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 EV成都车展新款亮相,云辇C加持还有冰箱
七夕那天去成都车展,本来想着随便看看,结果在一个展台前愣住了——一台秦L EV,引擎盖上铺满了玫瑰花瓣,还挂着个“秦定七夕”的牌子。销售小哥笑说这是他们特意搞的浪漫营销,我心里嘀咕,这招还真挺戳人。更关键的是,这次EV版多了个545公里续航的云辇型,而且价格限时只要10.98到12.98万,说实话有点动心。
外观我绕着看了一圈,DM-i版本还是那种大嘴格栅,看起来厚重些,大灯跟金属饰条是嵌进去的,尾部粗壮贯穿灯带配宽包围,有点传统轿车的味道。而EV版就清爽多了,一体化金属面板直接插进大灯里,半封闭前脸显得干练,不那么家用,更像运动风。后保险杠和侧裙做了双层处理,还有独立运动包围,那尾灯亮起来的时候细节很精致,比DM-i好看一点,这是我个人感觉哈。
尺寸这块儿,我记得销售顺嘴提过:EV是4720×1880×1495mm、轴距2820mm;DM-i长一些4830mm,但轴距短30毫米。我回家翻群聊天记录才想起,当时老刘(开修理厂的)还插话说,“这尺寸放同级别里面不吃亏”,他意思是停车场掉头也不会太费劲,不过宽体感差点意思要选长一点那个版本才有味道。
内饰部分两个动力版本差不多,中控台横纵两层结构、三辐方向盘、双液晶屏都一样,只是换挡方式不同——EV用电子怀档,DM-i用电子挡把。我试着推了一下怀档,那手感比想象中顺滑,就像拧收音机旋钮那种轻轻一拨就到位。有趣的是副驾驶出风口造型略微不同,这是细节控才能注意到的小变化吧。
舒适配置方面,全系皮质座椅和方向盘,中高配还有前排电调+加热通风功能。我蹲在二排摸杯架的时候发现座椅缝隙特别紧密,不容易掉东西进去(之前我朋友家的SUV总卡硬币)。另外8扬声器音响、氛围灯、全景天窗这些都有,高配EV还能整出12英寸HUD抬头显示和50W无线充电板,还有热泵空调跟车载冰箱。这冰箱听说冬天能保温,上个月群友阿成自驾去西北,用它装奶茶一路都是热乎的,他回来吹了一路这个事儿。
智能系统也是全系标配DiLink 100座舱,有5G联网,大屏幕分12.8英寸或15.6英寸两种规格。不过语音交互区域数不一样:DM-i能双区对话,而EV能四区,还塞进去了DeepSeek语音模型,据说识别方言比以前准。我试着喊几句四川话,它居然没懵,这让我挺惊讶。另外K歌功能现在可以不用麦克风唱,这对喜欢吼两嗓子的司机来说简直解放双手啊。
安全辅助方面,“天神之眼C”三目摄像头系统已经够高阶,可以自动变道、高速领航,还会自己找停车位泊入泊出,新款EV甚至新增窄位自动折叠后视镜。这套540度透明底盘影像是真的方便,上周邻居倒库压到了井盖边缘,就是靠这个画面避开的,否则轮胎早废了。他还提醒我雪地模式别乱开,要真遇上湿滑路再切过去,不然反而抓地力怪怪的,这是经验谈哦。
动力嘛,e平台3.0上的秦L EV有470km和545km两个续航,对应110kW/220N·m和160kW/330N·m电机功率扭矩组合。据维修师傅讲,它快充从30%到80%一般半小时不到就行,每次补电等于喝杯咖啡时间。而第五代DM技术那边,是1.5L发动机+80km或120km纯电续航组合,高功率版7秒多破百,他夸油耗低至2.6升每百公里,说“跑远途都不用担心烧钱”。不过他也提醒混动车主偶尔拉高速烧烧油,不然积碳会闹脾气——这是养护常识但很多人忽略掉了。
底盘配置四轮独悬没啥稀奇,但这次云辇型给到了云辇-C智能阻尼控制+TBC爆胎稳行技术。有一次试驾场地模拟坑洼路段,我坐后排明显感觉颠簸被抹平不少,小孩睡觉都没醒。这类配置平时可能感受不到,一旦遇上下雨泥泞或者乡间烂路,就知道它值不值钱了。另外老李提过一句:“这种五连杆后悬加后驱布局,在山路弯里玩起来才知道乐趣在哪。”可惜现场不能撒开跑,只能留遗憾下回找机会借辆试试喽。
后来走出展馆碰见隔壁小区的大姐,她正掏手机拍海报,说打算给女儿买一辆当婚车,“反正有玫瑰摆拍图省事”。听完我忍不住笑出来,也许对她比性能数据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