还是坡道起步时的动力衔接,都表现得干脆利落,毫不拖沓。
格特拉克用实力证明,设计精良的双离合完全可以摆脱顿挫的标签,实现高性能与高舒适度的统一。
最后,还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技术探索者——本田。
在全球车企普遍致力于优化双离合自身结构的时候,本田另辟蹊径,推出了一款结合了液力变矩器的8速双离合变速器。
本田的工程师敏锐地抓住了传统双离合在低速时因刚性连接而产生顿挫的痛点,创造性地引入了传统AT自动变速箱中用于平顺起步的“法宝”——液力变矩器。
在车辆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由液力变矩器进行柔性传动,有效过滤了冲击和抖动,使得驾驶体验无限接近CVT的顺滑;而当车速提升后,离合器直接结合,发挥出双离合传动直接、效率高的优势。
这种设计可以说是集两家之长,是一项充满智慧的“黑科技”。
然而,过于复杂的结构也带来了高昂的制造成本,导致这项优秀的技术目前仅搭载于讴歌CDX等少数车型上,未能得到大规模普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它为变速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