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间”遇上“智慧”,2026款的途昂Pro与揽境,究竟谁能点燃你心中的那团火?
我常想,车,究竟是冰冷的机器,还是承载我们梦想与生活的伙伴?
尤其是在这个2026款更新的节点,大众家族这两款尺寸惊人的SUV——途昂Pro和揽境,它们各自以“空间+智能化”为矛,却指向了截然不同的战场。
途昂Pro,它像一位沉稳的智者,将重心放在稳固的家用基石与长途旅程的舒适之上;而揽境,则更像一位追求极致的探索者,它以“更大、更奢华”为名,辅以更澎湃的高功率动力和更前沿的座舱科技,试图颠覆你对SUV的认知。
价格的“艺术”与定位的“信号”
先说途昂Pro,2026款以“Pro”之名,在上汽大众的渠道中现身,预计2025年下半年陆续上市。
官方和媒体披露的厂商指导价,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价格博弈”,大致在29.9万到35.99万之间波动。
不过,厂方在上市初期往往会给出“一口价”的优惠,这其中的门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再看一汽-大众的2026款揽境,作为同级别中大型SUV的重要搅局者,它的上市时间也颇为接近,集中在2025年下半年。
官方发布的价格区间则显得异常聚焦,例如26.99万—29.99万的区间,就直接将“450TSI高功率/四驱/6/7座”作为核心卖点,清晰地向市场传递着它的价值主张。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配置——是6座还是7座,两驱还是四驱,高功率还是常规动力——价格差异可达数万元,购车时务必仔细审阅配置单。
一眼万年:外观上的“性格宣言”
途昂Pro,它依然是家族式硬朗前脸的忠实拥趸,但造型上向着更现代、更具层次感的方向演进。
那贯穿式的LED灯带,若隐若现,配合熏黑处理的格栅,或是可选的R-Line运动套件,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沉稳、商务。
它的品牌辨识度高,却不追逐浮夸,正如一位饱经世事的老者,自带一种不动声色的威严。
而揽境,在前脸设计上则更强调“大气”与“视觉冲击力”。
它提供了“拓境锋锐”和R-Line两种风格,格栅与灯组造型更为激进,横向延展感极强,直指那些渴望“看起来更大、更新潮”的买家。
它像一位初出茅庐、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渴望用最醒目的姿态,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两款车都稳坐“超大中大型SUV”的宝座。
途昂Pro的车身尺寸约为5158×1991×1788 mm,轴距2980 mm,这标准的“大七座”姿态,侧面线条以直瀑式为主,散发出稳重、适合家用与商务兼顾的气场。
揽境在数据上略占优势,媒体披露的数字如5168×2002×1792 mm,轴距同样接近2980 mm。
它的侧面比例更倾向于“横向延展”,视觉上显得更为宽大。
两车均提供20/21英寸的轮圈选择,以及多种车身配色。
途昂Pro的尾部,以贯穿式灯带和沉稳的排气布局为核心,风格内敛而不失格调,强调的是“家用耐看”。
揽境则在贯穿灯带与尾部造型细节上,更注重立体感与现代感,尾部雕塑感更强,整体更显“年轻化”。
(当然,审美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建议您亲自去实车感受灯带与尾门开启时的视野。)
座舱的“智慧交响曲”:科技与舒适的博弈
这两款车在数字化、屏幕显示和车内互联方面,都进行了显著升级,但实现方式却各有千秋。
途昂Pro的中控与仪表区域,升级幅度显而易见。
据媒体披露,它配备了10.3英寸的数字仪表盘与15英寸的中控大屏(2K分辨率的悬浮屏)。
更重要的是,它宣称搭载了高性能的车机平台,例如高通芯片、12GB的运行内存,并可选装副驾娱乐屏。
座舱用料和座椅功能也得到了提升。
整体风格偏向稳重,但在功能配置上,丝毫不逊色于同级对手。
揽境的座舱则更强调“三联屏”的视觉冲击力和“环抱式”的设计理念。
常见的配置是10.3英寸全液晶仪表、15英寸中控屏,以及11.6英寸的副驾娱乐屏。
车机平台多处标注为高通8155芯片(根据厂方或媒体资料),并配套了科大讯飞等先进的语音交互系统、哈曼卡顿音响、30色氛围灯等可选配置。
它的科技感与娱乐性,无疑更胜一筹。
如果您特别看重车内互动(如副驾娱乐、座舱氛围灯)以及屏幕的视觉体验,那么揽境无疑更具吸引力。
空间“魔术”与乘坐的“艺术”
在轴距上,两车都逼近了2980 mm,这在同级别车型中已属空间上限的范畴。
然而,实际的座椅布局与第二排的舒适度,才是决定日常使用体验的“胜负手”。
途昂Pro,提供7座与5座版本。
它的第三排,以“真用型大七座”为卖点,非常适合经常需要满载7人,或偶尔需要使用第三排的家庭。
第二排座椅的舒适性与调节范围,也充分考虑了长途乘坐的需求。
官方与媒体数据均强调了其2980 mm的轴距与5158 mm的车长所带来的宽敞空间。
揽境,在空间设计上,更侧重于灵活性与豪华感。
