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

日前在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带来了8款乘用车,还有5辆商用车亮相。

这次车展上,比亚迪不仅展示了全球最快的仰望U9X,还推出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K-Car,真是亮点多多。

让日本媒体特别感慨的是,比亚迪这款K-Car,因为它可是专门为迎合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也许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在日本市场上,“Kcar”几乎就等于汽车的代名词,最受日本人喜欢的车型就是方方正正、紧凑又轻巧,油耗还能省省。这玩意儿不单单是出门代步的家伙,更像是日本交通文化的一部分。

以前的日本铃木,正是靠着开发出这种紧凑的小车,在市场上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现在比亚迪为日本市场特别打造出了这款纯电K-Car,可以说是在坚固的汽车城墙上撕开了一条裂缝。

虽然过去三年里,比亚迪在日本市场显得有点“平淡无奇”,比如元PLUS和海豹早在三年前就搞到日本上市了,可销量嘛,没能像欧洲那样火得一塌糊涂。

原因其实挺直白的,日本人对那种“稳扎稳打”风格的车子兴趣不大。

我之前就提过,日本人特别喜欢那种“小巧玲珑”的车型。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今天,王传福专门为日本市场推出了这款纯电“K-Car”,算是狠狠打了日本车企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最后的防线都击穿了。

对日本人来说,省油、方便用、体积小,这几样算得上是买车的“必备品”。

很明显,王传福早就看穿了日本人的“购买心思”,所以才会特别为日本市场设计推出这款车。

这款K-Car用的是日本人最熟悉的“方盒子”造型,短短的前后悬,轴距拉得挺长,跟本田的N-Box和大发的Tanto长得挺像的。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还有A柱上的三角窗、侧滑门、悬浮式车顶啥的,这些都算是日本人买车时的“标配”要素。

就连车灯的设计都显得“卡哇伊”,圆润又可爱,没有一点儿攻击性的日式美感,真是别具一格哦。

当然啦,最关键的还是这款车的战略意义。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在日本的汽车市场里,“Kcar”每年卖出超过200万辆,占了整个日本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这份“蛋糕”基本被本土车企把控,其他品牌根本就挤不进去。

现今,比亚迪凭借着“电动优势”插手进来,势必会在日本市场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我留意到,这款车只装配了120kWh的刀片电池,续航大概在180公里左右,价格也压得十分低,差不多和日本的主流“Kcar”相差不远。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不得不佩服,王传福确实洞悉了日本汽车市场的心思。因为日本人基本上用车不用考虑长距离续航,主要就是在市内跑跑,接送上下班啥的。所以那些车型以前在日本市场不怎么出彩,也是情理之中。

还有一说就是,比亚迪之前在日本市场没怎么火,主要是因为中国品牌还没有真正走出去国际。不过现在,比亚迪在欧洲、美洲、东南亚这些地方可是表现得相当厉害,火得不得了。

在这个要紧关头,比亚迪瞄准日本市场,推出纯电的“K-car”,那肯定会让日本本土的车企受到很大冲击,几乎算是重击了。

要打动日本消费者,首先得让中国品牌在国际上有点名气,否则很难赢得信任。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目前,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上跟宝马同台竞技,而在米兰的大街上,也和一众豪华燃油品牌亮相。在欧洲市场上,比亚迪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的销量领头羊。

看来,王传福这步走得真是挺巧妙的。

要是比亚迪的“K-Car”纯电车一旦成功撕开了日本市场那层屏障,接下来日本汽车界就得面对一个现实:输的不只是一个中国品牌的车子,还有日本整体的汽车工业也输给了中国的实力。

回想当年,日本车厂靠着“小排量”的车型打开了中国市场的闸门。

王传福的致命一击,击碎日本车企最后防线,K-Car就是“信号弹”-有驾

现如今,比亚迪靠着这套“小车身+小电池”的新能源革新,实现了对日本车企的逆转局面。

所以,今天东京车展的发布会,不仅代表中国车企成功拓展海外市场,更象征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背后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电动化的趋势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质疑而减慢脚步。

既然日本一直都崇尚“工匠精神”,那么今天比亚迪专门为他们开发的纯电“K-Car”,可能也要第一次认可中国的速度,才算得上真正的细致入微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