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背水一战!BBA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随着中美关税贸易争端再度升级,从亚洲中国到全球市场,传统豪车品牌和新能源豪车品牌的竞争,也多了许多变数。

在国内市场,“BBA”和华为系汽车的竞争已经最初的打销量和价格战,蔓延到了线下的渠道和服务之争。

当线下4S店经销商开始倒向华为,“BBA”最后一道防线或将失守?

华为背水一战!BBA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有驾

“BBA”的纠结与妥协

几年前,宝马、奔驰和奥迪的竞争策略是“以价换量”。

牺牲产品价格,换取销量增长,这种策略很快就奏效了。

当30几万的豪车产品,降价到只需要20几万,甚至10几万的时候比如宝马I3,奔驰C等。

很多想买一线豪车,却预算不够的车主,都开始主动出击,换来了宝马等豪车品牌的销量增长。

原来想买凯美瑞,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的二线豪车用户,也转向一线豪车品牌“BBA”。

二线传统豪车品牌比如丰田系等,也被宝马和奔驰等一线豪车品牌倒逼着降价。

然而好景不长,“BBA”发现这种竞争策略,短期奏效快。

但却很“掉价”,让传统豪车的品牌不再高高在上了,没有了溢价空间。

一二线豪车价格体系也开始失序,进入内卷模式。

这一度让“BBA”陷入纠结状态,不降价,销量就下滑,降价了,品牌价值会慢慢丧失殆尽。

为了挽回燃油车的品牌价值,奔驰和奥迪放弃停产燃油车的承诺。

重拾燃油车技术,并开发新的内燃机车型,想要让燃油车产业再度辉煌。

但外在的变数出现了,美国再次提高关税,中美关税贸易争端升级。

关税壁垒,这是每一个追求国际化发展的跨国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美的关税争端反反复复,背后还是稀土和芯片产业的博弈。

而对于欧洲的跨国车企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最终,BBA从纠结变成了妥协,只能继续自主降价。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华为背水一战!BBA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有驾

其实也不复杂,只有降价,先稳住销量和市场,获得稳定的经营现金流,才有后续的长久竞争。

降价不会让“BBA”亏损,只是钱赚的少一点而已。

毕竟,德系车和日系车垄断中国一二线豪车市场多年。

不仅单车利润高,而且“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配置和驾乘体验,都需单独加价,才能拥有,早已经形成一套垄断性的“暴利”业务体系。

举个例子,原本30万以上,50万以上的的豪车产品,其实都是高利润车型。

一时的降价,看似某一车型系列四五万,甚至十万以上的降价幅度。

实际上并不会给奥迪和奔驰等豪车品牌带来亏损,只是利润减少而已。

降价的同时,一些车型对应的配置和功能体验,可能也会随着减少。

欧美车企降价的妥协,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降价是手段,转型才是目的。

用降价策略守住豪华油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欧洲车企可以,以中国市场为中心,推动电气化转型。

同时在欧洲和北美地区,欧美车厂还会继续发展新内燃机车型和油电混动汽车,与中国新能源车企竞争。

这样既能守住豪华油车市场,又能吃到电气化车型红利,一举两得。

但若美国无休止的,一再提高对华关税,破坏全球化秩序。

欧洲豪车品牌也会失去竞争力,陷入被动局面。

为什么呢?

从动机上看,欧洲车企转向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是因为贸易市场稳定性和相对低成本。

而欧洲本土地区这些年能源经济通胀,车厂经营成本攀升。

企业选择关停部分欧洲汽车工厂,逐步转入北美地区和亚洲中国市场,也是为了降本增效。

但现在若中美欧之间贸易争端继续升级,关税再度提升。

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豪车企业的利润就会进一步压缩。

欧洲本土的一些国家比如荷兰等,更是直接忽视规则和秩序。

对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下手,冻结资产和股权,巧取豪夺。

这种逆全球化操作,也是在给想要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欧美车企埋雷。

让这些欧洲豪车品牌发展陷入被动,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华为背水一战!BBA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有驾

4S店经销商成弃子,倒向华为

在自主降价之后,“BBA”开始收缩线下门店,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多个城市的一线豪车品牌的线下经销商门店消失。

宝马、奔驰和奥迪等终止了与众多4S店经销商的合作。

根据懂车帝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80家的奔驰4S店被终止了授权。

再算上宝马和奥迪关闭的4S店,今年被取消授权的线下门店已经超过200家,涉及北京、上海等多个一二线城市。

曾经代表“BBA”繁荣发展,数量庞大的国内4S店,以及经销商渠道模式,如今成了负累。

欧洲豪车品牌为了继续进一步降本增效,已经不止是简单降价了。

而是直接破坏已自己一手建立的线下销售和服务体系。

很多人觉得没有大问题,门店太多关掉很正常

却没有想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经销商渠道的关闭,4S店的锐减。

等同于用户体验和服务的锐减。

本质上是BBA在走下坡路了,只剩下存量优势,增量不断下滑。

这些被迫关闭的4S店,有些是现金流短缺。老板跑了的,有些是被BBA抛弃的。

当BBA在收缩线下门店和服务体系的时候。

华为却反其道而行之,很多传统豪车品牌的4S店经销商。

转身投入华为怀抱。成为了华为鸿蒙智行的门店。

以前是卖宝马、奔驰和奥迪,现在卖的是赛力斯问界、江淮尊界。

这也是BBA后续发展需要应对的危机,线下门店和服务的终止,短期看降低成本。

长期看却是在进一步消耗品牌剩余价值。

没有了更加便捷的线下门店和和服务配套体系,也就给了消费者一个抛弃你的理由。

新能源豪车品牌越来越重视线下服务体验,不仅价格低,还能享受更好的驾乘体验。

那年轻人也会用脚投票,做出自己的选择。

华为背水一战!BBA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有驾

写在最后

传统豪车品牌已经走在了十字路口,降价和缩减线下门店,都是为了省钱,增加现金流收入。

这也是豪车跌落神坛,走向平民化发展的的必然结果。

当“BBA”失去了垄断优势,技术陷入停滞又不提升驾乘体验和服务体验,被新能源豪车品牌替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起有落才是事物发展规律,宝马、奔驰和奥迪躺在工业革命红利上太久了,

以至于错过了数字革命,错过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机遇,被华为系新能源豪车渗透。

余承东要把传统豪车价格打下来,这些当年看似玩笑的话,如今都慢慢变成现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