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总有人在后台问我,为什么同样一辆破车,别人开是百公里油耗6个,他开就是9个,多出来的3个油是被方向盘上的电子包浆给吃了吗?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扯掰扯,不是我说,各位的开车习惯,那都不是开车,那是在对自己的钱包进行一种极其残忍的行为艺术。
最典中典的,就是把油门当成街霸的按键,疯狂搓招。尤其是在早晚高峰,那脚法,我愿称之为“帕金森式缝隙穿插”,油门刹车来回点,跟打地鼠一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往前挪十厘米的机会。你以为你在争分夺秒?不,兄弟,你是在用人民币点燃一支又一支的古巴雪茄,然后闻个响。每一次急加速,都约等于你匀速跑500米的油耗,你那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操作下来,油箱里烧的不是油,是你这个月还没发的工资。
正确的玩法是什么?是把油门当成一块嫩豆腐,你得轻轻地、温柔地、带着一丝敬畏地去踩。自动挡的车更是有讲究,你看那转速表,到了2000转左右,就该识相地松一松,给变速箱一个升档的台阶下。它升了,你就省了。你非要跟它较劲,一脚干到四千转,发动机的嘶吼不是在展现动力,那是在哭,哭它跟了你这么个败家主人。三体人看了都想从飞船上下来给你一巴掌,太浪费燃料了。
然后就是后备箱,很多人的后备箱不是后备箱,那是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是移动的压缩毛巾,见水就膨胀。我见过最狠的,后备箱里常年放着两箱矿泉水、一整套露营装备、孩子的折叠滑板车,还有一麻袋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猫砂。大哥,你这是开车吗?你这是在搞武装押运。车重每增加100公斤,油耗就跟着涨,你这等于每天背着一个发育良好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在街上跑酷,就问你怕不怕?
每周清理一次后备箱,比你做什么大保健都实在。那些一年用不上两次的玩意儿,统统给我搬回家。实在要带重物,记住“前重后轻”,把重的往驾驶位后面脚下塞,别让车尾跟个胖头鱼似的往下坠,风阻大了,你的心也跟着凉了。
再说说空调,这玩意儿简直是玄学重灾区。夏天开AC,记得第一时间把内循环给我打开,这就像给你的保温杯盖上盖子,制冷效率直接起飞,不然你就是开着门给整个地球降温,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心想这人类真是太伟大了。跑高速的时候,可以半小时切两分钟外循环,换换气,防止二氧化碳浓度太高让你直接在服务区门口表演原地飞升。最蠢的操作,就是开着AC又开车窗,这跟往功德箱里扔游戏币没啥区别,突出一个重在参与,感动了自己,恶心了钱包。
加油站这事儿更有意思。什么北方中石油南方中石化,这都是入门级的道法。真正的核心是,有些品牌它就是有玄学加成的。比如壳牌那个蓝色的油枪,据说里面的添加剂能给你发动机的积碳做个马杀鸡,跑个几千公里加一次,效果堪比给你的炼丹炉清理药渣。还有一个坏习惯,跳枪之后非要凑个整。多加那半升油,不仅没用,还可能堵了你那个叫碳罐的玩意儿,到时候车子一打嗝,吐出来的都是你的钱。
保养也是,空滤那玩意儿脏了,比你便秘还难受。发动机吸不到气,可不就得使劲喝油么。我教你个土方子,每个月找个大晴天,把空滤拆下来,对着地,“啪、啪、啪”磕三下,那扬起来的灰,比你上坟烧的纸都多。胎压更是关键,这玩意儿就像人的血压,高了低了都得进ICU。每个车门框上都贴着标准值,白纸黑字,比你跟女朋友签的保证书都靠谱。低于标准0.5个压,百公里就多烧半升油,一年下来,一辆自行车钱就没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开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真有点那个意思?油门是心法,保养是炼丹,路况是渡劫。
最后,传授一个终极奥义——预判性驾驶。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你的眼光从车头前那十米,延伸到二百米开外。看到前面红灯亮了,你还在踩油门冲刺,然后一脚急刹停在斑马线前,你这是跟自己的刹车片有仇吗?高手都是提前松油门,让车子自己滑过去,那叫“带档滑行”,行车电脑这时候是断油的,等于白嫖。下长坡也别傻乎乎挂着D挡往下冲,又费油又费刹车,切到手动模式,锁在低档位,让发动机的牵制力帮你减速,那感觉,就叫优雅。
但话说回来,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油价还是会心头一紧,能省则省吧。
所以,你学了这么多奇技淫巧,每天跟自己的右脚和后备箱斗智斗勇,最后发现辛辛苦苦一个月省下来的油钱,还不够隔壁那个开理想L9的朋友一家人出去吃顿火锅的。讲真,现在的小区停车位比找对象还难,有时候我宁愿多烧点油在外面兜圈子。
省油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是别开车。如果非要开,省油的终极答案就是换电车。如果非要开油车,那省油的终极答案,就是去买一辆奔驰S级。因为开奔驰S的人,他们的世界观里根本没有“油耗”这个词。他们关心的是今天助理的报告写得怎么样,关心的是雪茄的湿度对不对,他们唯一会看的表是手腕上的百达翡丽,而不是仪表盘上的油表。这种快乐,是你磕那几下空滤磕不出来的。不装了,摊牌了,折腾省油技巧,本质上就是一场盛大的自我安慰,一种无能为力的角色扮演。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