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

315.6万辆!当年重庆汽车产业的“高光时刻”,这数字甩在人脸上,那叫一个气派——全国汽车地图上,重庆就是那只显眼包。可恍惚一眨眼的功夫,“国产出口大王”力帆,居然玩没了?!有句话咋说来着——英雄也有落幕的一天。力帆这牌子,曾经是三四线城市小老百姓的心头好,也是非洲、东南亚马路上的常客,摩托摩托、汽车汽车,一路开挂到国际市场。可如今,这个名字,电视剧里都不敢随便提了。为什么一个跨界巨头,最后落得“更名大甩卖”?功过是非,到底谁来结算?今天咱就边搓瓜子边聊聊,力帆是怎么一路“摩托走天下”、又怎么被时代按在地上摩擦,最后改头换面变身“千里科技”的。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你品,你细品。力帆的故事,比豪门家族还狗血。尹明善,90年代摩托车市场上的一条野狗,带着“重庆造”的野心一路杀将出来,摩托界呼风唤雨不说,还敢跨到汽车圈分蛋糕。2004年“两轮变四轮”,就是人生大翻身。摆在眼前的局势,就是那年代大家都在喊“要造轿车”,力帆直愣愣杀进来,却对高端市场一脸懵,“性价比”这玩意它好用,可也侷限人。结果咋样?力帆520首秀就翻车,质量硬伤让市场泼了第一盆冷水。可尹明善这老哥不服,继续闷头钻三四线城市、出口海外市场,宁做鸡头不当凤尾。这股劲头,外行人只能羡慕,“力帆这车便宜!”但便宜有啥用?没人敢多问强者究竟赢在起点还是死在拐弯?力帆凭啥能把摩托梦赌到汽车上——又是凭啥把汽车玩丢的呢?

说到这儿插个嘴,要不是力帆当年会搞出口,咱们在东南亚、非洲的“拉客摩的”上都看不到国产车的影子。重庆这座城,摩托流行堪比小笼包,尹明善靠摩托杀进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50,头上那光环闪到外地人都要戴墨镜。2001年,力帆发动机销量184万台,营收38.5亿,摩托圈“扛把子”哈,但汽车就是不争气。2010年前后,低端轿车市场“谁便宜谁牛”,力帆的各种三位数车型就跟小面包一样,既能拉人又能跑远门。但问题也很明显——你性价比打底,质量必须跟上,否则大锅饭谁还抢你一勺?老百姓其实不傻,车用着闹心再便宜都没人买。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后来力帆看新能源火起来,也跟风上马。2015年土耳其新闻团都来参观了,总感觉离世界一流就差一步。谁料,2016年造假补贴事一出,力帆新能源资质直接被吊销,这波操作把自己玩进“黑名单”。本来靠摩托的老底还能扛一阵子,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造车大军呼啦啦开进来,力帆逐渐被踢到角落。业内有人讽刺“老大爷打麻将,年轻人玩转大数据”,传统车企不变革就准备收摊吧。力帆挣扎多年,合计赔了几十个“小目标”,2019年亏46.82亿,2020年还债压力大到“喘不上来气”。这等剧情,不比连续剧精彩?

都说山重水复疑无路,谁知力帆迎来的不是柳暗花明,而是泥泞更深。2018年底,力帆直接把100%汽车股权一锅端卖给理想汽车,等于给下家腾了地方,还帮理想拿到了造车“身份证”。这下好了——儿子变卖了,自己还欠钱不还,真是“前世造孽”。力帆自此跌入亏损泥坑现金只剩13.8亿,债务却堆到200亿。2020年供应商一怒之下,直接申请力帆司法重整,“力帆要凉”一时间满天飞。吉利伸手帮忙,算是国企老大哥出手,逐步接管,还把“枫叶”和“睿蓝”两个新能源品牌塞进来。2022年销量反弹到5.68万辆,同比涨1371.15%,但谁都明白,这牌子里已经不是力帆的魂儿了,变成了吉利打下的“根据地”。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尹明善老爷子原本是传奇英雄,如今卸任董事长,企业彻底被吉利收编。力帆成为传说,变成吉利旗下的一颗螺丝钉,市场再也没有昔日的喧嚣。重庆街头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力帆广告牌,现在都给新能源贴起了海报。老百姓嘴里力帆——“咱用过,车结实是结实,就是开不长久”。炒作的套路变了,力帆的故事,却像盘老磁带,只剩下沙沙拉拉的声音。

