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宝骏突然甩出"王炸"!5米2大六座SUV硬刚华为,这次谁怂了?
最近刷短视频,从汽车博主到车友群都在疯传2025年9月10日,宝骏汽车在工信部第399批新车申报目录中发布了一款"大六座"SUV华境S,车长直接干到5235毫米,还搭载了鸿蒙座舱加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
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有人说"宝骏这是要翻身了",有人嘀咕"比亚迪唐、问界M7该紧张了吧"。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车市金九银十收官阶段,宝骏直接掏出一款大块头加黑科技的组合,摆明了是要在20万级家用SUV市场硬刚到底。
那问题来了,一款曾经被贴上廉价标签的品牌,凭啥敢用华为技术加超5米车身上桌?
这车到底是噱头还是真能打?咱今天就来扒扒这其中的门道。
第一部分:车长超5米2加华为双buff?宝骏华境S这次憋的"大招"到底是啥?
说起这款新车,很多人乍一听会直接懵,宝骏不是那个做廉价车的品牌吗,怎么突然和华为联手了?
不过看完工信部的申报信息,你就会明白这个组合到底有多狠。
2025年9月10日,宝骏华境S正式现身工信部目录,这不是普通的新车申报,而是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首次深度合作。
先来看这车的身材。
车长直接干到5235毫米,这在同级车里几乎是独一份的。
对比一下,问界M7新款车长5080毫米,理想L8也是5080毫米,宝骏华境S硬是比它们长了150多毫米。
轴距更是达到了3105毫米,这意味着后排空间不是一般的宽敞。
官方透露,第三排腿部空间能塞下1米8的成年人,坐垫高度300毫米,比很多MPV还要高。
后备箱常规状态下能放3个28寸行李箱加一个婴儿车,放倒后排直接变身货车,容积超过2000升。
这样的尺寸在16到23万的价位里,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直接把大空间刻进了DNA。
最狠的还不止这个。
这车不仅给你大空间,还给你高端的黑科技。
搭载的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流畅度完全对标旗舰手机,操作延迟小于10毫秒。
支持多设备互联,手机、平板、智能家居都能一键投屏,语音助手能同时识别多个指令,比如一句话就能打开空调、调到22度、播放孩子的动画片、导航去幼儿园,全部一口气完成。
更关键的是乾崑ADS 4智驾系统。
这套系统用的是激光雷达加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感知方案,并且是全系标配。
宝骏华境S还是首批搭载华为舱内激光视觉Limera技术的车型,这在业界属于前沿配置。
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能自动变道超车。
支持城市记忆行车,记住常去的路线就能自动开。
代客泊车功能可以一键停进狭窄车位。
甚至还能识别路边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反应速度比人的反应快0.3秒。
关于价格,官方目前还没公布,但市场上的预测很统一。
宝骏以往的性价比定位有目共睹,KiWi EV起售价不到10万,这次带着华为技术,业内人士普遍预测在16到23万之间。
按照往年的规律,华为技术通常要加价,问界M5的智驾版比普通版贵3万多块。
但这次宝骏的策略不一样,预计会把价格卡在相对亲民的位置,主打性价比牌。
这车还是插电混动系统,不是纯电。
搭载1.5T发动机加电动马达,提供31度和41.9度电两种电池包可选。
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30、160和175公里,这意味着日常代步有纯电的经济性,长距离出行也有足够的续航保障。
发动机最大功率105千瓦,约合142匹马力,这个参数不算高性能,但家用绰绰有余。
很多人看到这个配置组合,第一反应就是疯了。
这样的配置放在30万级车里都能算顶配,结果宝骏却要定在20万级的价位。
这到底是真打还是为了吸眼球的噱头?
后面再慢慢分析。
第二部分:华为加宝骏的组合拳,为啥能"搅动"20万级SUV市场?
