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阵痛再大 也要再造新广汽

车友们,最近广汽集团的三季度财报出来了,数据挺有意思。 营收241.06亿元,比上季度增长7.06%,但跟去年同期比还是下滑了14.62%。 更让人关注的是净利润,亏了17.7亿元,虽然比二季度亏得少些,可跟去年比亏损反而扩大了超过四分之一。 这不就是典型的转型阵痛吗?

转型阵痛再大 也要再造新广汽-有驾

咱们买车的时候,总喜欢看看这家车企的底子厚不厚,能不能长久。 广汽现在的情况,就像一辆正在换引擎的跑车,短期内速度可能慢下来,但一旦换好,说不定就能跑得更快。 他们推的“番禺行动”,把总部都搬到番禺汽车城了,还引入了一套全新的研发销售流程,这不就是要在根本上改变造车思路吗?

我这阵子特意去几家广汽4S店转了转,跟几位正在保养车的车主聊了聊。 一位开着广汽埃安的老哥说得实在:“现在买车就跟买股票一样,得看长远。 广汽的车用着不错,听说他们在搞大改革,我倒希望他们能成功,这样我们这些老车主后续服务才更有保障。 ”

说到广汽的自主品牌,传祺、埃安和昊铂这三大主力,三季度卖了将近16万辆,比上季度增长15%。 这个增长势头挺猛啊。 我在4S店看到新上市的传祺GS5,那个前脸设计真的惊艳,鳞片式格栅配上流线型大灯,开在路上辨识度绝对高。 坐进车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贴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包裹性特别好,长途开车腰不会酸。

电动车方面,埃安的表现可圈可点。 我试驾了AION V Plus,起步那叫一个稳,电动车特有的瞬间扭矩输出让超车变得轻松。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智能温控系统,这么热的天,车内温度不到三分钟就降下来了。 中控台上那个15.6英寸的大屏,操作起来跟平板电脑一样流畅,语音控制识别率很高,开车时不用分心去按按钮。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家合资品牌也没掉链子,三季度卖了26.78万辆,环比增长9.3%。 雅阁和皓影这些经典车型依然能打,我在4S店就看到好几波来看车的年轻人。 销售经理跟我说,现在混动版雅阁特别受欢迎,油耗能做到百公里4.5升左右,对于每天通勤几十公里的上班族来说,这笔油费省下来可真不少。

说到省油,我有个朋友买了传祺GS8混动版,平时主要在城市里开。 他说一箱油能跑将近900公里,一个月加油次数从原来的四次减到了两次,算下来每月能省下三百多块油费。 这种实实在在的省钱,对家庭用户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转型阵痛再大 也要再造新广汽-有驾

智能化方面,广汽的新车都标配了ADiGO智能驾驶系统。 我在封闭场地试了试它的自动泊车功能,别说,比我停得还准,两边留的间距几乎一模一样。 销售顾问还给我演示了遥控泊车,站在车外就能让车自己停进车位,遇到那种停车后打不开门的狭窄车位,这个功能太实用了。

安全性一直是广汽的强项。 我看过他们组织的安全技术讲解,车身用了大量高强度钢,关键部位还做了加强处理。 多个安全气囊加上完备的主动安全系统,确实能给驾驶者更多信心。 上周我去保养车时,碰到一位车主来说他的传祺M8在高速上被追尾,车尾受损但乘客舱完好无损,一家人平安无事,特地来感谢4S店。

舒适性方面,广汽越来越懂中国消费者。 座椅通风加热这些都是基本操作了,现在的新车还配备了森林级负离子发生器,能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我试过在堵车时开启这个功能,车内空气确实清新不少,不会有那种闷闷的感觉。

转型阵痛再大 也要再造新广汽-有驾

储物空间设计也很用心,门板上的储物格能放下大瓶矿泉水,中央扶手箱容积很大,还专门设计了放证件的卡槽。 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在车里放各种东西的人来说,这些细节很贴心。

说到广汽的转型,就不得不提他们和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启境”。 虽然要等到2026年才上市,但已经吊足了大家胃口。 全系列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组合让人期待。 就像手机里的华为Mate系列,口碑一直不错,这次跨界合作说不定真能带来惊喜。

海外市场方面,广汽也在积极布局。 前九个月海外销量增长了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 明年就要进军欧洲市场了,AION V和AION UT两款车将打头阵。 咱们国产车能卖到汽车发源地欧洲,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转型阵痛再大 也要再造新广汽-有驾

广汽冯兴亚董事长说现在汽车行业是“战时状态”,要打“三大战役”。 这话听起来挺重,但想想也是,现在汽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全力以赴还真不行。 作为消费者,咱们当然希望车企能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车友们,广汽这艘大船正在调转航向,短期内难免颠簸,但从他们推出的新车和各项改革措施来看,方向是对的。 造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 咱们买车不也这样吗? 既要看眼前的使用感受,也要考虑品牌的长远发展。

说到这里,我倒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正准备换车,会考虑正在转型中的广汽吗? 对于他们2026年扭亏为盈的预期,你又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