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794天跑了将近4万公里,蔚来ES8陪伴我发现电动车的便利与油车七年才跑十万公里,现在再考虑换什么?
我算了算,这794天,也就是两年零三十几天吧。期间,基本每天都得用,尤其上班。两年多时间里,AC热水器和洗衣机算个啥,我的ES8几乎成了家庭成员。跑了将近4万公里;这算是比较重度的使用了。说实话,这感受真不同。
我上一辆油车,是个比较典型的家用中型SUV。七年,基本没怎么折腾过,跑了大概9万5千公里左右。用数字来说,平均估算,百公里油耗在10升左右吧。你说油钱?也差不多五六千块一年。现在想想,油车真是一劳模,七年下来能跑十万,挺不容易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我发现,电动车除了不用加油,还给我省了不少时间,尤其在城市里堵车。你可能会说,省得操心涨跌,但其实我更喜欢静谧,没有发动机震动的感觉。开起来像坐在客厅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特意看了下保养记录。三万公里内,只做了两次复杂的维护——一个是刹车液换了,一个火花塞我们还能叫它火花塞吗?(笑)反正没啥大毛病。我大概算过,感觉电车的运营成本,比油车低不到30%,啥叫感觉,我其实是粗心心算了个比例。有点没太细算,但至少不用跑维修厂那么折腾。
(这段再跑题一下)你有没有想过,换电的便利,和油加油类似?我说的类似,其实是能让我用三分钟解决补能问题。以前油车加油,也就几分钟,特别方便。蔚来的换电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点。记得有次修车那天,排队等换电,排到我,工作人员跟我说:再等五分钟,能帮你全车充满。我差点就笑了,万一遇上车多的高峰期?不过换电的基础在于充电站的前期建设,这个还得靠政府和企业肌肉。
我一直觉得,技术不断优化,是个慢半拍的事情。你说,燃油车的技术,十年什么变化没有?但电动车对普通用户来说,怎么说呢,就是便利感升一级。这点,特别对我这种,平时没太多时间研究汽车技术的普通人。
对比一下同级别车,比如特斯拉Model Y、宝马iX3,其实差别并不大。唯一不同的,可能是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网络,我的ES8去年升级了电池包,现在续航能跑到550公里左右(不算虚标),但在拥堵里跑200公里,不费事。要不是我喜欢蔚来的换电,可能也会犹豫一下。但我确实觉得,换电是未来的趋势,让我更容易接受纯电。
这一切,都是我对未来的想象。其实我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再买个油车备用,毕竟油车的油箱容量+,算起来还是挺划算的。估算下来,百公里成本大概在8-9元,而我这辆电车百公里电费不超过4元。还是那句话,便利和成本,始终在平衡线两端摇摆。
(可能有人会问:换车到底想换什么?)我没细想过,但觉得萤火虫那种设计挺有趣。——你知道那种微型微型的车,像昆虫一样。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不是脑洞大开,但我一直喜欢趣味性多一点的车。在可能会考虑那些能做微型城市车的设计,毕竟城市空间紧张,开个洲际车没有必要。
我还在思考,下次的换车计划,是升级电动车,还是考虑油电混合?毕竟也不是一直涨。最近听朋友说:你别再追求续航,充电便利才是王道。我心里其实还没完全决定,但有个感觉,电动车的未来大概会逐步取代油车吧。
(这段还想跑题?)我一直觉得,技术的进步,就像我小时候用的那张老式电话一样,从打孔到能发短信,都是摇摇晃晃中走过来的。有点慢,但度过的过程很实在。
说了这么多,你觉得像我这样算头铁的,用了两年多的电车,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还是说,哪天油车的涨到让你崩溃,你会转型?我自己还在犹豫中,没有答案,但心里那句,未来的车,会不会更像智能移动的家?其实一直在揪着我。
突然想问一句:你觉得,在城市里,哪个细节会打动你?是换电站的便捷,还是车里那块屏幕的交互?还是——(留一手,给你猜)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