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实话,这个刹车片还能用多久,我心里没底。要不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经验,你们别笑,我的途观2012年的,开了快12年,跑了23万公里,刹车片都没换过。唯一的就是偶尔会有吱呀的声音。别人说那是刹车片偏硬,磨着磨着就没事了,也可能是刹车盘出了点状况(其实我都不知道刹车盘厚了多少,反正还没掉到警戒线),车子也没碰到什么紧急刹车,基本不用愁。
不过我看了下手头的资料,说实话,刹车片一般能跑到8万到10万公里都正常(当然要看你开车的惯和路况),如果像我这么多年,刹车系统正常,一般都没啥大问题。说白了,刹车片和刹车盘是不是该换,主要看厚度和声音。
你注意到那个凹了吗?两边轮子的刹车片都凹下去了点。这其实很正常,特别你如果经常左转弯,那边的刹车片磨得比较快,也容易偏磨。再说,刹车盘的厚度,也不能光看外侧,有时候内侧已经磨尽,但外面还厚得不行。其实很多车,偏磨内侧很普遍,比如我朋友的朗逸,偏左磨得厉害,但外侧还显示很厚。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现场看到刹车片还是挺厚的,大概还剩下一定空间(估算大概8-10毫米),你说吱吱叫,是不是刹车片太硬?其实也有可能是刹车系统的润滑或者金属摩擦不正常,但用力踩踩,不一定会马上坏。
对了,还有个细节,车友说,磨完了再换这个说法其实不太靠谱。你想啊,刹车系统每次用力刹车时,摩擦都会逐渐磨薄刹车片。轨迹上,刹车片会变得越来越薄,直到金属和金属接触,那就是真的危险了。现在刹车片还看起来挺厚,说明还没到报警线,但也不代表就安全。不同车型不同制造商,有的会提示,更科学的办法就是用测厚仪去硬核检测。
说到这,我想问,你们觉得,用肉眼判断刹车片厚度准吗?我觉得不够,尤其是在轮胎外看不出来内侧的状况。我朋友有个小工具,可以测厚,几十块钱,建议多带一个备着。粗略估算,刹车片剩余4-5毫米,超过这个数值就得考虑换了,毕竟,刹车跟人身安全息息相关。
还有个细节啊,如果刹车时感觉刹车盘吱呀声变大,或车身轻微晃动,也要警惕了。虽然吱吱声可能仅仅是偏硬的刹车片造成,但如果伴随刹车不灵或者异响持续,那就该抽时间去洗洗车。或者让维修师傅帮忙检查一下。
你说的内侧凹陷,是不是因为制动器偏磨?也许。不知道你那车是不是偏左右刹车不一样用法,或者油路调整不当造成的。不管怎样,刹车盘会越磨越薄,要确保它们的厚度还在安全范围。一般品牌做的车,刹车盘标准厚度大概在20-25毫米左右,现在你可以自己用直尺量量,看剩多少。
想问个问题:你家附近,路况复杂多变吗?我猜,如果每天在市区堵车多、频繁刹车,刹车片磨得比高速上跑得快,但也有车友说,我跑高速较多,刹车用得少,但不代表不用换,只要刹车系统正常就行。
你知道吗?其实我算了下,一个粗略估算,如果用普通吃饭用的油——一公里平均耗油0.8-1升,刹车每次用力几秒反应,百公里刹车使用的能量和零部件磨损成本大概在几块钱(心算,不是科学数据)。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车子跑得少但刹车片快掉线,但又不能因为暂时不换,就忽略潜在风险。
我倒觉得,刹车的安全点不是看几万公里,而是要看行车惯和车子的心跳。比如我那老途观,没有降级换件,总觉得反正跑得少,没啥事(这绝对是个坑)。但有些朋友朋友说,刹车在高速刹车时突然变硬,就得赶紧检查。
还想问你,假如你是维修师傅,你怎么看待那些刹车片还能用,但我嫌麻烦的车主?我个人觉得,刹车是安全这条线上的底线。换不换,医生说了算,前提是你得知道每次踩刹车后的反应,尤其是在高速或者紧急情况下。
这段先按下不表(还没到得换的临界点),我对比过把新刹车片和旧的差别,真是太大了。一方面,厚的刹车片就像开着油腻的大车,摩擦虽大,但刹车力度也更稳;别的刹车片薄如纸,如果再磨薄点,金属碰金属,那就危险了。
再提醒一句,别只看表面,有时候内侧寿命快到头了,外侧看还很厚。其实不然,车火速检测一下,才知道实际状况。
不知道你会怎么想,刹车片用到什么点才算安全换?我倒觉得,每次保养,肉眼不一定能看出真相,得靠检测。你觉得这个判断是不是科学?或者你有啥特别的经验想分享?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