很多人一开始都想不通,宝骏为什么能忽然抱上华为这条大腿。
实际上,这背后不是随便组CP,而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真实合作。
从宝骏的角度看,品牌确实有点掉队。
曾经宝骏730月销破5万,那时候宝骏就是国民神车的代名词。
但近些年来,品牌标签固化在10万级廉价车,年轻人觉得没面子,家庭用户嫌配置低。
宝骏的底子其实还在,底盘调校、空间设计一直是强项,但就是缺少那么一个翻身的机会。
和华为合作,就是想用技术来彻底扭转品牌认知。
从华为的角度看,同样有它的诉求。
华为自己不造车,但鸿蒙座舱和乾崑ADS是真正的金字招牌。
问界M9为例,月销曾经突破1.5万台,就足以说明华为技术的市场吸引力。
但问题是,华为需要更多的载体来落地这些技术,而且需要覆盖更广泛的价位段。
问界M7偏向商务应用,理想L系列则定位高端,都不太适合抓普通家庭用户的刚需。
宝骏华境S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一款5米2的大六座SUV,目标用户锁定在二胎家庭和三代同堂的家庭,这是市场上最庞大的刚需人群。
他们需要空间,需要智能化,但未必能承受30万以上的价格。
这样的需求点,华为的其他合作品牌都没能很好地满足。
再看技术细节,就能明白这个合作有多深。
鸿蒙座舱不是贴牌货,宝骏团队和华为工程师一起优化了交互逻辑。
比如中控屏上有个家庭模式,默认显示儿童座椅状态、后排空调温度、车载冰箱电量。
这不是华为标配的功能,而是专门为宝骏这类家用车定制的。
乾崑ADS 4同样做了本地化改造,专门针对中国路况开发。
能识别菜市场的临时摊位,能识别小区里的宠物狗,能识别乡道上的三轮车。
这些场景很多国外智驾系统根本搞不定,因为它们没有这样的训练数据。
但华为基于国内庞大的用户基础,对这些场景的理解深得多。
成本控制这一块,两家也有默契。
宝骏有成熟的供应链,比如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但通过大订单采购价格更低。
华为则在鸿蒙系统底层优化上做了让步,开放了部分技术授权。
两者结合,就能把高端技术的价格打下来,让真正普通的家庭用户也能享受到。
业内有句话说得好,宝骏负责造身体,华为负责装大脑。
这次合作不是谁带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平权。
让16到23万预算的家庭用户,也能享受到过去只有30万级才能配备的智能体验。
这样的思路,在当下的车市里还真不多见。
第三部分:5米2加华为双buff,宝骏华境S真能"逆袭"成功吗?
现在问题来了,这车看着配置拉满、价格诱人,但真能在20万级市场站稳脚跟吗?
从优势来看,宝骏华境S精准踩中了家庭用户的痛点。
大空间是第一个卖点,六座设计不用挤,第三排不再是鸡肋。
智能化是第二个卖点,鸿蒙座舱流畅度无可挑剔,乾崑智驾省心程度可以帮助新手或者疲劳驾驶的人解放双手。
性价比是第三个卖点,各项配置和对标车型相比,便宜三五万块是常见的事。
对标一下具体的竞争对手。
问界M7虽然品牌力更强,一年销量摆在那里,但新款车长也才5080毫米,比华境S短150毫米。
第三排空间确实会打折扣,更适合短途应急,长期家用的话,宝骏的空间优势明显。
理想L8车身尺寸和问界M7一样,轴距3005毫米,比华境S短100毫米。
而且理想L8是增程式电动,起售价25万多,直接在价位上就被压过了。
比亚迪唐系列虽然有六座版,但没有华为智驾系统,用的是自家的DiLink系统。
鸿蒙座舱也只有高配车型才有,这就和华境S全系标配的策略完全不一样了。
综合来看,宝骏华境S在大空间加华为技术的组合上,确实没有直接的对手。
但挑战也很现实。
首先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坎。
很多消费者提到宝骏,脑子里还是那个10万级面包车的形象。
要彻底改变这个廉价标签,不是一个广告或发布会就能搞定的,需要长期的用户口碑积累。
其次,华为技术的光环效应可能被稀释。
毕竟问界M5、M7已经用了类似的配置,消费者会不会觉得宝骏版本是缩水版?
这是个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宝骏通过大量用户体验和真实对比来打破。
再次,20万级的市场竞争太卷了。
比亚迪在推大六座SUV,长城也在推,吉利同样不甘示弱。
万一竞品跟着降价,宝骏的价格优势还能保多久?
