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

最近,中汽数研公布了2025年前九个月新势力品牌的销量数据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数据显示,小鹏、零跑、小米这些品牌的完成率还算不错,而其余品牌的完成率大多还不到一半。

今年前三季度,新势力车企之间差距挺明显:小鹏以89.5%的完成率稳坐头把交椅,MONA M03系列成了卖得最火的拳头产品;零跑创下了每月交付6.6万辆的纪录;理想出现了唯一的负增长,销量同比下降,目标完成率还不到一半,得调整一下产品和渠道策略;鸿蒙智行和蔚来因为渠道和战略上的问题,年度目标完成率也不到50%。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今年前三季度,各大车企的表现不像以前那样齐头并进,反倒显现出新势力阵营里明显的战略分歧和执行上的差距。

如今的市场,已经彻底摆脱了那种盲目冲刺的阶段,一边是势头汹涌的猛进,另一边则是冷冷清清的寒意蔓延,形成了一副“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缓缓展开。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谁能造谁能赢

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把车从生产线顺利送到客户手中,已经变成了最关键的竞争优势。再怎么做PPT讲得精彩,订单再怎么多,要是车子生产不出来、交不到客户手中,也就全部都白费功夫。这个坎儿,基本上就决定了一个品牌能不能把市场的热度变成实际的销量,就是那条“生死线”。

小鹏汽车可真是个不错的典范啊,去年还陷在供应链的泥坑里,部分车型交付严重滞后,可今年就彻底逆转了。随着武汉新工厂在第三季度正式投产,品牌的月产能直接突破了4.5万辆,这让他们的订单处理速度,比上半年快了差不多40%。

硬实力摆在这儿,成绩自然不用多说。到九月为止,小鹏今年的完成率高达89.5%,在新势力里头遥遥领先,前三个季度一共交付了31.3万辆,增长速度高达217.8%。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说到小米汽车呢,可以说是另一番景象。市场表现确实火爆,前三个季度的销量同比猛增了278.8%,9月一个月的交付量也超过了四万辆。不过,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实际上是堆积如山的订单等待交付的现实状况。

这种火热的需求让产能压力变得很大,成了他们突破的最大难题,也就难怪目标完成率一直停在了71.4%。就像一份甜蜜的苦恼,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困扰罢了。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像理想汽车这种品牌,增长迟缓的背后,不光是产品策略的问题,行业分析也提到芯片供应紧张这些供应链方面的因素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任何一点延误都可能变成整个体系的薄弱环节,被称为“阿喀琉斯之踵”。可以说,“交付能力”已不再是额外的亮点,而是新兴力量实现规模化优势的首要门槛。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爆款还是军团

品牌表现的第二个关键转折点,集中在产品策略上,是坚持依靠一两款明星车型,还是开始打造一个更为全面、结构更合理的产品阵容。面对这道抉择题,各个品牌的答案不尽相同。

小鹏和零跑的决定,证明了“走量王牌”的强大带动力。小鹏的主要销量,很多来自于MONAM03系列,这款车累计交付超过18万辆,还连续13个月实现单月销量突破一万。

零跑靠着稳扎稳打的策略,连续几个月销量都甩开理想,稳坐新势力的第一把交椅。九月份,它的单月交付突破了6万大关,达到了66,657辆,这样的表现,可说是品牌扛起风雨的定海神针。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理想汽车则表现出一种不同的气势。他们一直强调自己在高端领域的优势,比如旗下的MEGA车型在50万元以上的纯电和MPV市场里销量第一,官方也声称今年在20万元以上的SUV市场累计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尽管在细分市场上成绩看起来挺高调,但整体销量同比还是降了13.1%,这事儿让人难免皱眉。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环境下,过度依靠高端的小众市场,难免会影响到品牌的整体抗压能力。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很锋利,另一方面也可能伤到自己。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当然,聪明的玩家们可不会一成不变。我们可以看到,领先的人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组合。零跑准备在第四季度推Lafa5运动轿跑,试图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小鹏则通过新款P7系列,增加中高端市场的吸引力和订单量。

即使遇到困难的理想,也在拼命推动理想i8车型的产能提升,意在进入新的主流细分市场。这说明,靠单一爆款站稳脚跟的时代大概已经过去了。要想在漫长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打造一个攻防兼备、能不断优化的产品组合,绝对是必须闯过的第二个关卡。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从吆喝到下单

造出优质的车,并顺利交付,这还只是上半场。取胜的下半场,关键在于怎么高效地把市场上的热闹气氛,转变成真正的销售订单,还要把用户的首次购买,变成长期的品牌忠诚度。

在这个阶段,渠道的作用一下子被放大了不少。看看小米汽车的动作,9月份一个月就新开了32家门店,把全国的零售网络拉到了402家,覆盖了119个城市。这种“飞速”扩展,主要是想用最直接的方法接触到用户,把他们变成买家。

这次坚决的线下布局,跟鸿蒙智行、蔚来这两家品牌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后者的目标达成率都不到50%,表现不太理想,很大程度上被归咎于“渠道和战略方面的问题”。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不过,邀请用户进门只是起点,真正让他们掏钱的,还是回归本质的体验。如今不少消费者已经不太在意那些响亮的广告语了,更关心一些简单直接的问题:“这车机系统用起来顺不顺手?”“实际续航到底能跑多远?”

这些真实的用户感受,正悄悄变成影响买不买的关键因素。品牌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也比不过一次顺畅的触控体验来得有说服力。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还有只挺有意思的“慢变量”值得留意。一位修理师傅发现,今年维修的车辆好像少了点。这或许说明,车企为了完成年底冲刺,反倒更重视品控了。

这刚好印证了“实打实的产品实力才是胜利的关键”这句话。品质和口碑的树立虽然慢悠悠,但最终会成为左右长久回购的关键因素,决定一个品牌能走多远。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渠道转化得高效,再加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两项合起来,才是真正迈向未来的第三道门槛。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结语

你瞧,今年新势力车市的这场激烈分化,绝非偶然所为。这其实就是各个品牌在“交付力”、“产品力”和“转化力”这些关键关口前,采取不同战略选择和执行能力的必然呈现。

有些品牌三门全开,行得顺畅无阻;有的品牌就在某一道门前卡壳,踌躇不前,走得步履维艰。

新兴汽车企业竞争激烈!小鹏领跑年度达成率,理想为唯一下滑车企-有驾

年度的销量名次,不过是一张瞬间的快照,反映的只是某个时刻的情况。真正能决定胜负的,还是在于策略的深度和坚持不懈的韧性。

未来,要真正穿越这三重门——就是说既能稳定实现大规模交付,又能打造一个健康活跃的产品生态圈,还能赢得用户的真心好评的品牌,才有可能在这条激烈的长跑中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