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那些价格“杀伤力”极强的新能源车型,总让人怀疑汽车销售是不是在跟小米学定价,搞个“极致性价比”。这不,上汽集团联合华为带来的尚界H5,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号称9月份上市,而且新车起售价锁定在15万元区间,连工信部信息都忍不住侧目。要知道,电车通之前还大胆预测能不能蹭上18万门槛,结果尚界H5直接摁在更低段位,把“鸿蒙智行”系列最便宜门槛再度刷新——这不仅是价格大跳水,简直就是市场暗流涌动的前奏。
尤记得余承东在大众面前试驾时,坐进后排后随手一伸,三拳的腿部空间就这样“露出来”。后排座椅厚实、中央杯架和高顶扶手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着神秘的MagLink接口,但只给了副驾驶后方一侧。与问界M5的双接口配置相比,这波减法操作算是精准投壶:毕竟预算有限,空间与乘坐舒适才是真需求,少了一个接口,谁真的会心疼?倒是这后排的体验拉满,主打的就是打倒空间焦虑。
底盘测试视频还原了尚界H5在高速上的稳定表现,不管是底盘调校还是车身姿态,整个画面传递出一种“老实可靠”,似乎也印证了高性价比车型的基本盘。前不久还有宝马追尾事故,尚界屁股“擦破衣角”,宝马脸都歪了,安全性能暂且不说,起码耐撞属性预期提高三分。
为什么上汽要踩着风火轮造车?看它们的新能源财报就懂了:2023年全年卖了123万台新能源新车,涨幅还不如大盘一半。主力还是五菱宏光MINIEV这种“人民小车”,和智己高端线上的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对比新能源领域的问界、享界、智界这些依靠华为“智驾加持”后的逆袭,显然上汽想借尚界H5打一波翻盘,甚至斥资60亿组建团队和工厂,就是要拼一个“华为同款便宜货”,抢占中端市场。
杀价不止,配置也要会“瘦身”。尚界H5增程版选用自家1.5L发动机,最大功率72kW,综合续航逼近1300km,纯电续航230km;纯电版则分150kW和180kW两档,最高续航655km,参数虽然低于问界M5 Ultra,但对比售价,无疑更讨好“20万以下预算党”。激光雷达只做高配,基础款估计要靠ADS SE或Pro撑场面,成本进一步降低,有的放矢——有钱上顶配,没钱别强求。
但话说回来,尚界H5能否打爆市场,绝不只是靠卖便宜。15-20万区间,新能源SUV早已是群雄争霸,宋PLUS、银河E5横扫万台销量,小鹏G7、零跑C16各出奇招,华为技术也不再稀缺,谁价优谁占先。高阶智驾、城区领航、续航、空间……市场选手各执一词,裹挟着千家万户的内卷焦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真正决定普通消费者买车的,未必是“高阶智驾”。电车通采访了身边的小林同学,这位宋PLUS DM-i车主直接表态:“省油性价比,品牌靠谱,辅助驾驶只是锦上添花。”对于大多数受众而言,舒适空间、经济续航才是硬指标,怎奈市场吹得天花乱坠,稳扎稳打才能讨好“勤劳人民”。尚界H5虽然不见得秒杀对手,但在空间和用车体验上确有亮点,至于配置和价格最终能否让人说“香”,还是得继续观望。
背靠华为,上汽集团给尚界H5赋予了厚望,资源和团队投入都不惜血本。但“后来者”的尴尬也不难理解:华为朋友圈越来越大,长安、东风、广汽甚至方程豹都纷纷接入“满血版”技术方案,消费者选项只多不少。尚界能否趁东风,还是要明白“市场首选不是华为,是划算”。
最终尚界H5的成败,将是华为与上汽强强联合的试金石,也是国产新能源市场对性价比的又一次检验。佛曰“欲成爆款,需得天时地利人和”,尚界H5价格凶猛、空间不错,软硬件智能亦有潜力,但面对比亚迪等老牌霸主和新锐零跑小鹏的重重围堵,这新晋价格屠夫也只能磨刀霍霍,静待市场裁决。赢家的剧本,从来只有一句话:把便宜和实用做到极致,剩下的,都交给消费者决定。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