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总院工程师管永超:让湖北引擎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强音

来源:湖北日报

8月18日下午,在武汉市经开区中国车谷展示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正在进行。

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委讲师团、市委讲师团、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光明论”武汉经开区专场活动,5名宣讲嘉宾以一段段生动的研发故事、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展示了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澎湃力量。

展馆里,一块智能幕布被缓缓擦拭,“旧东风”的影像渐渐隐去,新时代的东风总部图景闪亮登场。作为首位分享人,东风研发总院动力总成技术副总师管永超,用这段象征性的场景开启了他的故事。

2008年,刚刚走进东风的他,面临的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每卖出10辆乘用车,8辆来自外资,剩下的2辆搭载的发动机也未必是国产。“这深深刺痛着每一位中国汽车人。”管永超回忆。研发初期,他和团队在增压发动机实验中屡屡受挫——排气温度接近千度,排气管频频断裂甚至起火,“最难时,一次试验要换七八根管子!”面对外资企业的游说,他们却想起老一辈汽车人孟少农的话:“我们不能总是依靠拐棍走路,摔跤怕什么?摔几下就学会走路了!”

就是这股倔劲儿,让团队咬牙坚持下来。17年的科研攻坚,他们把发动机热效率从41.07%提升到47.06%,让车辆每升油能多跑3公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5%。“所谓卓越,不过是把‘差不多’变成‘差一点都不行’。”管永超的一句话,让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他和团队用一连串成就写下“中国心”的成长坐标:2008年,东风首款自主A系列发动机下线,打破外资垄断;2020年,刷新国内增压发动机热效率纪录;2024年,行业天花板再次被抬升至47.06%;2025年,发动机与混动产品产量突破50万台,产值达55亿元。

从“初心”到“极限”,从“加速度”到“裂变”,这不仅是科研数据的跃升,更是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壮丽画卷。

“要让湖北引擎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强音!”这句宣言,正喊出了如管永超般的湖北汽车人的决心。

从首台自主发动机,到全球领先的混动系统;从打破“卡脖子”技术垄断,到让95%的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经济发展的信心,不只是宏观数据里的曲线,更是科研人员眼里的光、机器轰鸣里的劲、普通百姓日子里的实惠。他们让冷冰冰的实验室曲线,变成了滚烫的中国心跳。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引擎,正在荆楚大地轰鸣前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