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

讲真,最近车圈的大型行为艺术,极星必须拥有姓名。半年69台,你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卖车,这是在搞一种很新的装置艺术,主题就是烧钱给大家听个响。这销量数据,充满了赛博朋克式的幽默感,我上一次看到这么有灵性的数字,还是在楼下小卖部的临期货架上。平均每卖一台车,公司账上就少27万,这已经不是做慈善了,这是在进行一种精准的自我毁灭,堪称汽车界的道诡异仙,修炼方法突出一个伤敌八百,自损三千。

极星的开局,就是一场经典的走火入魔。背靠吉利和沃尔沃这两颗大树,本以为能召唤神龙,结果召唤来了哥斯拉。上来就甩个145万的极星1,还玩限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高端”,那架势,仿佛雷电法王降世,要电翻所有传统豪华品牌。

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有驾

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佩服极星的勇气,敢在BBA的后花园里直接种蘑菇。但问题是,这就是典型的品牌玄学中毒,以为自己贴个北欧标签,就能让老板们扔掉手里的S级钥匙。玄学这玩意儿,是需要历史和尸体堆起来的。奔驰之所以是奔驰,特斯拉之所以是特斯拉,那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一个压缩毛巾,泡开之前谁知道你是个啥?结果就是,这五百台车卖了四年,最后自己都绷不住了,直接停产,堪称一场盛大的尴尬。

然后他们就悟了,或者说,颠了。从70万的SUV,到30万的轿跑,现在又说要搞百万超跑。讲真,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已经很让人关心了,极星这个产品线规划,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重启一下。你到底是想干啥?一会儿对标保时捷,一会儿摩擦Model 3,买的人都傻了,我花几十万买的到底是北欧的简约,还是吉利的狂野?这已经不是不务正业了,这是在发癫。在现在这个所有人都掀桌子的时代,你连自己坐哪桌都搞不清楚,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被桌子砸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极星就是把自己的餐具给吃了。

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有驾

回过头看,那不是勇气,那是无知,是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气氛组。

说到品控,这才是最骚的。本来大家买你,图个啥?不就是图你身上那点沃尔沃的“祖传仙气”么?觉得你骨骼清奇,自带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呢?极星2上来就表演一个原地去世,开着开着直接黑屏,就问你怕不怕?五年四次召回,比我妈喊我吃饭都勤。我作为一个曾经真的拥有过隔壁特斯拉的人,我知道电车主的心有多大,但极星这个玩法,是真的把用户当测试员了。车主修车的次数比系统更新还频繁,这体验,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痛。

管理更是典中典,八年换七个CEO,平均每个任期都撑不过一部《乡村爱情》。前任说要搞直营,后任就一把火烧了搞经销;这边刚喊着本土化,那边就把生产线搬到国外。这种反复横跳,同行看了也得傻。据说中国开会,还得等瑞典总部上班,这效率,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物料从瑞典空运,等运到了,黄花菜都凉透了,市场闪电战打成了阵地消耗战,而且还是自己消耗自己。

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有驾

现在,亲爹吉利看不下去了,又掏了两亿美金。多吗?讲真,搁五年前,这笔钱能砸出个新势力。但现在,2025年,这个所有人都在发疯的黑暗森林里,两亿美金,可能都不够理想汽车开一场发布会的。这不是救命,这是往ICU里打一针葡萄糖。这钱唯一的用处,就是让财报不至于当场去世。但能过,就是能过吗?病根不除,你喂再多的人参,也只是让这口气吊得久一点而已。

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有驾
沃尔沃的仙气,吉利的钞票,为何都救不活一个极星?-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狠,但你看看它的销量,又觉得无比贴切,甚至有点保守了。

所以,极星真正的问题是啥?不是定位,不是品控,是它还不够疯。它应该直接出一款10万块的车,自动驾驶没有,智能座舱是收音机,但给它装上最响的喇叭和最亮的杀马特爆闪灯,专门用来和老头乐抢道。你信不信,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洞察,这才是真正的掀桌子。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才是最痛苦的。救不活的,等死吧,告辞!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