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奔驰GLS到店了,我昨天瞅了眼GLS450时尚054版本的实车。这车定位算中配,车商说指导价是123.94万,比去年那款贵了不到两千块,具体数字我记不太准,但那个0.12万大概是对的。真实价格里,最烦的是裸价和实际到手价会有一段差距,保险、购置税、车船税啥的,我还没算。
外观嘛,依然是那台硕大格栅,四横幅镀铬条闪闪发光,给人一种我是大块头,有钱任性的感觉。前包围那里也多了镀铬装饰,看着豪气。这点在豪华SUV里不算创新,但起码比那种全黑塑料前脸耐看多了。LED灯组升级了,自适应远近光和大灯高度调节这些实用配置现在应该都标配了,别小看这些细节,晚上开高速确实舒服不少。
我之前看这个GLS450时尚版本,直觉它对标宝马X7中配里头,毕竟价位差不多,配置层级其实挺接近。我有个朋友卖宝马,他昨儿跟我说X7那台同级车也涨了3万块,但奔驰GLS报价这个幅度算温柔了,不像宝马涨那么凶,他说话挺实在。说实话,奔驰给人的品牌感是真的有料,多少年做豪华车的积淀,那种厚重感不是一天两天能掉价换来的。
但说回来,价格小涨这事儿我得打个折。咱不能忽略芯片短缺这些大环境,厂家涨价也算不得贪心,是成本压不住。尤其像奔驰这种车型,研发成本和供应链好不好,直接影响它出厂价。我个人理解研发就像做菜,你买的食材不好,那味道必然打折,供应链一点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生产延期,价格直接往上翻。具体怎么压成本,我没仔细问销售,但猜测是原材料,比如铝、钢和半导体涨价占大头(不确定)。
我记得去年和客户交流时,有人问过GLS跟宝马X7到底有没有天壤之别,当时我说:差别最大的不是配置,是心态和渠道。奔驰客户更在意品牌传承、仪式感,那阵势大气。宝马X7则强调运动感和操控性。买这级车的,往往带着一定的生活方式选择在里头。销售那边跑过来的年轻销售小伙跟我吐槽,简单来说:买奔驰,我得给客户讲他们买的是历史、文化。但说实话,修车的师傅说,这两台车维护成本差不了太多,保险和保养上,宝马那边贵个几千别太惊讶。
至于配置变化,我刚才翻了下我的笔记,发现054时尚版这批车多了无线充电和主动视线辅助功能,虽然细节看起来像是移花接木,但在实际用车体验上能带来不少便利。比如无线充电不用老插线了,开个远途真的能少点烦躁。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小问题:你手机的壳子得拆了才能充,哪天刚好刮到车上,心里难免有点拔凉拔凉的。
这让我想到,去年我在4S店遇到个客户,他想买GLS450,但偏爱黑色内饰版。销售给他推荐了2024款,价格便宜点,配置差不多。客户犹豫了一下,多花几万买2025款,是不是买新不买旧脑子发热了?销售很诚实:新款虽然贵点,但有些细节改进,未来二手保值会好,算是投资。我知道这话没错,豪华车折旧率大概三年30%-40%区间浮动,奔驰这类大块头SUV保值比普通SUV强,但说到底谁能保证行情不变呢?
供应链上,GLS的生产貌似主要集中在德国辛德芬根工厂。领导曾跟我说过,那边的生产线改动要审批好几个月,一旦换了零件供应商,都会影响整车质感和交付周期。这就像家里煮饭,换了新锅或新灶具,慢慢感觉饭香味就不太一样。虽然我知道这比喻有点牵强,但理解供应链对于豪车制造的影响绝不是简单流水线那么简单。
顺便提个跑题,最近有个修理厂师傅跟我聊过。他觉得现在豪车毛病比十年前多了,尤其电子设备和驾驶辅助系统复杂了,车主保养都嫌麻烦,配件又不便宜,他说保守估计GLS一次大保养,零件和工时加起来得一万多块,不算后续的问题维修费。这数字刚好提醒我,拥有这些豪车除了买时壕一把,后面养护真的也很考验钱包和耐心。
感觉话题又跑偏了,回到GLS450 2025款上,我问过一位正式接触过车的技师,他看了车问:这454马力版本上了新的空气悬架, ride comfort肯定有提升,但实际场景表现怎么样?他说,实际使用里,软硬适中,不像老款那么死板,也不过度柔和。为啥我还得请教技师?因为评测文那些厂商资料看多了,未必靠谱,现场试驾感受最重要。
顺便抛个问题:你们觉得,面对持续上涨的豪华SUV价格,到底值得买新款,还是买个3-5年二手车更划算?这个疑问我自己也没结论,毕竟车不光是交通工具,还有身份和心理归属。
还有个细节,我刚翻了翻相册,发现去年年中4S店展厅里,那台顶配GLS600看着还狠,但现在动辄千万的豪车越来越多,普通客户入场门槛被拉得高了不少,GLS450的这点涨价,也算是给豪华中坚客户留了条买车线吧。
既然配置升级和供应链压力都在,让我更想知道,奔驰下一步会不会把数字座舱和智能辅助系统往更极致方向推?毕竟,同级别对手在这块动作麻利,这方面是否跟得上,才是这车能不能在市场上持续放光芒的关键。
(这段先按下不表)
2025款GLS450时尚版本,真正在让我关注的是它能不能靠实力和细节把豪华体验做扎实,而不仅是价格和配置的数字游戏。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