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

对于咱们有车的普通人来说,换轮胎这件事儿,不大不小,但挺让人头疼。

走进任何一家汽修店,墙上挂着五花八门的牌子,价格从几百块到几千块一条不等。

销售人员嘴里蹦出各种听不懂的术语,什么静音性、抓地力、耐磨指数,听得人云里雾里。

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有驾

很多人到最后,要么是咬咬牙,选个听着最高大上的国际品牌,比如米其林,觉得贵总有贵的道理;要么就是图省事,听修理师傅推荐,换个差不多的就行。

但这里面的门道,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花大价钱买的“好轮胎”,可能并不适合咱们中国的路,而一些过去我们可能不太看得上的国产品牌,却在悄悄地变得越来越好用,越来越懂中国车主的心。

咱们先聊聊那些在很多人心中如同“神”一般存在的欧洲品牌。

米其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最大的招牌就是“安静舒适”。

开过换了米其林轮胎的车,尤其是在平整的高速公路上,那种静谧感确实非常明显。

车速上了100公里每小时,车内依然可以轻声交谈,胎噪被抑制得很好,这对于追求驾驶品质的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然而,这种极致的安静是有代价的。

为了达到吸音减震的效果,米其林的轮胎橡胶配方通常都非常软,这就直接导致了它的耐磨性相对较差。

轮胎侧面都有一个叫做“耐磨指数”的数值,行业里普遍认为300算是一个及格线,而很多主打舒适的米其林轮胎,这个指数可能只有220到280。

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有驾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路况下,它磨损的速度会比硬一点的轮胎快得多。

很多车主抱怨花了好几千块换的米其林,跑个两三万公里花纹就快磨平了,感觉很不划算。

而且,这种软胎壁在面对国内复杂的路况时,比如路面上的坑洼、减速带和马路牙子,也更容易出现鼓包或者被划伤的情况。

更有说法指出,一些国际品牌在国内销售的版本和在欧洲销售的版本,在配方上会根据当地路况有所调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牌子,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感受和寿命会有差异。

再说说德国马牌,它在轮胎界的标签是“雨天安全”。

在湿滑路面上,马牌轮胎的刹车性能确实非常出色,它的特殊花纹设计和橡胶配方能有效地划破水膜,增加与地面的接触,在很多专业测试中,它的湿地刹车距离都能比同级别的对手短上几米。

在暴雨天开车,这短短几米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

但它的问题和米其林有些类似,为了追求更好的路感和排水性能,它的胎壁也做得比较薄,相对来说也比较“娇气”,对路况的要求比较高。

至于倍耐力,那更是性能车的首选,它的强项在于极致的抓地力,能让车子在过弯时牢牢地吸在地面上。

但这种性能胎用在咱们日常家用车上,缺点就会被放大,最突出的就是巨大的胎噪和颠簸的驾乘感受,开起来仿佛路面所有的细节都被直接传递到了车里,舒适性就无从谈起了。

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有驾

所以说,这些欧洲大牌并非不好,而是它们的设计理念往往带有很强的“偏向性”,为了在某一方面做到顶尖,就必须在另一方面做出牺牲。

就在国际大牌用它们鲜明的特点吸引特定消费者的时候,国产轮胎正在用一种更接地气、更全面的方式悄然崛起。

过去,很多人对国产胎的印象还停留在“便宜、不耐用”的阶段,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以朝阳轮胎为例,它的一些高端系列产品,比如朝阳1号,就直接把竞争目标瞄准了米其林的静音舒适性。

它通过在轮胎内部增加一层吸音棉,并使用特殊的橡胶材料,在静音效果上已经可以做到和米其林的同级别产品非常接近的水平。

有数据显示,在80公里时速下,其车内噪音可以控制在58分贝左右,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它充分考虑到了国内车主对耐用性的担忧,特意加厚了胎壁,增强了抗冲击能力,大大降低了鼓包的风险,而在价格上,却比米其林便宜不少。

如果说朝阳是在对标高端,那么像玲珑这样的品牌,则是在“耐磨”这条路上走到了极致。

它的耐磨指数普遍很高,很多型号都能达到400以上,这意味着它的使用寿命非常长。

对于那些每天都要在路上跑很长时间的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来说,玲珑轮胎几乎成了首选,因为一套胎跑上十万公里是家常便饭,这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

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有驾

当然,这种超高耐磨性也是通过使用更硬的橡胶配方实现的,它的缺点就是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轮胎会变得更硬,抓地力会有所下降,舒适性也相对一般。

此外,像森麒麟这样的国产品牌,则开始在技术上发力,它们将一些先进的材料科技,比如航空级的硅胶材料,应用到民用轮胎上,显著提升了轮胎在湿滑路面上的刹车性能,在一些评测中甚至超过了国际大牌。

这说明,国产轮胎已经走过了单纯模仿和拼价格的初级阶段,开始在技术研发和精准定位上,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那么,面对这么多选择,我们普通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呢?

其实,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迷信品牌,也不要一味贪图便宜。

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首先,学会看轮胎侧面的标识。

除了品牌和型号,最关键的有两组数字。

一组是四位数的生产日期,比如“3823”,就代表是2023年第38周生产的。

存放超过两年的轮胎,橡胶性能会自然老化,最好不要购买。

米其林静音不耐用,国产轮胎崛起,真相惊人!-有驾

另一组就是前面提到的“TREADWEAR”后面的耐磨指数,这个数字直观地反映了轮胎的耐用程度。

如果你日常通勤为主,希望轮胎用得久一点,那就选择耐磨指数在320以上的。

其次,要破除对“原厂胎”的迷信。

很多4S店会强调原厂配套轮胎的优越性,但实际上,汽车制造商选择配套轮胎时,更多是考虑成本和各项性能的平衡,它不一定是市面上性能最好的,但价格往往却高出不少。

最后,要明白一个道理,轮胎的各项性能指标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般来说,追求静音舒适,就很难做到特别耐磨;追求极致的抓地力,胎噪和磨损就一定会增加。

世界上没有一款十全其美的“神胎”。

总而言之,今天的轮胎市场,已经不再是国际大牌一家独大的局面。

国产品牌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也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下次当你的车需要换轮胎时,不妨先静下心来想一想:我每天开车的路况是怎样的?

我最看重的是安静、是安全、还是经济耐用?

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再结合自己的预算,去看轮胎上的那些关键数据,你就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无论是选择技术成熟的国际品牌,还是支持品质越来越好的国货,最重要的,是把选择权和判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