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从武汉到郑州的路上,我真的是体验了一次“心跳加速”的长途驾驶。
雨,下得特特大,车窗外是模糊的世界,我的心也随着车速飞快飙升。
我把车速踩到130到150之间,眼睛不敢眨一下,因为每一秒都可能是生死一线的时刻。
那种感受,你敢信?
而副驾上的她,安稳地躺在座椅上,完全不知我正和风雨、速度搏斗。
她睡得像个小天使,嘴角还挂着微笑,好像这场雨和我操控方向盘的紧张感根本不搭边。
不过,我也早该习惯了。
她,开车从不理解,连我自己做饭的忙碌她都不懂。
你看,她从早到晚,一副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收拾行李、翻帽子、找墨镜,仿佛时间在她眼里是一条不着急流淌的河。
我一边在心里焦急,一边对她说:“快点啊,咱们得早点走。”
结果,她反过来问我:“催什么催,反正不赶时间。”
你说,这人咋不理解我忙的心态?
对她来说,开车就是踩踩油门,打打方向盘,目的地到了就好,哪管这路途的风雨和堵车?
然而,我可没她那样悠闲。
我每时每刻都盯着仪表盘,注意后视镜,怕有车突然从侧面冲过来;我注意每一个弯道的转速,怕水面滑倒,甚至每个刹车的时机都得精准拿捏。
而她呢,开车的每一秒都仿佛是在观光游览。
比如那次路上修路了,她毫不在意,只是低声嘟囔:“这路也太烂了吧,早知道不来了。”
而我的双手已经死死抓住方向盘,额头的汗珠不知为何突然冒了出来。
到达古镇的停车场时,我差点没急得爆炸。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空位,我得挪到一个特别刁钻的角度才能停车。
你看她那嘴脸,坐在副驾上指挥我:“往左,再往左!”
啥?
你知道车的盲区在哪吗?
你知道打方向的时机吗?
不懂就不说嘛!
我按着她说的倒了半天,结果她居然嫌我“停车太慢,磨磨蹭蹭”。
那一刻,我真的是心情复杂,想冲她大喊:“你就坐在那儿,能不能帮帮忙啊!”
接她下班那次也是。
那天路上特别堵,雨一直下,车流像个僵尸大军般缓缓爬行。
我全神贯注,随时准备刹车,生怕前面的车突然停住。
但是她呢,一会儿让我“超车”,一会儿又抱怨:“你咋这么慢,我要饿死了!”
我内心已经崩溃了。
你看不见我一秒钟不敢分心吗?
你只看到自己快饿了,却不知道我在忙着保护我们的安全,神经已经紧绷到不行了。
慢慢地,我才意识到,开车的人和不开车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差异是多么巨大。
不开车的人永远不懂,车里的那份焦虑和责任感。
对他们来说,开车不过是踩油门、打方向盘,到了地方就行。
可是我呢?
每一秒钟,我都得考虑周围的状况,留意交通标志、车流、天气,甚至连开车时能不能保持冷静都得小心翼翼。
尤其是在雨天高速上,控制车速、跟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紧张得连脑袋里的思绪都被堵死了。
从武汉到郑州那次,我把车速踩到极限,心脏都快从胸腔里蹦出来了。
到达郑州后,我整个人就像刚刚冲过马拉松线一样,浑身没劲,觉得骨头都要散了,恨不得找个地方躺下。
可是她呢,没经历过我那种满脑子都在担心车速、车况的紧张状态,完全不懂我到底有多累,竟然跟我吵着去吃饭。
真的是,让我崩溃到想把车扔路边。
我也曾想,开车的那份责任感和压力,真的很难让不懂车的人体会到。
它不仅是对车的掌控,更是对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安全的重视。
每一个司机,尤其是开长途的人,背后承载的责任和焦虑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而不开车的人,他们只看到司机好像是“开车一族”,觉得这不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
但事实上,这份压力和紧张,只会在每一次的雨天、夜晚、高速、长途中悄悄积累。
后来,我和她聊了聊,讲了自己开车时的那些心情,雨天高速的危险,讲了为什么每次停车、每次加速、每次刹车都得特别注意。
她慢慢明白了,开始在我开车时帮忙看导航,给我提点建议。
虽然她不可能完全理解我那份紧张感,但她至少开始意识到,我的焦虑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背后藏着那些潜在的风险和责任。
你看,很多矛盾,往往就是因为不了解对方的处境,才会发生的。
就像我和她,开车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没事”,但实际上,每一秒钟都可能是意外发生的“秒杀”。
换位思考,我们都能减少不必要的争吵,理解彼此的心情,生活也许会更轻松一些。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开车的焦虑和不理解的副驾,让你也曾陷入过这样的困境吗?
全部评论 (0)