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

德国慕尼黑街头最近出现一道奇景:当地居民排队试驾中国造的问界M9,有人甚至愿意多花46万元,以高出国内一倍的价格抢购。这个场景让不少汽车行业观察者直呼意外——在奔驰宝马的老家,中国智能汽车正在上演逆袭好戏。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巴黎车展上传来的数据更令人惊讶。问界展台每分钟能收获1.3万份订单,一段展示自动泊车功能的视频在国内平台播放量突破2000万。英国消费者为了早点提车,甚至想出了跨国代购的办法。这些现象都在说明,中国智能汽车正在欧洲市场掀起波澜。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热销并非偶然。以自动泊车功能为例,德国本土品牌通常要额外收取约15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而问界M9直接将其作为标配。这款车搭载的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50米,配合27个传感器,可以实现99%的泊车成功率。相比之下,某些欧洲豪华车型的车主可能需要反复尝试三次才能停好车。

价格策略也是关键因素。虽然出口欧洲的售价达到55万元,但对比同级别的德国车型仍然便宜20万元左右。更让欧洲消费者心动的是,激光雷达、零重力座椅等18项配置都是标准配置,不需要额外付费。有法国媒体算过账,德国品牌要把所有选装配件配齐,总价要比中国车高出20多万元。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技术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中国车型的智能系统可以远程控制家居设备,而很多欧洲车型还在使用相对基础的车载系统。这种体验上的差距,就像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的区别。有德国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看到中国车型的智能功能后,感觉自己开的是上个世纪的产品。

传统汽车强国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产品本身。中国车企采用的直销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维修保养也更加透明。这直接冲击了欧洲经销商靠售后服务盈利的传统模式。数据显示,部分欧洲品牌的传统业务已经萎缩了四成左右。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中国智能车欧洲逆袭:问界M9德国街头引发抢购潮-有驾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位汽车工程教授指出,中国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力度远超欧洲同行。当德国品牌还在强调手工工艺时,中国车型已经用上了航空级别的智能调光天窗。这种技术代差让欧洲车企感到压力,也促使他们加快转型步伐。

在柏林市中心的一家充电站,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中国电动车和特斯拉并排充电,而旁边的德国燃油车车主只能默默观望。这个场景或许预示着,全球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定义。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