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电油耗真相曝光:增程高速崩盘,开插混才懂的道理
01 后悔药没卖,增程高速“真面目”拿出来说说
我身边买增程的朋友,有几位这半年都不太在群里冒泡了。
上个月有个哥们本来在朋友圈炫新车呢。
没想到,端午假期跑了一趟京沪高速,回来在群里差点儿“骂娘”。
他直接问我,怎么亏电以后高速一脚下去,油耗飙到快10个,不是说混动都省油吗?
其实,这种情况我去年就踩过坑。
当时自作聪明想,纯电用完还能省着油跑。
理想很美,现实是油费掏出了新高度。
02 省油“假象”背后的物理账,比炒菜还费工夫
说人话就是,增程车是先用油发电,再电驱动轮子。
多一道工序,效率肯定打折。
你看,实验室里一升油大概能发3.7度电。
但上了高速,风阻死死拖后腿,发电效率能缩水两成左右。
结果是什么?
实际上,部分增程车型高速亏电油耗比普通1.5T油车还高30%
真的,朋友问我哪怕他换成2023款问界M7,魔法也改变不了物理定律。
这种感觉,好像让外卖小哥送餐顺便帮你取快递,耽误时间还多花钱,最后一口也没便宜。
03 插混为什么“另辟蹊径”?
插电混动的路子不太一样。
比如比亚迪DM-i,吉利银河L7,还有长安的那套方案,都是能用发动机直接带轮子跑。
打个比方,插混就像进隧道前把风扇关了,省了个中间环节,能量流失少很多。
实测下来,插混在高速上普遍能把亏电油耗控制在5到6升之间。
我同事的唐DM-i跑保定到济南,最快一次算下来只用了5.8个油。
吉利银河L7更夸张,极限记录到过4.9升。
明明都是混动,插混的路子明显干脆直接了。
其实,问界M7这种热门增程,真到高速亏电,表显油耗分分钟9升打底,高的甚至破10。
你要拿高速“省油神话”当真的,钱包得受点罪。
04 网上总有人怼,说高速油耗不过心理落差
有人会说,买混动图个啥,就是不想加油。
城市跑得多,增程或者插混都还行,能用电最大化就是省钱。
可真要跨省、长期通勤用车,你亏电累积的油费,月月多掏个八百块不是吹牛。
有朋友居住小区可以随便充电。
选了插混,电用完跑油也不心疼,两套动力说切就切,根本不用焦虑哪套动力被“坑”。
倒是我那朋友,为了赶高速一箱油,灌在问界M7上的钱,还不如换个插混。
05 新手最容易踩的认知陷阱:省油“堆技术”还是“选场景”?
有些厂家,最近把增程技术参数卷出天际了。
44.5%的热效率听着吓人吧。
但高速亏电油耗,基本不敢大书特书。
广告永远只写综合续航破1000公里。
小字标注“需满电满油”。
如果是个小白,一看就以为混动都是省钱小能手。
可是真实用车,场景只要用错,一切省油成了纸上谈兵。
06 生活里的分歧:“插混贵点值不值?”
老实说,插混车一般卖得更贵,落地差个万八块是常事。
有人说纯当交智商税,其实未必。
我去年帮一个叔叔选车。
他起初觉得电用不完,还是买便宜的增程。
后来看实际油耗计算,总成本反而差不多,体验还没插混省心。
07 老司机的方案,帮兄弟们少花冤枉钱
真要定结论,一句话送大家。
先拿手机看自己常走哪条路。
市区多,能充电,增程插混都能买。
高速跨城用,插混优先,亏电不丢底裤。
车企吹牛要听听,但别盲目信“综合续航”那一套。
技术是工具,场景决定结论。
油电混合,本来图的就是安心省心。
实在不放心,不如拉上朋友借试一次,油耗一目了然。
遇到这些决策时,我常想一句话:人是买车,不是买参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