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穿越周期、持续收获市场认可的品牌,最终都印证了一个逻辑,短期爆款可能靠机遇,持续的好反馈,终局一定是长期主义。
设计,在汽车行业面临“淘汰赛”的当下,其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在不久前全新小鹏P7的预售发布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就表示,小鹏以前是科技第一,现在是颜值第一。这一转变,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上,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无独有偶,某车企的设计负责人在其新车上市时表示,在极度内卷的时代下,设计必须匹配商业成功。作为设计师,在当下常常要面临“你的原创设计值多少钱”的挑战。
这是整个行业共性的话题——第一,在产品配置和功能越来越同质化的当下,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甚至可以说,好的设计,已经成为车企破局的关键;第二,当下做汽车设计,“致敬”容易,坚持原创很难,原创设计要取得成功更难,基于品牌和文化基因的原创设计更是难上加难。
但,正因为难,才凸显价值。只有坚持做难且正确的事,才能用设计为品牌设立“护城河”。那么,什么才是好的设计呢?设计的长期主义又是如何赋能品牌和产品的销量的?
1、长期主义:平衡好美与赋能的关系,追求真正的设计价值。
尽管何小鹏和雷军用“颜值”、“漂亮”来表达设计的重要性。但设计,并不止于颜值。
设计的价值在于平衡大众想要的“视觉美” 和品牌想要的 “系统化的赋能”。正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设计掌门人陈政的设计力公式所揭示,长期主义的设计不止于颜值,更注重品质、成本、效率与美的协同,乃至激发设计的商业价值,这种平衡是长期积累下才能形成的“设计生产力”,是既能打动用户,也能支撑品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在设计深度洞察的赋能下,原创设计加上创新科技的协同,让银河品牌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爆款频出——继银河E5、星愿、星舰7、星耀8等爆款车型后,8月8日,吉利银河A7官宣上市,限时指导价8.18万-11.78万元。一天后,吉利宣布银河A7上市仅24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截止8月14日,大定已经超过3万台,成为中型轿车市场的新晋爆款。
出一款,火一款,让吉利银河成为内卷车市中让人羡慕的“爆款制造机”。那么,银河爆款的基因是什么?
除了银河品牌坚持的“高颜值、高品质、高智能、高性价比”的产品路线外,更重要的是,吉利一直坚持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
体现在设计上,就是一以贯之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早在燃油车时代,吉利就设计出“大美中国车”,无论是初代博越的“水滴涟漪”格栅,还是第四代博越L的“百川归海”格栅等,都能看出吉利的设计是以中华文化和中华审美为根基的。这一阶段的探索,为吉利积累了宝贵的文化符号库与用户认知基础,也培养了一支懂中国、懂用户的全球化设计团队。
当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吉利将长期主义的设计战略注入银河品牌,可以看到吉利正在采取“双轨并行”策略:燃油车继续优化“大美中国车”设计,稳住销量基盘;银河系列则在传承吉利母体文化的基础上,加入独具辨识度的新能源时代的汽车设计。
从银河E5的“光之涟漪”,到星舰7 EM-i的“工必有意”、再到银河A7的“山水合院”和银河M9的“三进大宅”等,银河品牌逐步形成自己独具辨识度的设计风格,带来更高的审美价值、功能价值,以及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情绪价值,与用户形成共鸣。
得益于好设计等多种因素的聚合效应,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集团累计销量超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银河销量54.8万辆,同比增长232%,“百万银河”年度销量目标达成进度已过半,成为吉利新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下半年,吉利还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提升至300万辆,成为今年第一个提升销量目标的中国车企。
长期主义的创新是“有根的突破”,在品牌核心设计语言基础上,根据用户变化和技术迭代,进行渐进式升级。这种进化感让用户能清晰感知品牌的成长轨迹,进而形成 “一代产品滋养下一代产品” 的良性循环。
