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

西安停车新规出台那天,朋友圈刷屏,有人发的笑话说:“以后停车记得带算账的老师傅,区分路段,比高考还累。”我其实第一眼没留神,直到晚上在小区门口碰到邻居老李,才琢磨出这新玩意有多绕。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他家那台旧雅阁,每天都得费神找车位。老李一边抽着烟,一边嘀咕:“你说咱城里整这么多区、片儿,停车钱都让人练脑子了。不懂规定的,还以为加了什么高科技。”其实说高科技也不算离谱,有车友群里张大猛那哥们提过:“倒是听说有家新停车场装了人脸识别,不用拿卡,可惜这不是啥通用配置,咱们这儿小区还得嗷嗷刷卡进出。”这种配置,普通人估计一年也见不上几次。

关于新规,把马路上的泊位分出了“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细细一看跟城区房价的地图差不了多少。你像雁塔区的小寨、曲江核心景点,泊位收得比边上小街高。老张做了个对比后说,一类区五个小时路边停车要掏21块,那场子里只收15块钱,说白了,“想长时间蹲在车里,最好找定价场”——他的结论让群里有个新司机一下子长记性。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那天我在高新四路的家附近试,一小时十分钟,原来按小时算死,得付两小时的钱,新规后,按15分钟为单位,多了10分钟,也不吃亏。群里老李自测,算下来节省三分之一多,说“这算盘就是细着琢磨出来的,赶上勤停车少跑路的,还能攒下一顿面钱。”这细碎便宜,看似不起眼,真落在天天停车的人身上,省积累了也能买瓶风油精。

有一回在唐延路那边,一家医院门口遇上个技师,姓贺,说去年修车来办事,停车场问要不要办包月卡,有活动时昼夜都能停,价格还比路边划算。可惜这种包月优惠,听群友说只在某些车流大的定价场才有,小地方见得少,市里那几家城墙内的小区周边夜间停车也便宜——晚上七点到早晨,十三个小时才七块钱,怪不得夜里总是停得满满当当。这包月政策,销售顺嘴一提,才知道比单次计费划算得多。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不过师傅常说,配置归配置,有的规矩还是绕:“残疾人带三证的车,定价场免费进出,政策说得清楚,可查起来还要师傅现场甄别。”去年有个残疾车主在三类区停车场扣费出错,差点跟管理员吵起来,最后出示三证,才给免。新规也细了——现在连持C1、C2驾照的残疾人也能享受这优惠,扩面算人情味。

说起天桥下的泊位,早茶铺的伙计讲,早上六点半就占满了摊位,那儿收费按高新区的标准,好多师傅图便宜把车停到桥下,有时候还得“揪着点看,别让人贴条”。这交通口,新规里专门提,桥下、匝道下空间,都归纳入区划里,但实际执行时,有的区域警察出警多,车友说遇上节假日临时涨价,大伙儿嘴里不服,但没人敢去理论。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还有群里新司机误传,说三环外不用收停车钱,其实不严谨——那儿属于三类区,收得比城里低,但真正免费只有十五分钟,坚持下来也就送送快递、下楼拿托,小地方管理员说“没那个闲心计较,车多都是真忙的。”西安好些老物业,几十年没业主大会,停车场收价归政府指导,有时候跟物管吵起来,师傅私下说“这事没个准头,得看谁吵赢谁。”

顺带插一句,停车场里冷门的新玩意不少,有个去年装了自动车牌识别的场子,隔三岔五还会死机,管理员用纸笔记下车牌。“这智能都得人工兜底,不靠谱。”群里调侃,“有些配置,听着高大上,落地不如路边师傅一声喇叭喊得管用。”设备容易出故障,维修师傅总爱念叨,“这些新机器,不出两年准有得修,厂家吹得比实际能耐大。”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政策最后还有一条,鼓励单位、小区错时开放车位,大家等着盼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有家厂子白天让居民停,晚上又转成自己的职工车位,标价立在门口,群友小夏拍照还发楼群,但执行得怎么样,谁也没统计过。

有朋友前阵子去机场停车,听说新规后天价宰客少了点,但排队进场还是挤。说到底,这些新规像是绣花被面,好看又费心,真用起来,多少还是得找懂门道的师傅问一句:“这块儿停车收几多,卡不卡时长?”用车这事,西安老城区愁破头,就盼后头进步点,别再搁早茶铺门口看见有车主捧着算术本研究停车表了——楼下听见有小伙子调侃:“咱这泊车,比做题有意思,还能攒点烟钱。”

停车新规引热议,高新试点按15分钟计费,车主直呼省心-有驾

——据群里老李、邻居小夏、高新路早茶铺、唐延路技师贺师傅聊天,西安市停车新规琐事整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