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销量破200万,是登顶前的冲锋,还是被围剿的开始

讲真,看到奇瑞三季度卖了超200万辆车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

这个数字,就像是一个修仙小说里主角压不住的真气,眼看就要金丹大成了,但周围全是等着他渡劫失败、好上来抢他人头和法宝的仇家。在今天这个车圈,销量越高,越代表着你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你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所有人都想把你办了,来吃你的尸体。200万辆?这不是战报,这是集结号,是告诉所有人:那个叫奇瑞的浓眉大眼的家伙,看着老实,其实家底最厚,兄弟们,并肩子上啊!

奇瑞销量破200万,是登顶前的冲锋,还是被围剿的开始-有驾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商业竞争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不存在什么技术交流,不存在什么共同把蛋糕做大,只有一件事: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友商之间唯一的交流就是,“今天你降价背刺我,明天我就用配置把你活埋”。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抱着炸药包冲进敌方指挥部,大家一起重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奇瑞的行为,就非常值得玩味。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一口气搞了五个品牌。五大品牌!五大!你搁这儿演葫芦娃救爷爷呢?一个个送?正常人的逻辑是集中兵力,单点爆破。但奇瑞的逻辑好像是,我不确定哪条路能通向罗马,所以我把所有通向罗马和不通向罗马的路全挖一遍。这是一种典型的“莽”,一种“大力出奇迹”的玄学信仰。

奇瑞销量破200万,是登顶前的冲锋,还是被围剿的开始-有驾

尤其是iCAR和智界,简直是典中典。一个主打年轻人,一个抱上了华为的大腿。这操作的潜台词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技术宅的工程师思维搞不懂营销,那就让最懂营销的人来搞。跟华为合作的智界,那都不叫合作,那叫把自己的肉身献祭给了流量的雷电法王,换来一个“遥遥领先”的金字招牌。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都得傻,前一天还在嘲笑奇瑞“理工直男”,第二天人家直接把吕布请过来了,一刀一个小朋友。

奇瑞销量破200万,是登顶前的冲锋,还是被围剿的开始-有驾
奇瑞销量破200万,是登顶前的冲锋,还是被围剿的开始-有驾

然后是新能源。9月卖了9万多辆,前三季度累计58万多辆。增速很快,77.1%。但讲真,这个数字在比亚迪这种已经快成精的对手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这就好比别人已经开始用加特林扫射了,你还在骄傲自己的AK47射速又提升了。有用吗?有用。但不多。

因为新能源的竞争,早就脱离了技术本身。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款电动爹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智能座舱,在绝对的混乱面前,都是花里胡哨。自动驾驶的最终考验,不在于封闭道路,不在于高速公路,而在于一个周日下午三点,菜市场门口突然横穿马路,并且熟练运用“我弱我有理”心法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算法再牛,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强,能强过人性的不确定性吗?

所以奇瑞猛攻出口,这个策略就显得无比正确。93万辆,中国第一。这操作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过来,你们在地球卷生卷死,我直接开着任意门去新地图开荒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国内的对手们还在为一个小区的充电桩归属问题打得头破血流时,奇瑞已经把车卖到欧洲,让意大利人开着中国车去吃意大利面了。这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企比作修仙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的贴切。

当然,出口也不是万能药。说实话,把车卖到那些没怎么见过中国品牌的地方,就像是满级大佬回新手村,一开始肯定爽。但真正的硬仗,还是得在老家打,这里有最挑剔的消费者,和最不要命的对手。说起这个,就想起我当年卖一台二手游戏机,光是跟各种买家扯皮就耗尽了我半条命,把一辆车卖到海外的复杂程度,我都不敢想。

最后,奇瑞在香港上市了。募资91.4亿港元。很多人说这是奇瑞要全面提速的信号。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在决战前夜,拼命地囤积弹药和补给。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把桌子都打穿。价格战只是开胃菜,技术战、渠道战、口水战,会把整个行业变成一个巨大的绞肉机。钱,就是命。有钱,你才能在对手自爆的时候,离得远一点。

所以,奇瑞的200万辆,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暂时还活着,而且活得还行。但未来呢?谁知道。在这个赛道里,唯一的真理就是“变化本身”。今天你可能是销冠,明天可能就是“为梦想窒息”。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别去预测,只需要看着场上这群已经杀红了眼的演员,继续他们的表演。而奇瑞,只是暂时拿到了一个比较光鲜的角色而已。也许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