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是冷的,摩托车圈却先冷后热。十月,北方的冷风还没刮穿骑士的夹克,无极突然放出一条消息:CU525链条版上市,指导价21980元。这条短消息让不少关注这个细分市场的玩家心跳骤停——毕竟,一台具有“中量级团魂”的巡航摩托,价格直接把皮带版打出了将近5千元的水漂。要知道,类似场面和去年冬天的取暖费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敢这么花。
如果让你选,2万出头买一台接近500cc的大排巡航,还是用更高的预算去追求“皮带传动的优雅”?这就像在速食餐厅门口纠结:要不要加钱换个套餐,还是直接买主餐,毕竟鸡腿和薯条的差价能买一盆汽油。
——现场复盘一下。无极CU525新链条版,外形没怎么动,还是那个硬朗仿古+运动混搭的双缸巡航脸,底层逻辑俨然是“降维打击”——同价位,别人还在300、400cc徘徊,无极把494cc双缸发动机搬了进来。别的不说,单凭排量和动力就已经把大多数竞品拍在了沙滩上。皮带版卖26666元,链条版只要21980元,两者差了一个快递小哥一个月的辛劳。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品牌方本身是不是也有点行业卷到自我怀疑的意思——不赚钱?别人一分排量一分价,无极你来点价格撒把盐。用链条换掉皮带,显然是经过计算的:链条传动,动力损耗小、反馈直接,轻点油门就能把新手的虚荣心调到最大。但链条的噪音、养护,也像买便宜水杯之后发现它容易沾灰,这种副作用不是没有,只是有些人宁可每天多擦一次杯子,也要省那几十块钱。
整个发动机没动,还是那个39.6kW功率、50.5N·m扭矩的494cc直列双缸;6挡国际变速+滑动离合,低座高设计,主打新手友好。换挡,是一种仪式感,但少了摩托老玩家爱念叨的皮带传动“安静优雅”。不过链条这东西,厂家的参数表写得很明白:后平叉由矩管切换成了钢管,力学承载足够,但轻量化略逊。要是有人琢磨这会不会影响加速和操控,答案大概率是:你日常用不着赛道级轻盈。
至于原厂护杠的缺失,无极也大方,在账面上敞开说:几百块的配件成本,留给用户自由选择。以前是标准配置,现在你缺啥自己加,这波操作有种“精装变简装”的既视感,想必有车友会骂“省下的钱又被配件收割”,但真要丢了“主动交割权”,也未必人人高兴。
全车智能和安全配置,还是那套ABS防抱死+TCS牵引系统。西互制动,前四活塞径向卡钳,后单活塞卡钳。LED全彩仪表,T-BoxII车联网,没落下什么潮流。说白了,链条版只是深入把“实用主义”贯彻到底,毕竟无极这波降价也带动零配件一同下调,官方把前刹车上泵、主坐垫、消声器护罩都拉低到“对半砍”水平——说是逢年过节搞促销,人家直接常态化。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无极CU525链条版算是给摩圈来了一记沉闷有力的棍子:价格下探、核心配置保留,销量6万+的口碑把“卷”写在了车型尾标上。有人说“这不玩亏本生意吗?”当然没有人会为了全民均价去贴钱造摩托,只不过在自家王牌车型上,厂家应该早算过账了——用链条版吸引大批预算敏感型玩家,同时保住老款皮带版高端形象,这叫双线并进,国产车企的“行业阴影拳”。
说到专业视角,其实传动方式并没有绝对优势,皮带安静顺滑,链条暴力直接;但你如果一年骑不了几千公里,链条噪音和润滑养护也就是微妙的生活烦恼。毕竟二万多的售价,和老款相比,省下的钱足够你多做十次链条保养。这叫“用省下的钞票,买一次换新体验”,想要体验彻底,得自己下场。不信你去问问摩托圈的老玩家,这种取舍和人生选择一样,舍得放下优雅换实用,结果可能也没那么糟糕。
当然,数字好看不代表没有暗流。销量6万+是“集体选择”,背后是无极在中量级巡航市场的扎根无声。有人说短期高销量可能冲淡品牌调性,也有人担心价格战带来的产品质量下滑。事实是,在标准化制造的大背景下,同级别车型拉通一对比,无极CU525链条版依旧给足了诚意。买了它,你得到的不是一个爆款标签,而是一种“骑炮灰也能跑得欢”的底气。
至于对未来的提问,价格内卷是否会带来更高的行业准入门槛?链条版的配置调整是否会推动整个摩托圈转向性价比优先?这些问题,恐怕得留给时间和市场做主。现在市面2万级的巡航新品不多,五千元差价到底值不值,链条和皮带又该怎么选?——你怎么看?希望有一天摩托的选择不只是数据的对比,更是生活哲学的映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用你的故事,给行业标准加点温度。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