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乍一看像是在升级,其实是割舍,有点精准砍刀的味道。直接取消了之前那个75公里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公里续航,听上去挺香,续航远了,用户体验不就好了?可事实是,这操作根本就是逼着用户多花钱,金钱门槛一抬高,换来的就是利润空间的膨胀。

上周跟一个比亚迪的老销售聊车时,他就直言不讳:这波调整,明显是发展策略,舍弃了低配,以高配吃市场。不然亏不了钱。 你说说,这话是不是透着点难以下咽的苦涩?75公里电续航本来对应的价格区间是13万出头,刚好卡在年轻消费者手里能接受的阳光地带。往上抬到130公里续航,起步价直接往15万靠,老实讲,不是人人都愿意买单。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有驾

又有人说了:比亚迪这电冰箱也够意思的,副驾下藏着呢。我翻了翻笔记,这小冰箱容积说实话挺小,夏天掰扭了点,两瓶矿泉水才刚好塞进去,制冷速度也跟不上门外冷气急着热胀冷缩那节奏,完全谈不上什么夏日神器,卖点看着厚道,体验一般般。阻尼悬架也没直接写是啥型号,我估计是被动云辇C,挂个高级舒适的牌子,真要说区别,过个烂路和普通悬架能有多大变化还得打个问号。

这两样配置直接拉开了低配和高配的脸色,让销售多要一万五块钱正常配置费,迷惑不?销售其实也有点尴尬:谁让老板说得明白,利润要拽着。这是卖东西的明面儿,没啥好隐藏的。

拿吉利星舰7对比就更明显。星舰7的三电调校还算嫩点,但内饰质感走得是30万级别的路,软包、细节还愿意花心思,座舱给人的高级感很够,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我跑过几天,不卡也不崩。比亚迪这边,尤其宋L DM-i的中控和门板还是硬塑料主打大面积,只有顶配才堕入真皮,前两者的触感和视觉差距,摸过人都说这质感跟价差跑得远了点。这说明什么?比亚迪靠的是规模和成本控制的压价功力,不是全面领先。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有驾

有点夸张没?我承认之前说它完全自己吃香喝辣可能有点大。毕竟,它电耗稳定,三电核心没毛病,油耗表现是市面上的模板。关键就是细节不够均衡。有人说,你这是不是有点苛刻?也可能吧,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消费者还是看的。

再来说回130公里纯电续航,真不少人期待这数字能冲到200公里。可俺这个估量工随便算了算,磷酸铁锂电池密度和混动车重量增加的制约挺现实。多装电池除了剃了油耗优势,车身增重油耗反倒还反弹。再堆电池容量,高速上油耗蹭蹭窜,只会让DM-i原本省油的美梦凉凉。倒不如买辆纯电SUV继续享受纯电的高续航,毕竟技术路线和定位不同。

你说,这种调整是为了用户好,照顾续航焦虑?我倒觉得更多是财报的考量。取消75公里版本,不是让用户用的更好,而是逼着普通家庭拿出更多预算。前置条件是他们图绿牌,图低油耗,结果花了钱买一堆用不上或用不着的配置——这就是温柔绑架的典型。销售跟我开玩笑说:这招,比亚迪玩得6,换做别人估计早被骂惨了。我只能笑笑,不置可否。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有驾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吉利如果真要和比亚迪掰一掰,应该是反向操作才有戏。保留那个70-80公里续航版本,做个12万起步的高性价比爆款,硬插比亚迪放弃的务实路数,抢占普通家庭经济型新能源车这块蛋糕。可实际呢,吉利的策略往往一副高端感画皮,也就那么回事。仔细问下身边几个车主,他们倒是愿意听实用派的声音多一点。

旁边一个朋友插嘴:纯电续航短?有人没考虑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么?既然有人做了高续航,岂有坑客户之理?这话听着有理有据,我只能默默点头。果然,关于续航这事,真是没有标准答案,用户需求多样到你我都琢磨不透。

这改款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市场的变与不变。变的是数据,续航抬高了;不变的是规则,车企依旧是玩着利润游戏。销售那边有人吐槽:消费者越挑剔,我们越要会算计。车企卖车,和我们生活中的采购挺像,披个理性外衣,实则每天算计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研发流程和供应链博弈就像厨师调味,一个火候合适,另一个就错味。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有驾

你有没有发现,这渠道博弈里,展厅里啥是真的全靠上试乘体验?还是销售嘴皮子一片光鲜?我记得有次在展厅里,一位新手销售说:这车冰箱是‘副驾下隐藏冷藏’,超级卖点。旁边修理工笑说:藏着好冷不成?看起来就个造型。这话一针见血,这些细节,谁真去用,谁知道。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是不是也觉得,花了钱多的车型反而体验没想象中值?这不是幻觉,确实是营销布局里一块微妙的拼图。大卖场里人人选择高配,利润才好算,消费者最后变成了任人摆布的棋子。换个角度想,比亚迪这么玩,不便宜点,可能也卖不出这么多车。数据上,下半年销量依然稳健,130公里起步广角续航怎么说也有竞争力。

比亚迪宋L DM-i这次改款,表面升级实为精准“砍刀”,直接取消75km纯电续航版本,全系起步130km,逼用户多花钱提高利润空间-有驾

难道未来纯电续航130公里,会是新能源市场的黄金分割点吗?还是会变成另一场续航焦虑的大戏?你心里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