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搅动新能源车市场格局,谁能率先引领未来十年变革?

固态电池,未来新能源车的剧变“发动机”?

固态电池搅动新能源车市场格局,谁能率先引领未来十年变革?-有驾

说到新能源车,估计大家都会聊到电池,最近这块可是炸开了锅。都说2025年是固态电池商用元年,全球三百多家公司挤在这条赛道,不少企业已经放出量产时间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这些“大块头”亮相,资本看得也热,有些相关股票连连上涨——谁能拔头筹,谁就有机会掌握下一个十年新能源车的话语权。

传统锂电池这两年安全隐患多能量密度又不够,大家开车最怕着火或者续航不够。而固态电池可不一样,能量密度能做到500Wh/kg,续航直接上千公里,十分钟就能充满电,再冷的地方也不怕掉链子,安全性远超以前的液态锂电池。

技术路线目前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各有各的好。大多数头部厂商都赌硫化物这条路,比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上海洗霸和清陶能源主打氧化物,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法国波罗莱聚合物路线也不落下,赣锋锂业同步布局了三条赛道。不少车企先上半固态技术,算是“过渡”方案,用各种电解质混合推进量产,每种材料厂商都在找降本路径。

说起主流企业,这七家算是领头羊。宁德时代双线齐飞,半固态已经在路上了,2027年全固态有望出厂;上海洗霸量产斤把级氧化物,供应比亚迪刀片电池、拿下不少合作项目;赣锋锂业从锂矿到电芯全链路,半固态已用在东风E70上超跑五十万公里,全固态样品也快来了;国轩高科“金石电池”通过了超高温测试,2026年能量密度有望更进一步;卫蓝新能源依托中科院技术跑在前面,低空电池已供货无人机、智能装备;先导智能做整线设备解决方案市占率超七成;亿纬锂能在成都设厂,2025年中试线投产在望。

产业扩容很快,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达7GWh,2027年跟着要大爆发,预计能到30GWh。东风、蔚来已经尝试装车,丰田、大众也敲定新车上市计划,低空航空飞行器成新需求点。头部企业产能纷纷规划百GW级别,设备订单也是大头,技术升级带来新一轮产业链发力。

关键材料比的就是“谁家又便宜又靠谱”。正极材料高镍三元最受欢迎,负极往硅碳和锂金属升级,集流体工艺镀镍铜箔成为主流。硫化锂降价进程成决定性因素,能不能做到五十万一吨以内,决定未来普及速度。锂电成本目前还是高于传统电池,但技术成熟后,成本有望打平。

政策也是推手。上海、工信部“定调”产业发展,划定了龙头企业和产业链目标,还给到专项补贴支持硫化物研发。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出台支持细则,储能和动力电池都有推进计划。不过到底怎么补,哪些环节拿到,就是看各地和企业的落地速度了。

行业难题也不少。界面阻抗、循环寿命和成本,都是绕不开的坎,实验室做得好量产难,设备质量、工艺良率、材料安全,每一步都得磨。中试线产能跟量产还不是一码事,真正大批量出货还得时间“打磨”。

展望未来,固态电池不会一刀切替掉液态锂电池,更像是“你有你的领域我有我的舞台”。高端电车、航空、机器人先用,大众车型慢慢普及。半固态电池反而会持续发力,和液态、全固态形成多元并存的格局。

固态电池这车,眼下才刚出发,谁会是冠军谁又能解决难题,现在还是悬念。大家觉得,这技术会像手机换代一样“忽一下”?这事你怎么看?评论区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