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

新能源旅行车越来越多,感觉真是有戏。说实话,我之前不太看好新能源旅行车这块,车身长、后备箱大这事儿,看着挺简单,实操起来难得很。刚上手时,我朋友老赵跟我说:你还真别小看这事,做旅行车跟做SUV完全两码事,一点小设计不合理,整车就废了。他自己是某合资品牌工程师,负责过旅行车研发,知道底细。

拿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来说,它们就是十万级里头较早把旅行车新能源做起来的。别克微蓝6,配置说不上高端,续航估计也就400公里上下(这是比较实操的体感,不是官方数据)。但对很多二线城市用户来说,够用了。荣威Ei5稍微老一点点,但价格便宜,符合那个价格区间的刚需,倒也打了个样。那会儿供应链没现在这么成熟,这两个车算是打基础,帮整块市场探路。

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有驾

极氪001、蔚揽ET5T,再到极氪007GT,二三十万级别的新能源旅行车开始有了质的飞跃。极氪001的用户体验,我有一采访对象是车主,李先生。他说:开这车就是出门不拘小节,拉条长板子过去都没压力。续航不算最高,但30万级别整体表现不错。相比传统紧凑SUV,这些旅行车空间设计更合理,家里人多的,行李多的,感觉妥妥的。拿极氪007GT跟特斯拉Model 3比,空间上确实有优势,毕竟旅行车多的是后面那块地方。极氪的那个价格对部分消费者来说,依然算是心理门槛。

说到供应链,就像我以前写过的——把汽车比作一个复杂的机器,研发就像拼一幅有1000块拼图的大图,每一块都要精准匹配,特别是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身结构。旅行车多了,那些非标部件采购变多,供应链压力也大。比如我的一个熟人,负责电池模块供应,他私下说了句:旅行车这块,厂家想省钱又想保证质量,活儿难做得紧。而且做得好,时间和成本都翻倍。这样一来,代理商压价也更狠,利润空间压缩得很紧。你说贵不贵?我估摸着十万级的新能源旅行车,做到市场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头头肯定要累觉不爱。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腾势Z9GT和海豹06DM加入阵营,这事儿挺有意思。腾势Z9GT定位高端,内部细节豪华,尤其是车内影音娱乐系统,朋友杨工评价说:这车就像移动头等舱,你坐上去就不想下来,真不止是出行,更像是休息室。海豹06DM则更偏务实,整体设计偏向年轻用户审美。新能源旅行车不再单纯只靠续航和空间叫板,开始靠体验分高低了。

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有驾

华为的享界S9T则更有意思,它带来增程式动力,这东西我之前没太多机会研究,但从研发角度猜测(样本少,不确定),可能靠混动系统去平衡续航焦虑和性能表现。现场小道消息说,增程式能让车主在冬天也不那么担心续航骤降,这对北方用户尤其关键。换句话说,享界S9T也算是新能源旅行车里的多面手。

说到颜色,这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颜值也在悄悄升级。我最近看到个帅哥在4S店内指着一辆极氪001说:你看这颜色,真炫,至少比我以前那辆灰色SUV好看多了。颜色这东西,说白了,是个小细节,但很重要。毕竟,很多用户买车,半决策往往就是我觉得它好看——别问我为什么,买车这事儿本来就是感性加理性混合体。

有时候我会想,新能源旅行车的选择多了,是很好的,但价格还比较偏高,限制了普及。题外话,我前几天问销售小李价格,他讲:你知道吗?旅行车因为结构设计多了很多工序,百公里成本比普通轿车高了10%以上。这数字听上去不小,但也有道理。电池一样,车身结构不一样,装配复杂,工时成本直接反映到车价里。

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有驾

不得不说,这块市场还在快速变化。我的自我纠正来了,我之前说新能源旅行车配送链压力大,门槛高,似乎让人觉得这事儿差点做不下去,但仔细想想,品牌的持续布局证明了还有空间。尤其是腾势N8L,那种家庭娱乐豪华休息室的定位,比起传统的旅行车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有没有想过,电动车时代,旅行车为何不火起来反而越来越多?是需求变了还是厂商战略在调整?说不定,某些厂商其实是在用旅行车试水未来的出行生活方式——不光是代步,更是移动第三空间。你觉得呢?

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有驾

刚才说开放式空间,我想起有次同事赵工说:你知道为什么增程式这么火吗?续航和充电体验,打个比方,就像你买手机时是想一回充满电能够撑一天,不用整天挂充电宝。这话我觉得挺形象。

写着写着,我又犯困了。但有一点我得说,新能源旅行车的这个小众细分市场,真得盯紧了——你要是想买实用又不失科技感的家用车,旅行车肯定是个不错的选项。

未来会不会出现更便宜,续航更强,且能一车多用的新能源旅行车?也许,答案就在下一个试驾的方向盘上。

近几年,新能源旅行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荣威Ei5和别克微蓝6开创国产十万级先河,极氪001等车型推动二三十万级市场发展-有驾

(绕了不少弯,留个开放口子,等大家聊聊你们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不敢相信!9月摩托车销量榜出炉:大盘集体下滑,只有春风逆势狂飙,一家独大!
机车小三万
01:45
特斯拉2.7胎压正常吗
Anime-Echo
萧山到黔西客车汽车-萧山到黔西客车汽车-安全放心
Makksksjjxm
续航焦虑的终点?20万级B级新能源轿车正在给出答案
凤凰科技锐眼
01:16
奥驰飞碟离合器和刹车油是一个油壶吗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香港驾照申请你会吗?速看
ssapsgjh
01:58
魏建军认清自己几斤几两,不要虚头巴脑的东西,他老实说:说实话,长城发动机真做不到48%,关于热效率我不敢那么做,我们这热效率最高的是41.5%,我不敢说人家造假,我真的做不到,也不敢做那么高,咱就实事求是,做实事。长城这几年在混动技术上没少下功夫,他们的Hi4混动系统用上了智能能量管理和双轴能量回收这些招数,配合41.5%的热效率,省油和动力都还挺能打。比如哈弗枭龙Max,馈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只有5.3升,开起来真不费油。我有个朋友买了这车,天天跟我炫耀说跑长途一个月油钱省下好几百,硬是把油站老板气得牙痒痒。再说对家,奇瑞的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直接拉到48%,这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人眼馋。他们的混动车在NED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才2.68升,简直离谱。算下来,48%的热效率比长城41.5%的高出不少,理论上百公里油耗能少1.95升。啥概念?就是你跑一趟长途,可能少加半箱油,钱包直接笑开花。我有次在高速服务区碰到个开奇瑞混动的哥们,他一边喝着5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一边跟我吐槽油价高,但又忍不住乐,说自己车油耗低得像开玩笑。不过长城也没闲着,最近跟康明斯联手搞下一代混动专用发动机,目标就是把热
希望被占据
10万级SUV新选择:长安CS75PRO对决吉利博越,谁更适合你的出行需求?
犀口不沾尘
00:29
七座日系车自动挡,日产NV200,原版原漆,5万多公里实表
永不停机
05:38
捷途X70L重构价值坐标,越级豪华终结合资舒适区
新座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