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潇潇,偶有敲窗之声。本以为长春的六月会清爽如常,不料今夜的雨格外敲打心头。马小贝和小颖坐在房间里,“中报有啥坏消息么?”小颖打开话茬,倒像是要从秋雨里搜出点温暖。其实,他们关心的不是天气,而是北汽蓝谷的半年报。
中报见惯不怪,尤其是汽车行业。铺天盖地的文字,真正有用的往往只有几行。对于北汽蓝谷,所有人都在关注享界S9T,因为这个才是翻身的关键。一份中报报告,关于享界只字片语,门店突破700家算是放了个小鞭炮。但交付数据却让人心里打鼓。六月4154辆,五月2134辆,七月不敢披露,实际还不如五月。八月头两周,形势依然不见好转。也就是说,享界门面做得热闹,销量却在走下坡路。
再看超级工厂,报告里大篇幅夸赞享界S9增程版的量产和订单交付,唯一没提的就是享界S9T的储备。2025年上半年,享界S9增程和阿尔法T6/S6三款新车必须打胜仗,否则极狐和享界集体失守。极狐系列本想依靠华为智驾HI模式趁政策东风,实际效果却像是左打右挨,脸都快被市场打肿了。
市场竞争惨烈,在极狐6系区间,下面压着零跑C10/B01,高端对标比亚迪汉EV、小鹏P7,却优势不凸显。价格稍往上走,就要跟特斯拉Model 3硬碰硬。说到底,上半年极狐6系仓促上阵,假如等到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落地,再结合政策推智驾L3,或许还有回旋空间。可惜时机不等人,满盘都是冒险。
如今市场买18-25万纯电,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续航、空间、性价比”。智能驾驶是加分项,但在政策没有定调L3智驾合法化前,无法作为杀手锏。看热闹不嫌事大,可实际销售不得力,享界和极狐品牌各有尴尬:极狐自己支撑有限,门店数量370家,却无亮眼成绩。下半年重点提极狐T1和享界S9T,却连具体产销目标都不敢画个饼,说明管理层也心里没底。
小颖还在纠结:“中报那么多字,不都是解释业绩不行么?”马小贝懒得细查,直言:极狐5系和考拉撑场,营收增长有限,享界上半年表现一般。二季度营收57亿,还不及去年三季度享界纯电新车上市时的60亿。营业成本高达59.8亿元,单季毛利率依然是负。研发、营销、管理等四项费用高居不下,亏损无力遏制。一季度净亏13亿,二季度19亿,今年已然累亏32亿。
归属上市公司亏损只有23亿,多亏去年底子公司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摊了近10亿亏损。如此一来,北汽蓝谷的主要亏损点就是享界板块,极狐镇江基地基本盈亏平衡。享界若能翻盘,则北汽蓝谷有救;继续低迷,则亏死无疑。
按逻辑推演,如果享界S9增程版无法逆转销量,阿尔法T6/S6也将陪葬,极狐系列难堪重托,整个集团盈利遥遥无期。唯一出路就是下半年将希望押注在享界S9T。华为鸿蒙智行能否傍上成功,得看国庆后享界S9改款能否突破瓶颈。再多文字分析都是漫天烟雾,真正的决策全靠硬数据说话。
马小贝语气难得一丝乐观:下半年极狐T1靠株洲基地量产优势,低价策略或能挽救营收,回血现金流问题不大。可真正的翻盘,还是看享界S9T能否一炮而红。如果国庆档销量爆发,明年产品矩阵有亮点,北汽蓝谷就能暂时喘口气。不爆,等着被市场教做人。
中报如何解读?道理很简单。除了那些“领导讲话”式的文字,所有实质内容都在三份财务报表里。“看数字,看附注,看少数股东分摊亏损比例,才能看到‘亏点’的来路”。享界S9T是这公司的救命伞,雨大伞大,雨小伞小,要么撑过去要么湿透。北汽蓝谷当下轻浮的文字,正如小颖那不肯打伞的执拗——装得了洒脱,挡不住秋雨,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马小贝收拾东西去宵夜,小颖招呼着同伴回宿舍。雨声不止,数据未明,北汽蓝谷的未来也仍悬在这场夜雨里。享界S9T,到底能不能撑起这把救命伞?没人知道。但所有人都还在静等新一轮订单数据——天亮之后,雨总会停,伞,也有人准备好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