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河北很大,但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中产」们来说,以北京市中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 300 公里的圆,真正高品质、有意思、适合带娃或者大家庭出游度假的河北省目的地,似乎少的可怜,阿那亚就成了这群人心中的「理想国」。

上周参加了理想 i8 的试驾活动,从北京丽都一路开到北戴河阿那亚,全程三百多公里,也解答了我心中关于这台车的 7 个问题,通过下面这一条视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i8好看么?

如果说 mega 是最「划时代」的、最极致体现「设计服从功能」的汽车设计作品,那 i8 可以说继承了 MEGA 的精髓,但又有所妥协。对一些人来说 i8 巨帅,但对一些人来说依旧难以接受。显然这不是一台 MPV,也不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 SUV,有些人说他像奔驰 R-class,但我觉得到底是什么车型一点儿都不重要,能实现什么功能最重要。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对我来说,我其实希望 i8 的设计更像 MEGA 一些,不过目前来说,基于纯电架构,i8 在造型设计和功能性上取了很好的平衡。如果是延续 MEGA 的车尾造型,那就很难获得如此大的三排侧窗和后窗视野。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有趣的是,之前喜欢 MEGA 设计的人,会很容易接受 i8 的车头造型设计,虽然他们觉得车尾有妥协,但也能接受;之前无法接受 MEGA 车尾造型的用户,也会因为 i8 车尾的改变而变得容易接受。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纯电不焦虑吗?

i8综合续航 720 公里,开过纯电的都知道这里水有多深,但官方百公里 14.8 度的能耗,确实没得说。这次试驾我们一行 4 人,后备箱满载行李,三十多度的天气,开着空调听着歌,一路顶着高速限速开,实测能耗:18.2kWh/百公里。这个能耗表现得益于 0.218cd 的低风阻设计,还有碳化硅功率芯片、模块、电控、电机和减速器还有控制软件的全域自研。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800V 5C 的电池+全国超过 15600 根理想自建超充桩,高速上基本遍布了理想的 5C 超充站(每 150 公里就有一个理想超充站),出游基本上不用做特别的充电规划。在出发前我们实测了充电速度,在理想自建的 5C 超充桩,我们这台 i8 用 14 分钟补充了 600 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个速度,如果在高速服务区充,比的就是上厕所速度了。

内饰「套娃」看腻了,i8变化大吗?

确实乍一看 i8 的内饰没咋变,还是双连屏,还是同样的中岛扶手箱,沙发彩电大沙发一样都不少。但…这怎么说呢,就是有时候不买这车的人,都觉得不变就是套娃就没劲,但买了或想买这车的,就很吃理想这一套,如果它变得太多,反而破坏了之前打造的「温馨舒适的家」这个理念。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但实际上在 i8 上还是能看到理想的改变,例如更多的氛围灯(虽然也不是很多,但夜晚能明显感觉的到)、大沙发的升级(更大的侧翼更好的包裹性)、电动出风口、更细致的做工(例如金属装饰边的倒角)、更大的后排屏幕、车门饰板的造型(能放手机,但不太好拿出来)…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一句话说:变了,但不多;一看就是理想,但又精致很多。

三排好坐吗?头顶压抑吗?

我身高 178cm,驾驶位调到舒适的坐姿,二排留一拳半的膝部空间,坐到第三排腿部仍有一拳空间,即便是把三排座椅靠背调到最靠后的角度,头部也不会顶到天花板,而且侧窗够大,坐进去不压抑。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总的来说,这个三排肯定没有 MEGA 好座,但要比 L9 的乘坐体验好,可以说是六座 SUV 里最好的三排乘坐体验之一。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没有前备舱,后备箱够装吗?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这是我们 4 个成年人 1-2 天出游所带行李,完全没问题,但如果带娃出游,难免会带 1 台不规则的婴儿车,如果再加上全家人的行李,那么出游 3-4 天足以,但再长时间的旅行,后备箱的行李空间或许就有些捉襟见肘。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作为SUV,老人小孩上下车友好吗?

因为有空悬,在驻车状态车身高度降低,二排门槛高度只有 426mm,相比于其他传统 SUV 车型来说,对老人小孩上车非常友好。而且 i8 有个非常值得夸夸的点:二排车门洞的面积超级大,上下车非常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弥补了 SUV 没有侧滑门的弱。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i8底盘质感比MEGA和宝马i7好吗?

这次在不同的路段深度试驾理想 i8 之后,关于这台车的动态和底盘操控表现用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是一台拥有 MEGA的安静和舒适和 i7 的行驶质感的车。

在城区行驶低速状态下 NVH 向 MEGA 看齐,而高速行驶中,因为车头撞风面积比 MEGA 更小,而同时又有着和 MEGA 一样的 NVH 设定(例如双层夹胶玻璃、底盘液压衬套、车身空腔隔断等),高速 NVH 甚至比 MEGA 更好。而且 i8 升级了电动空调出风口,采用直接式热泵,压缩机前后各增加一个消声器,全行业首创专利热泵静音技术,连空调出风的噪音都做了很好的优化。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我们在同样的颠簸路段对比了理想 i8 和宝马 i7 的底盘质感,作为底盘标杆的宝马 i7 表现出色,悬架压缩回弹非常迅速,对于细碎颠簸路感的反馈比 i8 要强,而 i8 则是更好地过滤了路面颠簸,明显调教比 i7 更偏向于舒适取向。

i8 标配双电机四驱,400kw,660nm,4.5 秒加速虽然作为家用车不一定用得着,但在高速上加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安全性。全铝摆臂,双腔空悬,CDC 可变阻尼,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底盘设定,再加上扭转刚度高达 49500nm,开起来很「整」,行驶非常稳定。和 MEGA 相比,i8 的操控确实更灵活了。

i8这么像MPV,有SUV的通过性吗?

理想 i8 的多种底盘模式和 L 系列一致,空悬高低可调,在「较高」模式走烂路时,底盘可以升高 20mm,支持最高 60km/h 通过,涉水深度也有 50cm。至少在我们这次试驾过程中的轻越野非铺装路面,甚至用「标准」高度就可以轻松通过,跟人认为作为家用车,i8 的使用场景大概率不会包括重度越野路况。

结论

作为理想纯电的重要转型之作,在 MEGA 之后出来的 i8,绝对是一款有诚意的作品,在这辆车上我们能看到理想在工程上对风阻、能耗和空间的极致优化,也能看到用最短时间变身超充「基建狂魔」的能力和决心,和它的前辈一样,这台车注定是带有争议的一台车。

在阿那亚试驾理想i8,被这群「中产」围观了-有驾

论你在讨论它是美是丑、是 MPV还是 SUV、是造型第一还是实用第一,它都用实际证明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无论大家怎么说,我相信和我一样有 6 座需求的朋友,这台车,你一定也「i 了 8」?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