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双离合堵车,我才明白日系当年的保守有多高明

讲真,当年德系车企把双离合这个概念吹得跟第二天人类就要星际移民了一样,仿佛谁家车没个双离合,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结果呢,你再看日系那帮人,一个个跟商量好了似的,集体绕道走,主打一个“你们先玩儿,我们看看”。很多人觉得是日系技术不行,跟不上,但凡这么想的,都还是太年轻了。真相是,这帮精明的日本工程师,早就拿着计算器把账算得明明白白了:双离合那点所谓的换挡速度,本质上就是个PPT优势,在现实中,根本顶不住它带来的那一箩筐麻烦。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花大价钱请了个修仙高手当保镖,号称能御剑飞行,速度是快,结果这哥们每天有三个时辰要打坐调息,一到饭点就辟谷,关键时刻还可能走火入魔。你说你图啥?你还不如隔壁老王家那个会开五菱宏光的保安大爷来得实在。

首先,就是那个典中典的低速顿挫,堪称所有双离合车主的城市拥堵路况PTSD。

开过双离合的人都懂,早晚高峰的市区,那不叫开车,那叫渡劫。你的车在1挡和2挡之间反复横跳,跟得了帕金森似的,那离合器片在里面疯狂摩擦,火花带闪电,然后给你来一下结结实实的冲击感。这感觉,开车的觉得是车在造反,坐车的觉得是司机在报复社会。

这不是个例,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结构硬伤,是它的“道骨”就有问题。两套离合器在那儿“我上!”“不,我上!”,跟两个演员抢戏一样,在低速蠕动的时候,它就彻底精神分裂了。讲真,这个顿挫,简直就是反人类设计好不好!很多车主都说,在堵车的时候,那个顿挫感强到能把后座睡着的孩子给直接震醒开始哇哇哭。

就这个体验,日系那帮工程师看了都得摇头。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是“无感”,是“丝滑”,是让你感觉不到变速箱的存在。所以他们宁可用那个被键盘车神们骂了千百遍的CVT。CVT是肉,是没激情,但它至少不会在你堵车堵到心态爆炸的时候,再给你来一次物理攻击。人家玩儿的是一个陪伴,是润物细无声。

其次,是散热这个要命的难题,简直是双离合的阿喀琉斯之踵。

双离合变速箱,尤其是干式的,本质上就是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最大的天敌就是高温。你但凡在市区里堵个一小时,或者心血来潮去跑个山,那变速箱的温度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然后仪表盘“叮”一声,跳出个过热警告,变速箱直接锁挡自保。那一刻,你开的不是车,是随时可能自爆的移动炸弹。

我一朋友就经历过,开着他的小钢炮去跑山,连续过了几个弯,正觉得自己是藤原拓海附体,结果车子突然就蔫了,仪表盘红灯闪烁,跟他说“哥们儿,我不行了,你让我歇会儿”。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不是还有湿式双离合吗?是是是,湿式的是用油液冷却,散热是好多了,跟从风冷CPU换成了水冷一样。但问题是,那套水冷系统的成本,可能够你买一台高配电脑主机了。湿式双离合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一套下来,讲真,可能“够买台飞度”。在家用车这个价位,你让厂家怎么选?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数学问题。

然后,就是那个最扎心的,维修成本,普通车主的灵魂赎金。

开过双离合堵车,我才明白日系当年的保守有多高明-有驾

双离合这玩意儿,结构复杂得跟个九连环一样,一旦坏了,那维修费用,就不是让你肉疼了,是直接给你来个灵魂摘除手术。就拿著名的大众DQ200来说,跑到十万公里左右不大修一下,都对不起它这个型号。换一次离合器总成,八千块打底,这还不算完。

最骚的是,这玩意的维修人工成本极其昂贵。因为太复杂,拆变速箱的工时费,有时候比零件本身都贵。这就像你买了个限量版的手办,结果不小心弄坏了,找人修复的钱比你买手办的钱还多。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双离合说得跟个十恶不赦的反派似的。其实也不是,但没办法,情绪到了。

相比之下,日系的CVT,虽然也得保养,但四万公里换一次油,六百块搞定,路边随便找个修理厂的师傅都能给你整得明明白白。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选车跟选对象一样,激情总会过去,最后你只想找个不折腾你的。

所以你看,日系品牌对双离合的回避,根本原因就一个:对可靠性的极致追求,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这不是什么技术造不出来,丰田的工程师早就说了,是他们算过账,发现这玩意儿就是个赔本买卖。他们不是在造一个跑得快的机器,他们是在造一个能陪你跑很久的工具,一个不会把你扔在半路上的伙伴。

日系车已经有了爱信的AT和加特可的CVT这两大金钟罩铁布衫,技术成熟得跟压缩毛巾一样,成本也控制得死死的,完全够用了。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已经打下来的江山,去趟双离合这摊浑水?当年大众速腾断轴、DSG“死亡闪烁”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更是让日系那帮人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看到了吧,幸亏咱们没上。”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逆向应用。别人都在赌桌上加码,喊着梭哈,日系选择的是直接走出了赌场。我不跟你赌未来,我只守好我的现在。

如今,国产车都开始卷8AT和DHT混动了,双离合反而成了个有点尴尬的存在。日系靠着当年的“保守”,意外地躲过了一场口碑危机。

城市越来越堵,双离合的顿挫和过热问题只会越来越明显。而CVT,虽然你骂它加速肉,骂它没有驾驶乐趣,但它至少不会在你上班快迟到的时候给你添堵。日产轩逸能跑几十万公里滴滴不换变速箱,就是最好的证明。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于老头乐;而变速箱好坏的关键,不在赛道,在于晚高峰的五环路。

开过双离合堵车,我才明白日系当年的保守有多高明-有驾
开过双离合堵车,我才明白日系当年的保守有多高明-有驾

所以你看,技术路线的对错,有时候真的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堵车堵得够不够久,以及你老板骂你迟到骂得够不够狠。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