它提供6座(配备航空座椅)与7座版本。
特别是6座版,第二排的独立座椅,集电动调节、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于一身(部分高配车型)。
这对于追求极致后排舒适性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
媒体测评也指出,它的第三排对于体型较高的乘员,也有着更好的可用性。
尺寸上(如5168 mm车长),揽境略占优势,在实用空间方面稍显领先。
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您经常需要搭载6位成年人,并且后排的舒适度是您的首要考量,那么优先考虑揽境的6座版本。
反之,如果您需要更大的载物空间,或者更看重前舱的驾驶体验与商务稳重感,途昂Pro的传统7座布局,会是更均衡的选择。
智驾“新纪元”:科技赋能的驾驶新体验
两款车都在L2或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上加码,但实现路径与功能细节有所不同。
途昂Pro,它强调的是DCC电子悬架、升级后的驾驶辅助套件,以及厂方对智能座舱/NOA(高快NOA已被媒体提及)等系统的整合。
它的核心目标,是在高速与长途场景下,实现“解放驾驶者”的体验。
DCC自适应底盘,在兼顾城市日常与长途巡航的舒适度与操控性之间,表现得更为可控。
揽境则重点推广IQ.Drive / IQ.Pilot 类的增强驾驶辅助系统。
硬件上,它配备了前视双目摄像头、环视摄像头与超声波雷达。
功能覆盖预测性自适应巡航、拨杆变道辅助、加塞应对辅助以及自动泊车优化等。
厂方/媒体普遍将其定义为“L2+增强”级别,尤其在泊车及复杂交通应对方面,功能项更为丰富。
澎湃“心”脏与驾驭的“哲学”
两车在2026款,普遍换装或继续采用第五代EA888系列2.0T发动机,但在调校、变速箱与四驱系统上有所差别。
动力数据(典型):高功率版本普遍标称最大功率约200 kW、峰值扭矩约400 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或厂方代号DQ5xx的湿式双离合),并提供4MOTION智能四驱作为选装或标配项(视车型而定)。
这些参数在揽境的450TSI高功率版与途昂Pro的450TSI版本中均有出现。
不得不说,两车在高功率输出时的加速感受会比较接近,但在底盘调校与四驱策略上的差异,会影响到实际脱困与牵引力表现。
底盘/越野/舒适性:途昂Pro宣称配备DCC电子悬架(可变阻尼),并注重长途舒适性与稳重支撑。
揽境在底盘方面,则强调“多地形/多模式”以及XDS/电子差速锁等软件优化。
在非铺装路面或轻度越野场景下的脱困能力,据厂方/媒体测评,略占优势。
换句话说,如果您追求更“舒适”的驾乘感受,偏向高速巡航的平稳,那就选途昂Pro。
如果您渴望“更强劲的高功率输出”以及“全地形适应性”,那揽境会更吸引您。
关于油耗:官方与媒体的WLTC或工况油耗,在不同车型与驱动形式上存在差异(高功率四驱版本油耗会明显高于两驱低功率版)。
我建议您以您所在城市的真实路况或车友的口碑为准,并在试驾时多关注中高速与市区工况下的即时油耗表现。
“价值”的权衡:如何做出明智之选?
预算与价值感:如果您的预算倾向于30万上下,并且更看重后排的乘坐体验与豪华感,那么揽境的6座高配组合(配备第二排电动独立豪华座椅、按摩、通风功能)在同价位往往能带来更强的“越级豪华感”。
家庭常驻人数:如果您家经常需要搭载7人(包括老人或小孩),并且希望第三排能够真正实用,途昂Pro的7座布局与传统稳重的定位会更合适。
若您家常载4-5人,但极度看重第二排的舒适性(尤其是在商务或长途出行场景),揽境的6座版本会更讨好后排乘客。
驾驶辅助与日常通勤:如果您非常重视泊车便利性以及在城市复杂路况下的辅助功能(如自动泊车、加塞辅助),那么揽境在功能项上看起来会“更全面”。
如果您更看重高速巡航的舒适性与扎实的悬架质感,途昂Pro的DCC与调校策略更适合长途驾驶。
动力与驾驶风格:追求更强的加速性能与动力感受的用户,可以考虑两车的高功率450TSI版本(约200 kW/400 N·m)。
但请注意,高功率四驱版本在油耗与后期养护上的成本会更高。
若您更在意经济性,可以考虑低功率/两驱版本(官方工况油耗会更优)。
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您将爱车视为“家庭的第二间客厅”——需要宽敞的空间、实用的第三排、稳重耐看的外观以及出色的长途舒适性,那么途昂Pro无疑是更均衡的选择。
但如果您更在意“车内的科技氛围、后排的豪华享受以及更强劲的高功率与四驱驾控性能”,并且希望在同等价位下获得更“看得见”的配置堆砌,那么揽境的6座/450TSI高配版本,绝对值得您亲自去试驾并进行比较。
最后的“锦囊”:带上您的家人,进行一次包含第三排乘坐体验、第二排长时间坐姿感受以及泊车辅助场景的“双车对比试驾”。
同时,将您当地经销商提供的价格以及后期的保养维修政策,也纳入到您的决策考量中。
这笔不小的开销,可不能马虎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