话说人间正道是沧桑,这盘棋还真没下成死局。2024年夏天,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杀了个回马枪,旗下公司受让19.91%力帆科技股份,成为大股东。11月,印奇正式当选董事长。2025年一转眼,力帆彻底改名“重庆千里科技”,从此名字改了命也变了。这事咋看都像一部“企业进化史”摩托外贸老大,变身汽车干将,最后一朝易主,冲进智能驾驶赛道。华为车BU前总裁王军直接加盟,开出“要造第二个华为”的狠话。吉利智驾、极氪团队,整建制合并到千里科技,智能汽车拼图全了——你这不是“吉利背书、华为操盘、旷视加码”?东北话说“这不成事,那就得整点新鲜的。”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力帆的制造底子,就像老重庆火锅底料,熬到最后还是最香的那一锅。“千里科技”甭管名字变多少,骨子里还有力帆的产品基因——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平台,就是在老车间里诞生的。市场怎么变,底层制造始终是核心。你让那些造车新势力单打独斗,没生产资质抓瞎啊!不管谁当董事长,重庆的汽车“老本”还是这几百条生产线。千里科技现在一边搞智能驾驶,一边腾出老力帆的厂房,让极氪和吉利的项目落地。这么力帆“死于牌坊,活在骨血”。

但别以为天一亮事就顺了。智能汽车赛道不是谁家后花园,华为、蔚来、理想打得热火朝天,千里科技才刚改名字没踩稳。吉利的智驾团队合并进来,人员调整、管理融合、技术路线整合,一下子就是三千多号人浩浩荡荡上战场。新的董事长印奇,脸上挂着AI光环,能不能驾驭“传统制造+造车新势力”这两拨人,谁心里都没底。华为大师王军,负责核心研发,但千里科技要造“第二个华为”,嘴上好说,干起来真敢拍脑袋?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分歧更是有一说一极氪这边追求极致智能体验,吉利智驾侧重安全可靠,旷视注重AI算法,三家文化互怼起来,光开会能吃掉一箩筐瓜子。再加上全国新能源赛道强手如林,大家都想一口气摘下智能车桂冠,千里科技的“破局”难度堪比穿越无人区。重庆老百姓在微信群里感慨“咱们力帆这灯牌下次还挂得起来吗?”厂里烧的火,可能比三伏天还炙热;但资本市场可没那么耐心,千里科技要是再翻个跟头,那就真得说“重庆汽车一代宗师,彻底成了历史”。

力帆的故事其实就像一锅重庆麻辣火锅,能翻滚就翻滚,冷了啥也不是。那些年大家叫的“国产出口王”、摩托霸主,最后却栽在汽车这碗老米饭上。今天它摆出“千里科技”的架势,以AI、大智能、智能驾驶为目标,嘴上说是要造第二个华为,实际上能不能玩成又是两码事。理想也好,吉利也罢,都是在力帆这破釜沉舟的底子上借机起飞;新任老板印奇、王军来电也罢,路还远着呢。假如说力帆新时代是“彻底告别”,那未免有点过于乐观。重庆这块汽车基地一年飙出过三百万辆,现在智能化升级一波接一波,力帆的旧厂牌变了,但骨子里的发展矛盾——管理、融合、创新——谁家都解决不了。夸一句“千里千里,能否走得远?”其实还是一声吆喝,留给未来的谜题。

力帆再变局当吉利转手,重庆汽车巨头如何逆转命运-有驾

力帆变身“千里科技”,到底是一次英雄归来的自我救赎,还是一场资本腾挪后的名字大换血?曾经的摩托巨头、出口大王,现在名存实亡变成“智能座舱”制造商。你觉得老力帆的灵魂还能在“千里科技”留得住吗?新老板新团队真的能一口吃成智能车“第二个华为”吗,还是这又是一次概念热炒、玩票式升级?你是重庆人,你会为曾经的力帆点赞还是扔瓜皮?欢迎来留言区各抒己见,咱们接着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