这是一个市场博弈的问题,没人能提前预判。
售后服务也是消费者关心的点。
虽然华为已经和宝骏达成协议,智驾系统的售后由华为授权服务中心负责,全国超过1000家。
车身维修走宝骏渠道,形成双保险。
但从消费者的真实体验来说,没有建立足够的口碑之前,很多人会担心维修的便捷性和专业性。
综合分析,宝骏华境S在产品力上确实有竞争力,但能否成功,关键还在市场推广和用户口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前期营销到位,主打全家出行神器的概念,上市后月销破5000台应该没问题。
但要冲击万台俱乐部,就得看用户对智驾系统稳定性的评价了。
特别是在面对不同路况、不同天气时,ADS 4的表现能否维持一致的水准,这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口碑传播。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宝骏华境S曝光后,互联网上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有支持的,有怀疑的,各种声音都有。
咱挑几个最典型的疑问,逐个来回答。
有人问,华为技术下放到宝骏,会不会影响问界M7的销量?
这个其实不用担心。
问界M7定位在30到40万级,主打商务应用和品质感,瞄准的是中高端消费人群。
宝骏华境S是家庭实用派,定位在16到23万级,瞄准的是普通家庭。
两者的目标用户几乎没有重合。
就像小米有Ultra旗舰机,也有Redmi的性价比机型,华为技术分层落地反而能覆盖更多人群,扩大市场总盘子。
这对问界品牌来说,是个好事而不是坏事。
还有人问,5米2的车,停车会不会很麻烦?
这个疑虑也是多余的。
乾崑ADS 4的自动泊车功能,连狭窄车位都能一键搞定。
而且宝骏工程师优化了A柱角度,让盲区更小,后视镜视野也做了特殊设计。
实际上,这么大的车停车反而比很多中型SUV还要轻松。
现在不少城市的停车位设计也在变宽,对大车越来越友好。
还有人关心售后问题,宝骏售后网点少,华为智驾坏了找谁修?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华为和宝骏已经有安排了。
智驾系统的售后由华为授权服务中心负责,全国超过1000家门店。
车身维修和常规保养走宝骏的经销商渠道,两条线并行,相当于双保险。
这样的安排,从硬件到软件都覆盖到了。
还有人在担心,这车会不会真的那么便宜?
宝骏这几年虽然有点掉队,但性价比的口碑还在。
这次和华为合作,就是要把华为的技术优势和宝骏的成本优势结合起来。
如果最终售价能卡在预测的16到23万区间,那说明两家都有诚意。
当然,具体到每一款配置的定价,还得等官方公布后才能评判。
有人还问,这车够稳定吗,华为的自驾系统在宝骏车上会不会水土不服?
这个关键因素。
华为的ADS 4系统已经在问界系列上跑了足够长的时间,技术成熟度是有保证的。
而且宝骏方面也不是拿到系统就直接装上,而是做了深度的本地化适配。
从目前的申报信息和厂商透露的信息来看,这套系统是专门为华境S优化过的。
但毕竟这是新产品,真实的稳定性表现还得等用户交付后才能验证。
结语:宝骏华境S这次真要"翻身"了?
从2025年9月10日工信部申报信息来看,宝骏华境S这款5米2大六座SUV,绝对是个狠角色。
超长车身加华为ADS 4加亲民价格,摆明了是要在20万级家用SUV市场硬刚到底。
这不是简单的新车发布,分明是宝骏用技术下沉打的一场翻身仗。
以前宝骏的标签是廉价,现在要改成性价比。
以前宝骏卖的是数量,现在要卖的是品牌和口碑。
从配置单来看,5米2的大空间无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流畅度业界顶级,乾崑ADS 4的智驾能力看齐30万级车型。
16到23万级的价位,就能享受到这样的体验,确实很有吸引力。
但能不能真正翻身,关键还是看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反馈。
品牌认知的改变需要时间,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信任也需要沉淀。
如果宝骏能在前期做好营销,把产品的优势清楚地传达给目标消费者,那破5000台月销应该问题不大。
最后问个灵魂拷问,如果你的预算在18到22万之间,想买一台六座SUV,你会选择华为加持的宝骏华境S,还是选择品牌力更强的问界M7或者理想L8?
这个选择,其实就代表了宝骏华境S是噱头还是真能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