我想这也是百万银河得以实现的核心引擎,也将成为助力吉利冲击300万销量目标的新动能之一。
2、长期主义:以进化代替颠覆,形成可延续的设计脉络。
吉利的设计发力,绝不仅为打造爆款,更为构建影响深远的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在全球舞台占据一席。
吉利以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为抓手,在汲取古人设计智慧基础上完善中国汽车设计理论体系,连续两年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用持续的理论迭代,完善中国汽车设计研究体系实力,向世界展现兼具全球视野和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陈政提出的“百家思齐、破壁和美、弘潮共鸣”三步走畅想,也是吉利探索中国设计未来之路的10年计划,充分体现了吉利在推动中国汽车设计走向全球的坚定决心与长远规划。
从设计力公式、设计即战略等方法论,到发布两版《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并提出三个阶段发展路径,吉利构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体系:理论以“思想”为核心,阐述哲学与战略;知识以“文言”为载体,提炼文化精神;表达以“视觉”为媒介,转化设计语言;场景以“交互”为关键,融入用户体验。
这种体系确保了中国汽车设计在传递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时,能够做到逻辑清晰、内涵丰富、表达精准,也是中国汽车设计迈向国际舞台的必然要求。也为中国汽车设计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应有的尊重和话语权,预示着中国设计正在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正如陈政所说:“十年的战略不能是空谈,需要拆解成看得见的每一个小目标,既要延续对中国设计未来的探索,又要以体系化代替颠覆,构建其属于中国设计时代的脉络”。
基于此,吉利设计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吸取灵感,打造了许多吉利独有的 “超级符号”,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并且拥有了可复制的“密码”。
从吉利星越L的“千锤百炼”、博越L的“大美山河”;到银河星舰7的“工必有意”、银河E5的“中国椅”;再到银河M9的“三进大宅”,以及吉利银河全系的“飞檐虎视”、“三潭印月”、“润玉流光”、“旭日东升”等,都是独属于吉利汽车的超级符号。
不仅如此,吉利设计的长期主义还是从 “产品设计” 到 “用户共鸣”中构建长期情感连接。
这一点在银河 A7 上体现得尤为鲜明,针对 “安稳务实、顾家进取” 的主流用户,其设计精准呼应经济体面却不求标新立异的核心诉求,以 “山水合院” 的东方美学传递 “大方得体” 的气质,用 “前院后堂” 的空间布局营造 “坐享天地” 的舒适感,让重视家庭体验的用户获得全家共处的惬意;更以 5 段 R 角肩线的曲直平衡,在低调中暗藏精致,既满足用户对 “体面生活” 的期待,又以细节温度呼应 “家庭温情” 的需求。
这种设计与需求的深度契合,让用户在使用中真切感受到品牌对生活方式的理解,最终沉淀为持久的情感认同。
长期主义的设计会指向用户的深层需求,而非表面的视觉刺激。它会持续挖掘用户在不同阶段的核心诉求,并将设计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情绪价值,让用户在使用中感受到品牌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从而形成超越产品本身的长期情感认同。
而这种基于文化基因和品牌传承的体系化设计理念,不仅让吉利设计创新从 “偶然成功”走向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也让吉利的品牌形象在用户心中愈发鲜明。
结语
吉利银河系列的爆款密码,本质上是 “设计即战略” 长期布局的必然结果。从 “大美中国车” 的启蒙,到 “设计力公式” 的提出,从超级符号的形成,到百万银河的达成,吉利用二十余年时间,将设计从 “锦上添花” 的装饰,变成了“雪中送炭”的核心竞争力。
在淘汰赛愈演愈烈的当下,短期的价格战与配置堆砌只能带来短期的增长,唯有将设计上升至战略高度,构建起系统性能力,才能穿越周期。
随着吉利 “一个吉利” 战略的深入推进,设计将继续作为核心支柱,助力吉利在细分市场精准布局,从 “做大做多” 向 “做精做深” 转型。当设计力与技术力、制造力形成合力,吉利冲击 300 万销量目标的道路将更加清晰,中国汽车设计也将在全球舞台上发出更强的声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