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汽车圈,奔驰这个名字,怎么都像是高端门口的“守门员”那种存在吧。
但不怕大家笑话,最近它的门槛可真是塌了一脚。
看7月份的成绩单,奔驰在中国市场只交出了26653辆的答卷,一下子跌到了近五年的最低谷,没错,就是“五年没这么惨过”,销量直接炸出个坑来。
你说这数字,乍一看还挺硬,2万多呢,在别家也能算头号玩家,但在奔驰这,真心扎眼。
仔细拆开这数据片儿,再用显微镜照一遍,就更有味了。
环比跌幅直接下滑超过了40%,这不是轻描淡写的小滑坡,是货真价实的断崖式暴击。
奔驰的排行榜位置也跟着坐了滑梯,原本在国内品牌榜第16的座儿,一下子坐到了第22——来了波“掉队式冲刺”。
上一次见到这种操作,还是2020年那会儿,整个市场因为疫情“被迫休假”,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但如今疫情早过去了,小日子看着红红火火,偏偏奔驰自己掉进了冷水里。
是不是觉得有点蹊跷?
其实更扎心的是,奔驰那些主力车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E级,向来是奔驰的“销量担当”,这次只卖出7700辆,GLC跟C级也都跌回了“只有七字头”,分别是7514和6870辆。
没有一款能破万,这要搁以前都不能想象。
北京奔驰撑场面,贡献了绝大部分数字,福建奔驰的轻客,只1千多,微不足道,甚至都可以直接略过。
也就是说,所谓的“豪华溢价”,这次并没有什么故事好讲,销量告诉你:“溢价”很难再溢出头了。
其实你要问卖不动的理由,真不复杂。
数据摆在这里:整个七月份,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都不算好——零售环比下降了21%,人人都在吐口水,奔驰也没敢独自撑天。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像是按下了加速键,直接干到了44.3%。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在马路上瞄一眼,差不多每两辆新车里就有快一辆是新能源的。
而奔驰自己的EQ系列,五个月才卖了4232辆,这在新能源玩家里根本不够看。
你要比,比蔚来一个月都干到一万多,奔驰这五个月的量都赶不上蔚来赛道的一个小高潮。
不得不说,被对手甩开了几个身位。
说到价格吧,奔驰还真不是完全坐等天降奇迹。
E级在部分地区给出了超过10万元的终端优惠,各种降价“薅羊毛”,按理说价格打到这个份上,应该有人心动吧。
可惜现实很骨感,销量非但没涨,环比还下滑了35%。
这说明啥?“豪华”标签已经变得像“无糖可乐”——你想喝点刺激,实际没味了。
原本靠品牌效应拉动价格的路子,在市场的新格局下,逐渐变“拉跨”了。
当然,库存的压力也摆在台面上。
北京奔驰到6月底的库存系数飙到了1.8,比行业“警戒线”高出不少,要知道1.5已经是红线,眼看着堆车如山,谁都头疼。
这会儿,奔驰总部做了什么?
公司在财报上“挤牙膏”式地给你写明了:中国区营收同比下跌8.5%,并且官方口吻直接公布:后面要砍掉那些销不出去的燃油车产能,为2027年准备好一波“全电动车投放”,计划一下来就是17款新产品。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了,是从根子上想“断舍离”。
说白了,过去五年的奔驰“神话”,此刻才露出最真实的底色——连连续成功都在新能源浪潮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真如那种“旧秩序最后的提示音”一般。
细品的话,这仗打得怎么让人有点怀旧,又不得不感慨时势变迁。
奔驰豪华品牌的光环,原本靠着工业积淀和品牌故事坐稳了老大位置,你想想“男人的梦中情车”、“油门踩下去那种自信”的年代,这种情结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挥之不去。
但新能源车崛起本质上不是一锤子买卖。
是对技术、体验和价格的三重洗牌。
过去买奔驰,图得啥?除了车本身,追求面子、身份象征,还有那种对机械工艺的迷信。
你跟人聊起发动机,多半会说一句:“德系三剑客,省心!”
可现在,新能源车卷的是智能化、续航、性价比,年轻用户根本不吃那套发动机故事,更愿意试试能不能用手机遥控汽车,能不能一脚电门就“推背感”。
这种情况下,奔驰那套老本,迟早要吃够教训。
你说回EQ系列,定位高、价格更高,SUV一上来五十万+,直接把不少消费者拦在门外。
市场不是傻子,大家算账算得可勤快。
均价二十五万、续航六百公里的新势力产品比比皆是,谁还肯多掏一倍的钱就为那颗三叉星?
“买个车,何必跪着去奔驰展厅?”
有句网络段子说得好:“预算25万能卷到天边,谁再花50万只为多一个标?”
县城小青年如是说,一线城市的科技控也笑出了声。
当消费观念变了,品牌溢价就成了心理包袱。
奔驰降价也不是不拼过,但无奈价格战不是核心解药。
这事儿就像健身房放出买一送一的优惠,但大家根本不想去健身,送再多也没用。
终究还是产品力出现了短板,变革的步伐跟不上市场调速。
这时候库存压力就像是“黑云压城”,每多一辆没卖掉的车,都是资金和渠道负担。
平心而论,谁没经历过“逆风时刻”?
但像奔驰这样体量大、惯性强的品牌,转向起来要付出的代价比任何新势力都沉重。
有点像大象抖腿,你知道它必然会动,但动起来肯定慢。
人都说豪华车是社会的“阶层符号”,但中国市场的财富天花板,正被新能源打出通天漏洞。
过去买车,谈的是“品牌故事”,现在更看“智能和实用”。
这种转变,是一场消费心理的革命,更是厂商运营逻辑的转型。
奔驰这份财报,其实是给所有老牌豪华品牌敲的警钟。
你可以降价,但不能靠降价赢未来。
你能削产能,但要敢投新赛道。
中国市场不缺情怀,但消费者更不会为情怀买单。
一句话,新时代的牌局在重洗,“老钱”想留座,得有新武器。
奔驰打算2027年投放17款电动车,听起来像是要搞“大战略企划”,准备在下半场和一众新势力对刚。
但这事成不成,真不敢随便打包票。
变革这东西,谁都知道有多难,尤其是对奔驰这种历史包袱沉重的大厂。
咱拿起笔来盘一盘吧,这场变革能不能真正让奔驰在新能源的浪潮中“翻身”,或只是一个新故事的序章?
其实很多业内人都在旁观。
老一辈用户还在念叨“机械信仰”,新一代早把“OLED曲面屏、自动泊车、车内KTV”拆解成了必需品。
技术路线已然分道扬镳。
现在的奔驰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左边是历史的辉煌,右边是未来的未知。
你讲情怀,它就得讲创新。
市场怎么选?其实谁都猜不到。
总归一句,“风水轮流转”,消费升级不是等老品牌自我升级,而是市场用钱包投票。
新能源这股风,没人能挡得住,连奔驰都要低头。
那么,奔驰接下来的动作,会不会真的给市场带来“新故事”,还是“老酒装新瓶”,让大家再等几年?
这,就是大家该琢磨的事儿。
话说回来,面对这样的变化,用户到底是更看重品牌脸面呢,还是更在乎技术和性价比?
你会不会还愿意为了奔驰的历史多花好几万?
留言区一起来聊聊,你怎么看奔驰这波变阵?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