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尾款风波:20万买空气,广州女车主想假结婚退单
雷军最近又让人琢磨不透。北京的陈先生在微信群里一边骂娘,一边把他和小米销售的聊天记录发了出来——说实话,看得我都替他憋屈。20多万尾款要先交,人还没摸到车门把手,连5000块定金都可能打水漂。陈先生不是个例子,群里陆续有人晒出“7天内必须付清全款”的通知,说白了就是你不交钱就取消订单、定金也别想拿回来。
有意思的是,小米当初宣传时拍着胸脯说支持验车后付款,这会儿却甩出协议条款:“我们随时能通知你付款。”销售那口气冷冰冰的,我听着都有点牙酸。这种事儿,在咱们汽修店门口聊起来,大伙都是一副“咋还整这套?”的表情。
广州那位女司机更绝,为了躲开这个坑,她竟然发帖愿意跟陌生人假结婚,好利用夫妻名下车辆转让政策,把订单过户出去,还能顺便保住定金。我师傅老赵看完直接乐了,说现在买辆国产新势力,都快比相亲难上加难。
再细扒协议,那些隐藏条款简直是“埋雷”。四川简法那律师吴胤征说得明白:只给企业收钱权利,不写明啥时候交车,这格式合同搁谁身上谁都觉得被套路。而且这些内容根本没弹窗提示,也没有加粗提醒——抢单的时候哪顾得上细看?怪不得微信群里天天有人喊,“买房还能等封顶贷款呢,小米这是空气期货。”
顺带插一句,我朋友老王去年刚提特斯拉Model 3,他是贷款预审后,到提车前一天才补齐首付,全程心态稳如狗。他还吐槽小米这一招太狠,搞成P2P众筹似的,让用户先担风险。这年头养台新能源已经够折腾了,还碰上这种霸王操作,不亏才怪。
其实吧,有些冷门配置倒真挺唬人的,比如SU7 Ultra据说有自动泊车、激光雷达,但群友自测反馈嘛——激光雷达晚上识别行人偶尔抽风,有次夜路回家差点撞飞个快递箱子。售后客服只会回模板话,“请您耐心等待系统升级”,这服务体验也就图个新鲜劲儿罢了。有位成都兄弟在维修站蹲了一下午,只为查一个电池报警灯结果啥也没解决,据他说技师私下嘀咕:“零部件缺货,下批什么时候来厂里自己都不知道。”
讲真,小米造手机玩饥饿营销大家见怪不怪,可汽车毕竟不是几千块的小玩意儿。一辆二手SU7 Ultra掉价掉得飞快,上个月二手市场报价比新车低十几万,有准新主自嘲早交尾款早割肉。我问过隔壁邻居大哥,他本来打算订YU7,现在死活不敢动,说怕变成最后接盘侠。他老婆在旁边补刀:“到时候可别像楼市一样,一夜之间腰斩。”
还有段八卦听来的:据ITBEAR群友爆料,其实黄牛囤单依旧活跃,只不过普通消费者成最大输家。“要真想防黄牛,可以实名绑定、限购啊,用格式合同薅羊毛属实没底线。”法律圈的人这么念叨,但企业还是照样按自己的节奏收割,该怎么收就怎么收呗。
其实用惯油改电或者混动车型的人,对这种提前支付全额的新玩法很难适应。我爸以前总觉得买合资放心,现在连他老人家刷短视频都会骂两句“小厂套路深”。今年春天村头还有个人订了一台新能源皮卡,因为排产拖延三个月,最后直接退订跑路,再后来干脆换去修理铺学起机修来了,说什么“靠自己省心”。
唉,每次遇到类似新闻,总让我想起去年冬天给同事修空调泵,那会也是等配件等半个月,人家售后电话一个推一个。当时我们几个喝茶闲聊,都感慨一句:做生意不能光想着赚快钱,你对客户厚道一点,以后日子才长远。不知道小米是不是忘记发布会上写的大字标语,“和用户做朋友”?
信源散落于每日经济新闻、搜狐汽车,还有ITBEAR社群里的碎嘴消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